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选择与崛起-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会发现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有金融行业的背景。
长期以来金融资本一直在为自由而奋斗。
这种放任自流的金融政策导致了“繁荣”,导致了金融风险越来越高的集中,导致许多金融资本带有越来越大的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的高度集中同金融资本私人占有的矛盾越来越严重。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以越来越大的系统风险为赌注,来追求越来越贪婪的私人利润。金融资本以系统风险进行的豪赌,终于导致金融资本的内在矛盾总爆发,“繁荣”终于导致了金融危机。
金融自由的各种神话终于破裂,霸权和金融资本都受到了重创。
第三节 摆在世界面前的三张大账单
要理解不同国家在发生危机中的不同发展战略选择,必须了解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一些危机和结构性问题。目前,这个世界上至少面临三张大单:反危机一张;美国经济结构调整一张;美国婴儿潮退休费用一张。由于篇幅限制,我们只简单看一看这三张大账单。
第一张单:反危机账单。这一点我们在第十七章有所涉及。现在从不同角度来解析一下。美国反危机的重点是拯救金融机构和挽救房市。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根源是房市过剩。只要房价持续下跌,美国金融系统的坏账就会持续上升,金融危机就不会过去。美国必须同时治疗金融体系和房屋市场,而治疗房市是关键。为了达成这两个目的,美国政府必须最大限度地压低短期利率,最大限度地压低长期利率,尽可能地扩张信用(发行货币)。我们将会看到,这三个政策目标是有矛盾的。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危机、选择和出路(6)
要治疗金融体系,政府必须制造一个让银行可以通过赚钱而消化不良资产的自愈环境。为此,美国做了三件事:(1)降低短期利息,甚至零利息,使银行能在短期和长期利息差中大量套利,用盈利冲销坏账;(2)改变会计规则,使管理层能自己“估计”不良资产的价值,以减少会计损失;(3)大量扩张信用,同时创造条件避免不良资产因信用收缩而大量减值。要拯救房市,政府必须大力降低长期贷款利息,大幅度扩张住房信用,增加房屋的承受性。对此,美联储和政府都有不少的举措。
这种依靠印刷美元和扩张信用来反危机的方式,其前提是美元不能崩盘,美国国债不能崩盘(危机过去以后,另当别论)。问题是,大量注入钞票的行为恰恰可能导致美元和国债崩盘。大量注入货币,可能导致通胀预期,导致美元贬值,导致长期利率上升。长期利率上升会抑制房屋需求,抑制消费,抑制投资。房屋需求不足,房价将持续下跌;房价持续下跌,银行的坏账将不断上升。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反危机很难成功。
这就是美国面临的反危机两难:既要大量发行货币,又要降低长期利率。这是两个矛盾的政策目标。在美国现有体制下,长期利率由市场决定,美联储作为不大。貌似权力庞大的美联储,在反危机的关键问题上颇为无力。
这就是美国的困境:要同时实现两个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这是一种向不可能的挑战,而美国必须回答这个挑战。美国回答这个挑战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就是让中国买单。
其实,自21世纪以来美国一直在这种两难困境中徘徊。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为了打赢两场战争,为了扩张霸权,为了对付科技泡沫破裂和经济衰退,一直推行信用扩张和赤字政策。美国大规模的货币发行和信用扩张之所以没有导致长期利率的上升和通货膨胀,完全依赖于中国持续不断地大量买入美国国债。没有中国的持续买单,美国早就出现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利率上升。
在目前的反危机中,让中国继续大量购买美国政府债务,为美国国债护盘,维持美国国债价格的稳定,甚至推动美国政府债券的价格上升,降低长期利率,是美国反危机成败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既大量发行钞票又降低长期利率的效果。由于中国是当今世界几个可以大量购买美国债券的国家之一,中国也是美国主要的战略选择。其实,中国是美国的唯一选择,像日本这类美国的铁哥们,为了自己利益,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2009年6月减持部分美国国债。
没有这一招,美国反危机的这些措施,就可能会带来货币大幅度贬值和利率大幅度上升,房屋需求、消费者消费和工商投资受到巨大抑制。到了那时候,美国就会面临总需求大幅度萎缩,经济进入长期衰退,甚至出现崩盘的局面;美国的货币霸权和金融霸权可能受到真正的动摇,美国霸权从此将进入一个长期衰退的时期。假如那种情况发生,这次金融危机也许会成为新的历史时期的第一页。
危机、选择和出路(7)
“中美国”对美国至关重要。这是目前中美关系的战略关键点。
