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融与现代化-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治理以及投资者保护方面也应继续加强。发展资本市场,绝不能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把资本市场当作一个政府可以随心所欲予以完全管制的政策市场,一定要使之真正成为一个自由竞争的、透明的和具有效率的市场。投资者、企业自愿参加资本市场,承担相应的风险,并获得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目前一些完全过时的、过于严苛的、带有浓厚计划经济和行政色彩的监管方式、理念依然存在,所以要使资本市场变成有竞争性的市场,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推动外部政策监管环境的改革与完善,如改善整个社会的信用文化、汇率灵活制、利率的自由化、金融税制的完善、监管机构之间的有效协调机制等。就拿利率来说,如果利率继续由政府管制,那么银行就无法获得针对各类信用风险的定价能力,信用资源分配也就不可能有效率。再拿监管来说,毫无疑问,对于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的外部监管非常重要。监管当局必须从资本金、资产质量、流动性、风险政策与管理团队能力等各方面来监督衡量金融机构的稳健性。但在加强审慎监管的同时,必须大幅减少至今仍然司空见惯的对金融业的行政监管甚至代管。个别金融监管部门如同计划经济时代的国企主管“婆婆”,对市场和机构肆意行政干预,把金融机构限制得死死的,严重侵蚀了它们经营决策的自主权,压抑了金融创新与发展。此外,中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格局在一定发展阶段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演变,金融业的对外开放,金融技术的普及运用,金融业务与金融产品的相互渗透交叉愈发突出,现有的监管体系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各自独立的监管部门在事实上难以密切地沟通与协调,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辨别金融系统某一部门或环节引发的但对整个金融体系具有潜在系统性影响的风险事件,也往往不能在较短时间对实质性地推动具有全局意义的金融改革达成共识。例如,QDII、人民币外汇与利率衍生产品、保险资金的投资范围与类别,商业银行的非信贷业务等,皆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往往受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牵制。
未来金融前景
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全球前十大市值的银行中占了3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这个份额在未来至少会保留,并且继续上升。10年后,中国的资本市场会成为全球前三大(至少也是前四大)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的总市值规模(2007年总市值为万亿)及其占GDP的比重,都将位居世界前列。届时中国资本市场将具有非常好的深度,更高的流动性,更为透明,取得很高的声誉。企业,不仅仅是成熟的大企业,也包括很多中小企业如高科技、创新类企业都能比较便利地在中国资本市场上融资、发展和壮大。中国的老百姓与机构投资者将有更丰富的金融产品包括衍生工具,可以选择,从而能够做多种多样的资产组合,有效降低风险,获得更大的预期回报。
未来十年中国将涌现出一批盈利能力强、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世界级的金融机构,包括一些大型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等。
10年后,中国整体的金融环境也将大大改善,法制进一步加强,对财产权利、贷款*利与少数股东的保护更加有效,信用文化和股权文化在中国将初步形成。政府监管的水平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也越来越有效。同时,监管将是一种审慎监管,在诸多方面放松管制,给予金融机构与市场参与者更多的自由,自主开发新的金融业务和产品。整个金融市场的竞争将非常激烈,从而不断促进金融创新,促进效率提高,和英美等最发达的金融市场的差距将逐渐缩小。
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前景的确令人鼓舞,但未来十年的金融风险也不可低估。如果不幸出现金融危机的话,最有可能的导火索就是中国当前愈演愈烈的资产价格投机泡沫,包括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如果没有及时推出适当的宏观金融政策与金融改革措施,使严重偏离基本面的市场出现有序的和平滑的调整,投机泡沫得到有效的抑制与校正,那么资产价格泡沫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是完全有可能的。这样的危机在东南亚新生市场发生过,在日本发生过,现在美国又正在以次按债危机的形式重演。居安思危,这应该引起中国政府、监管当局和金融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关注和警惕。
(根据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编辑部的访谈记录整理,2007年12月)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