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女生必读的榜样传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火炉,一张白木桌,一张厨房里用的椅子,一个脸盆;还有一盏煤油灯,上面罩着简单的灯罩;一个水桶,她用来到楼梯平台的水龙头那里去装水;一个碟子大小的酒精炉,三年里她就用它做饭;两个碟子,一把刀,一把叉,一个汤匙,一个杯子,一个有柄平底锅;最后是一把开水壶和三个玻璃杯。
  姐姐夫妇来看她的时候,她就照波兰规矩,用这三个玻璃杯倒茶。她没有仆人,一天一小时打扫屋子的女工费用,已远远超过她的支出预算。但其实,琐碎的家务事当她并不擅长,她只会一件事——缝纫。
  玛丽不承认自己会冷会饿,她不去烧那装着弯曲烟筒的火炉。在写数字和方程式的时候,她不知不觉地手指渐渐麻木,两肩也颤动起来。只要有一碗热汤,有一块肉,她的体力就可以恢复,但是玛丽不会做汤!
  她不能用一个法郎再费半小时的工夫去做肉片!她差不多没有进过肉铺,更不用说饭馆,那太贵了。一连几个星期,她只吃抹了黄油的面包,喝茶。当她想打一次牙祭的时候,就到附近的一家小饭店去吃两个鸡蛋,要不然就买一块巧克力糖,或者一个水果。
  这种饮食,使这个健壮的女子很快就患了贫血。她时常由书桌前一站起来就头晕,刚刚到床前躺下就已人事不省。醒过来的时候,她还常常自问为什么会昏过去。她觉得自己有病,但是她对于疾病也和对于别的事情一样,极为轻视。她一点没有想到,她是因为身体虚弱而晕倒的,也没有想到她唯一的病乃是饥饿。
  她也从不向姐姐夫妇说起这种生活。每次她去看他们,他们问她烹调手艺进步如何,问她每天的食谱,她总是以简单的话回答。若是她的姐夫说她气色不好,她总坚持说是因为用功过度。然后,用一个表示不关心的手势,推开这些忧虑,开始和她的外甥女玩。这是布罗妮亚的女儿,她很爱这个小孩。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巴黎岁月(3)
可是有一天,玛丽在一个同伴面前晕倒了。一小时后,玛丽的姐夫登上楼梯,进了顶楼。面色苍白的玛丽,已经在读第二天的功课了。他检查她的住所,尤其注意察看那干净的碟子和空的平底锅,在全屋子里他只找到一种食物:一小包茶叶。
  最后玛丽不得不说实话了:从前一天晚上起,她只啃了一把小萝卜和半磅樱桃。她用功到清晨三点钟,睡了四小时,就到教室里去了。她回到家里,吃完剩下的小萝卜,然后就晕过去了。
  20分钟后,玛丽一口一口地咽下姐夫卡西密尔命令给她的药:一大块带血的烤牛肉和一盘油煎的脆马铃薯。好像奇迹一般,她的脸上有了血色。当晚十一点钟,布罗妮亚亲自给她妹妹熄灯。几天工夫,因为吃得好,照顾得好,玛丽经过适当治疗,体力恢复了。然后,牵挂着快要举行的考试,她又回到了楼顶,答应他们说她从此会好好照顾自己。
  但是,第二天她又开始了喝风过日子。
  知识点:卢布、法郎
  卢布,最早为沙皇俄国时的货币单位,其名称依然沿用至今。法郎,法国货币单位。
  救命的奖学金
  一个学士学位是不够的!玛丽决定考两个学位:一个物理学学位,一个数学学位。她以前订的要求很低的计划扩大并且充实起来,其速度快得她都没时间、更没有胆量向远方的父亲透露。