第二张单:结构调整账单。美国金融危机以后,为了恢复长期的增长,面临结构调整。在现有结构下,假如反危机成功,美国将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正常时期”。放任自流的金融自由化,过度的杠杆运作,成本低廉和几乎无限制的信用,低水平的失业率,等等,将不复存在;美国金融资产的损失将高达13万亿美元左右,金融财富大幅度缩水;美国此一轮周期由房市推动,房市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面临供过于求的压力;美国金融资本依然存在大量的不良资产,需要漫长的时间消化;降杠杆过程还没有真正开始;过剩产能将长期存在;消费者在高失业率带来的恐惧下,将改变消费行为,减少消费,增加储蓄。昔日的繁荣已成记忆,美国将进入一个长时期的低增长、低利润、低投资回报的时期。美国经济增长可能长期维持在%~2%左右。美国最初的经济复苏可能出现周期性反弹,高于%左右的增长率。但是,将很快被新的“正常增长率”所取代。不仅美国如此,发达国家都将面临这种“新正常”的挑战。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以后,美国几乎在衰退中徘徊了10年,最后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帮助美国重现繁荣。
以消费者为例,美国消费者的债务同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危机爆发时高达133%以上,目前依然为130%。这种杠杆倍数超过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而美国在80年代以前相当长时期,这个比例一直在60%左右。在未来十多年里,美国消费者将逐步降低杠杆比例。
以企业为例。生产过剩导致大量产能过剩,企业的现金流同债务的比例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将不得不去杠杆,通过减少投资、减少债务,使现金流同债务的比例恢复到正常水平。通过这种减少投资和折旧的方式,压缩产能,而实现产能与低水平的需要平衡,将是企业必须面临的选择。投资是经济中活性的需求,消费是经济中被动的需求。投资萎缩的结果,失业率将长期偏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将长期下降。
以金融体系为例。银行在自愈的过程中,与周期共振,不仅不会增加对经济的投入,反而会将资金和利润从实体经济中抽走。经济低迷,将增加投资的风险预期,导致银行减少贷款、提高利息。工商信贷、消费者信贷面临长期萎缩和利息提高的困境。
即使反危机成功,美国也将繁荣不再,美国GDP的潜在增长能力将下降,而且其GDP的实际增长将长期处于这个压缩了的潜力之下。这是好的预期。不好的预期是,美国出现日本那种长期的停滞。
危机以后的这种低增长陷阱很难突破,非得有结构性调整。目前的经济危机是新自由主义经济体制内在矛盾和金融资本内在矛盾交织在一起的总爆发。美国要想恢复经济增长,必须吸取日本的教训,必须进行结构性调整。美国今天的主要结构性问题是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别太大,导致生产过剩。美国要走出长期低迷的陷阱,必须“革”新自由主义的“命”,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这包括更多的监管和局部改变新自由主义的分配体系。如改革市场化的医疗、卫生、保险体系,实施某种程度的全民保险,将低收入劳动者的一部分医疗成本社会化,在工资不变的情况下,间接提高可支配收入,从而推动消费。其他可能的选择还应当(笔者认为)包括:提高劳动者的工资,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某种程度上增加工会在集体谈判中的作用;提高税收,将高收入者的一部分财富转移给低收入者;增加其他社会开支;等等。这些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滞后的。在经济缓慢增长时期,推动这些调整将会导致大量的赤字。美国出现第二、第三个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不是不可能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危机、选择和出路(8)
假如所有这些都不能使美国经济走出停滞或缓慢增长,美国还有一种选择:通货膨胀。一场持续的高通货膨胀,一场类似于1971年的另一次美元震荡将彻底解决美国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债务问题,将整个系统清洗干净。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面临类似的问题,日本、德国和法国纷纷要求改造国际货币体系。美国最后逆向操作,实施了一次超常规的货币战,让对手措手不及,只得接受现实。
第三张单:谁来养活美国婴儿潮出生的退休者?美国1946-1964年出生的人,统称婴儿潮。这些人在未来20~30年里将退休。美国人寿命变长,而出生率却长期下降,人口严重老化。婴儿潮退休面临一个巨大问题:谁来养活婴儿潮退休者?这个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从实物生产方面看,人口老化导致从事生产的人大幅度减少,而消费的人大幅度增加,打破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如果没有净货物输入,将出现实物短缺,价格上涨。第二,从金融资产方面看,婴儿潮的各种退休计划(包括机构退休计划、个人401k、政府社保和退休计划等),大都投资于股市、债券、不动产和其他投资工具。为了支付退休以后的生活费用,这些婴儿潮必须出售金融资产。个人是这样,政府也是这样。比如李大妈要退休了,李大妈的退休费用可能由两部分构成:政府退休金和自己的投资。假如退休金不够(在美国比较常见),李大妈可能会卖掉房子,可能会出售手中的股票和债券。李大妈的退休金来自哪里?来自政府。政府同李大妈一样。比如某个州政府一般要用尚未退休的公务员新缴纳的退休金来支付已退休的公务员的退休金,假如新缴纳的退休金低于必须支付的退休金,政府必须出售股票、债券或政府债券(比如美国的社保金主要投资于政府债券;到时候社保金必须出售政府债券)。由于人口老化,将来新缴纳的肯定低于必须支付的。在未来的20~30年中,大量的金融资产将这样不断地被出售。由于美国出生率低,人口严重老化,美国将没有足够的“年青一代”来承接这些资产。基于供求关系,这些资产将会大量贬值,如股市贬值,债券贬值,房市贬值;等等。这将给整个婴儿潮整体退休后的财务状况带来巨大问题。
如何解决这两个问题呢?要解决实物生产不足的问题,美国必须找到愿意长期对美国实施出口战略的国家。要解决婴儿潮急于脱手的这些金融资产问题,必须由外国人购买。总之,养活婴儿潮的这张单必须由外国人承接。否则,美国就必须降低消费水平。这些国家可能是谁?其他发达国家?不是,其他发达国家面临同样的问题。养活美国婴儿潮退休者的这张单,只能由发展中国家来接受。美国必须寻找实力足够强大的发展中国家,向美国出口数量足够多的实物产品,然后再用换回来的美元来做这些退休者整体的下家,把他们欲脱手的金融资产接过来。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危机、选择和出路(9)
以上三张大单,都是以万亿计量,会落入谁家呢?
美国在21世纪内,必须是财富和货物净流入者,美国需要有人长期、不间断、持续地买单。财富和货物必须从穷国逆向流出,必须以世界各国之物力,支撑美国21世纪之霸权。而要实现这种货物和财富的逆向流动,出口导向和金融全球化是关键。
简而言之,全球化。
第四节 中国面临战略选择的临界点
中国必须去出口导向。而且中国已经到了必须去出口导向的临界点。一个国家要想长期迅速地发展,中央政府不可挑战的权威和社会稳定非常重要。今天中国影响社会问题的最大隐患是什么?是分配不公和*。中国长期生产过剩,长期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根本原因是财富分配不公。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原因很多,除了资本和劳动力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以外,主要是出口导向。
出口导向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公,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在资源配置上,同内向发展争夺资源。出口导向撕裂了中国,将中国撕裂为内地和沿海、内向和出口。在第十六章中我们已经指出出口导向和发展抑制的关系。内地和内向发展抑制,导致工作岗位不足,就业不足,导致收入分配不公。新自由主义强调过程公平。其实,出口导向使内向发展同出口产业,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例如以优惠条件吸引外资,以优惠政策推动出口,实际上就是将内向发展放在不平等的位置上。同时出口导向还导致教育投资不足。出口导向将资源和财富循环到其他国家,严重抑制了中国自身的发展,导致贫富悬殊。
第二,出口导向推动导致“铁的工资定律”死灰复燃,导致发展中国家普遍贫穷化。全球化通过“三位一体”的专政,保护了发达国家对先进技术的垄断,使不合理的国际分工更加严重,更加牢固,在发达国家高科技垄断产品和发展中国家低端可替代产品之间,建立了一条体制和法律的鸿沟,形成了不断扩大的价格剪刀差,带来了不断扩大的剥削,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加速向发达国家流动,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贫富悬殊加速扩大。假如有竞争的话,发达国家在高端(高技术领域)竞争,发展中国家在底部竞争。
在这种竞争中,中国大量的资源被导向到“发挥落后的优势”的产业上,大量的出口产业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底部。中国的出口产品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高度的替代性,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产品在世界产业链底部形成激烈竞争。在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资本总是从利润低的国家向利润高的国家流动。在发展中国家间,这种资本的流动就表现为向工资水平低的国家流动。资本的这种逐利,最大化了资本的利润,却导致发展中国家劳动者工资的普遍下降或停滞。为了获得海外的低端市场,增加出口份额,发展中国家不得不竞相压低工人工资,降低劳动保护标准。以中国为例,一旦中国工资水平上升,出口产品价格上升,海外市场的订货就会向工资水平更低、价格更低的国家或地区流动。全球化使中国劳动者必须同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的劳动者竞争,同工资收入最低的国家竞争。这种迈向底部的竞争,导致中国出口产品面临价格下降,劳动者面临真实收入下降或停滞的困境。这种产业链底部的竞争越激烈,发展中国家劳动者越贫困。在这种荒谬的体制下,从理论上讲,只有当全世界都实现了充分就业时,当全世界由市场形成的“自然最低工资”相当于中国劳动者的工资时,资本才无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