  但无论玛丽如何不爱交际,每天总不免要遇到一些人。有些小伙子对她很友善而且真挚。这个波兰女子被包围了。玛丽一定很美,因为她的朋友迪金斯卡小姐有一天甚至于威胁着要用她的伞,打开那些围着这个女学生的过于殷勤的爱慕者!迪金斯卡小姐是一个很可爱的热情女子,自告奋勇充当了玛丽的护卫。
  玛丽让迪金斯卡小姐去抵御那些她不感兴趣的追求者,她自己则去接近那些不献殷勤并且可以一起谈功课的人。玛丽没有工夫结交朋友和谈情说爱,她爱的是数学和物理学。她的头脑很精确,智力惊人地清晰,没有任何事情的混乱能破坏她的努力。支持着她的是一种铁石般的意志,一种求完善的狂热情趣,一种追令人难以置信的固执。她有步骤地、耐心地达到她自己的目标。1893年,她先得到了物理学学士学位。1894年,她又得到了数学学士学位。
  没有人猜想得到她的激动。她从同伴的贺喜声中脱了身,从人群中逃脱,跑远了。现在假期已经开始,回波兰的时候到了,回家的时候到了。
  贫寒的波兰人回家,是有固定的规矩的,玛丽都一一遵行了。她把床、火炉、用具都存放在一个在巴黎留着住屋的同胞那里。她退掉自己住的顶楼,在永远离开它之前,她把它完全打扫干净。她买了一些预备在路上吃的食物,然后,计算一下她还剩多少钱,再走进一家大商店去买一点小摆设和一条围巾。在波兰的风俗中,出国的人带钱回家是可耻的!要用完所有的钱给家里的人购买礼物,然后一文不带在巴黎火车站上车。
  2000公里之外,在铁轨的那一端,有父亲斯可罗多夫斯基先生、约瑟夫和海拉,有一个家,有饿了可以任意吃饱的食物。对于玛丽来说,那里是世界上最为温暖的地方。
  但是,回家之后到哪里去筹钱回巴黎呢?40卢布接着40卢布,她的积蓄已经用完了。而且她一想到她的父亲为了要帮助她,连很多人生的享受都放弃了,就觉得十分惭愧。这时,忽然出现了一个奇迹。

第二章  巴黎岁月(4)
那个曾经用伞保护她、使她不受爱慕者包围的迪金斯卡小姐,现在又给她一次更适当的保护。她确信玛丽的前途不可限量,在华沙用尽一切办法,替玛丽请求“亚历山大奖学金”,这种奖金是供给成绩好的学生在国外继续深造用的。
  600卢布!够用15个月了!玛丽虽然很知道如何替别人求助,自己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要求这种补助,尤其没有勇气去办必需的手续。现在,亚历山大奖学金来得正好!玛丽刻意节省,试着使那600卢布能*持一些日子,以便在教室和实验室那种天堂里可以多留一段时间。更令人钦佩的事,发生在多年以后:
  几年之后,全国工业促进协会约请她进行一项技术研究,她又同样刻意节省,从这第一次收入中省出600卢布来,送交亚历山大奖学金委员会的秘书。这个秘书大吃一惊,因为委员会的纪录中没有过这样的事情。
  玛丽为什么要归还这笔奖金呢?原来,玛丽接受这笔奖学金的时候,是把它当作对她的信任的证据,当作信用贷款来用。在她那坚毅的灵魂里,她觉得把这笔钱留得太久是不诚实的,因为这笔钱此刻也许可以成为另外一个贫寒女学生的救生圈。
  寒窗苦读
  这英勇奋斗的大学四年,并不是玛丽·居里最快乐的日子,但是在她的眼里是最完美的日子,离她仰望的人类使命的极峰最近。这个26岁的波兰女子能够无视她所忍受的贫困,能够安于她的贫贱生活,这绝对是一种奇迹!
  巴黎,也记忆下了玛丽寒窗苦读的每一个日子——
  每当天一黑,她就跑到图书馆那个幸福的“收容所”去避难,那里有煤气灯和暖气,不用担心寒冷的煎熬。她端正地坐在一条长凳子上,贪婪地翻着一 页又一页书刊,直到晚上 10 点钟图书馆关门。
  “小姐,该回去了。”一个温和而熟悉的声音把她从思索中拉回来时。她才惊奇地发现,偌大的一个图书室,只留下她孤伶伶的身影。
  在一片“对不起”的道歉声中,她仓促把书放回架上,夹着笔记本急急忙忙地跑出图书馆。回到家里,冰冷刺骨,毛巾和水都结成了冰, 刺骨的寒风偏偏挤进这密封度差的小阁楼,冻得她牙齿咯咯作响。她点上煤油灯,躲到被窝里,继续畅游知识海洋。直到凌晨两点,她硬是自己熬得两眼通红,疲惫得无法打起精神时才入睡。寒冷使她无法入眠。床上的被子不足以御寒,她便把身上的衣服压在被子上,还把箱子里所有的衣服翻出来,盖在被子上保暖。然而,冬夜的巴黎,温度在零下几十摄氏度,寒冷仍然像幽灵一样缠着她。她只好把那个椅子也利用起来,椅子的腿朝上压在被子上面,来抵御寒冷的袭击,给自己一种重量和暖和的幻觉,挨到天亮。
  在寒冷的冬天,玛丽的衣服和鞋帽仍是那么破旧。正值花一般的年龄,本应穿戴得漂亮一些,但她做不到,也不在乎。只有当她的旧衣服穿得不能再补时,她才不得已去买一块便宜的衣料,自己动手缝制一件新衣服。她面临的最大窘境是鞋破烂得不能再补了,她得决定是买吃的还是买新鞋。如果买一双便宜的新鞋也需要几卢布,那就是半个月的伙食费啊!所以她总是一拖再拖,迟迟不作决定。她把硬纸板垫进磨穿了底的鞋里,凑合一天算一天。
  玛丽对这种困苦生活一点也不在乎。她很清楚,如果要使自己的钱能花到获得学位的那一天,这些困苦,甚至更严重一点的困苦,都是值得的。
  居里夫人名言:
  我从来不曾有过幸运,将来也永远不指望幸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决不屈服!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章  居里夫人(1)
遇见彼艾尔·居里
  玛丽已经把恋爱和结婚从她的生活计划中划掉了。
  她的梦想萦绕在她心头,贫苦折磨着她,大量的工作使她过度劳累,而她的自尊心和羞怯也保护着她。此外还有她的怀疑:自从Z先生家不愿意要她做儿媳妇,她就以为没有嫁妆的女子不能得到男子的忠诚和温情。这些美好的理论和痛心的回忆,使她意志坚强,使她坚持要保持独立。
  在一个天才的波兰女子过着枯燥的生活,与人世隔绝,把自己留给工作的时候,一个法国人、一个有天才的学者,却在冥冥之中等待着她。
  神奇得很,玛丽还在梦想要到索尔本来求学的时候,彼艾尔·居里已经在索尔本做出了几项物理学的重要发现。一次,他竟在日记里写了这样几行伤感的话:“为生活而热爱生命,妇女远远超过我们,所以有天才的妇女很少……”几年过去了,彼艾尔·居里一直把身心都献给科学研究,他没有娶任何不值一顾的或漂亮的女子。他已经35岁,他谁也不爱。他翻弄着他那搁了许久的日记,重读旧日所写的话,字迹已经褪色了,其中几个小小的字,充满了惋惜和莫名的忧伤:“有天才的妇女很少。”
  “我走进去的时候,彼艾尔·居里正站在一扇对着阳台的落地窗前。虽然那时候他已经35岁,我却觉得他很年轻。他那富于表情的炯炯目光和他那颀长身材的洒脱风度,给了我很深的印象。而他那略显迟缓而且审慎的言谈,他的质朴,他那既庄重而又活泼的微笑,引人信任。我们开始谈话,不久就很投缘。谈话的题目是一些科学问题,我乐于征询他对这些问题的意见。”
  这是玛丽后来用单纯而且略带羞涩的语句,描写他们在1894年年初第一次会面的情形。
  事情起于一个波兰人——科瓦尔斯基先生,大学的物理教授,同他的妻子旅居法国,玛丽以前曾与她的夫人相识。科瓦尔斯基先生经常友善地打电话给玛丽,并且友善地询问她的近况如何。这个女学生对他诉说她目前的忧虑:全国工业促进协会约请她研究各种钢铁的磁性。她已经在实验室里开始研究,但在分析各种矿物时,需要用一种复杂的设备,而那个实验室已经太满,容不下她的设备。玛丽不知道怎么办。
  科瓦尔斯基先生考虑了一会,对她说:“我有一个主意,我认识一个很有才能的学者,在理化学校工作,也许他那里能有一间供他支配的房间。你明天晚上晚餐后到我们家里来喝茶。我请这个年轻人来,你也许知道他的名字,他叫彼艾尔·居里。”
  这是平静的一晚,一个法国物理学家和一个波兰女物理学家彼此接近。
  彼艾尔·居里有一种很特殊的魅力,这种力量来自他的庄严和温雅的洒脱风度。他的身材颇高,衣服剪裁得肥大,不甚入时,穿在身上宽大了些,可是显得很合适。他的眼睛很温和,眼神深沉、镇静……虽然这个人总是沉默寡言,从来不高声说话,却不能不使人注意到他所表现的才智和个性。他既是一个有能力的人,又是一个高尚的人。
  他们的谈话起初很空泛,不久就成了彼艾尔·居里和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基两个人之间的科学对话。玛丽尊敬地问彼艾尔一些问题,听取他的意见;他也叙述他的计划,描述那使他惊奇的科学发现。这个物理学家用术语和复杂公式对一个女子谈自己喜欢的工作,而这个可爱的女子竟然如此与自己有着某种默契,他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快乐。

第三章  居里夫人(2)
他看玛丽的头发,看她那饱满的前额,看她那为实验室中的各种酸和家务工作而受到损伤的手。她的娴雅使他着迷,而她的毫不做作使她更加动人。他想起了主人对这个女子的介绍:“她在上火车到巴黎来之前工作了好几年,她没有钱,她独自在一个顶楼住着。”
  于是他问玛丽:“你将永远住在法国么?”此时,他自己也不大明白为什么会这样问。
  玛丽的脸上罩上了一层阴影,用她那悦耳的声音回答说:“当然不。今夏我若能考上学位,就回华沙。将来我要在波兰当教师,设法使自己有点用处。波兰人没有权利抛弃自己的祖国。”
  科瓦尔斯基夫妇加入谈话,话锋就转向俄国压迫所造成的痛苦情况。这三个离乡背井的人追怀故土,交换他们的亲朋的消息。彼艾尔·居里惊讶地听着玛丽谈她的爱国责任,因为他本人,是个一心只想物理学的物理学家,他想象不出这个具有特殊天赋的青年女子,怎么会想到科学以外的事?怎么会是要用她的力量去抵抗沙皇政府?
  他愿意再和她见面。
  科学伴侣
  几个月过去了,随着彼此的尊崇、钦慕和信任的增长,友谊增加了,亲密的程度加深了。彼艾尔·居里已经被这个极聪明、极颖悟的波兰女子所征服。他服从她,听从她的劝告,不久就被她鞭策和激励得摆脱了自己的懒散,写出了有关磁性的著作,并且交出了一篇极好的博士论文。
  有一晚,他们又聚会了。彼艾尔谈到将来,他请求玛丽作他的妻子,但他的请求没有得到许可。对玛丽来说,嫁给一个法国人,永远离开自己的家,放弃爱国活动,抛弃波兰,这简直是一种可怕的叛国行为。她不能这样做,也不应该这样做!她已经出色地通过了考试,现在应该回华沙,在他的失望中,她上了火车。
  他由远处继续写信请求她。在夏天几个月里,无论玛丽在什么地方,总有一些字迹很拙而且很孩子气的信,写在便捷的信纸上,发信地址是理化学校,送到她那里去,试着说服她,引她回法国,告诉她彼艾尔·居里在等她。
  10月了,彼艾尔·居里心里满怀幸福,因为玛丽已如约回到巴黎。这个固执的波兰女子最后答应,还须再过十个月才能和他结婚。这时,玛丽写信给她的朋友,把自己的重大决定告诉大家:“等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你的玛妮亚已改姓了……我从此不得不永居巴黎,我觉得很难过,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命运注定我们彼此很深地依恋着,注定我们不能分开。”
  比埃尔和玛丽的共同生活,在开始的日子里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