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谁来拯救美国-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贷杠”(leverage)在金融界有多重含义,其英文单词的最基本意思是“杠杆作用”,通常情况下它指的是利用信贷手段使自己的资本基础扩大。信贷是金融的命脉和燃料,通过“贷杠”这种方式进入华尔街和对冲基金产生“共生”(symbiosis)的关系。在高赌注的金融活动中,“贷杠”成了华尔街给大玩家提供筹码的机会。对冲基金从大银行那里借来资本,华尔街则提供买卖债券和后勤办公室等服务。换言之,武装了银行贷款的对冲基金反过来把大量的金钱用佣金的形式扔回给了华尔街。

四、放纵与疯狂(6)
对高回报的逐利需求,使得对冲基金想法设法对金融市场价格进行扰动,以引起对实质经济和货币体系的破坏,使这些价格向对冲基金期望的方向持续地跌落。同时,被攻击的国家被破坏得越严重,实施攻击的对冲基金也会越有利,而其结果就是对冲基金与民族国家之间不可避免的一次财富再分配。
  4.关于“量子”和“老虎”基金
  经济学界公认,市场作为一个配置资源的机制是有效的,但是,一旦有对冲基金操纵价格,不仅输赢的机会不均等,而且会导致对包括货币体系在内的市场本身的破坏,更谈不上提高市场的效率了。而从经济学的价值观来看,既然没有效率,也就缺乏道德基础。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财富再分配,赢者的收入不仅以输者同等的损失,而且以输者更大的损失,以至其货币体系及经济机制的崩溃和失效为代价;如果从全球角度看,那就是一种净的福利损失。
  目前,对冲基金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及朱里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它们都曾创造过高达40%至50%的复合年度收益率。只是,采取高风险的投资,为对冲基金可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也为对冲基金埋下了不可预估的损失的风险。因为,大规模的对冲基金不可能在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中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先来看看“量子基金”。
  1969年,量子基金的前身双鹰基金由乔治·索罗斯创立,注册资本为400万美元。1973年该基金改名为索罗斯基金,资本额跃升到1200万美元。索罗斯基金旗下有五个风格各异的对冲基金,而量子基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1979年索罗斯再次把旗下的公司改名,正式命名为量子公司。
  量子基金的总部设立在纽约,但其出资人皆为非美国国籍的境外投资者,其目的是为了避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据披露,之所以取量子这个词语,是源于海森堡的量子力学相应原理,而此定律与索罗斯的金融市场观又相吻合。索罗斯认为:市场总是处在不确定和不停的波动状态,但通过明显的贴现,与不可预料因素下赌,赚钱是可能的。
  量子基金投资于商品、外汇、股票和债券,并大量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杠杆进行融资,从事全方位的国际性金融操作。由于索罗斯多次准确地预见到某个行业和公司的非同寻常的成长潜力,从而在这些股票的上升过程中获得超额收益。即使是在市场下滑的熊市中,索罗斯也以其精湛的卖空技巧而大赚其钱。至1997年末,量子基金已增值为资产总值近60亿美元。在1969年注入量子基金的1美元,在1996年底已增值至3万美元,即增长了3万倍。正是凭借索罗斯出色的分析能力和胆识,量子基金在世界金融市场一度呼风唤雨。
  再来看看老虎基金。
  1980年,华尔街著名经纪人朱利安·罗伯逊集资800万美元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老虎基金管理公司。1993年,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对冲基金——老虎基金攻击英镑、里拉成功,并在此次行动中获得巨大收益,老虎基金亦从此名声鹊起,成为众多投资者追捧的对象。这使得老虎基金的资本此后迅速膨胀,最终成为美国最为显赫的对冲基金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的业绩节节攀升,在股、汇市投资中同时取得不菲的业绩,公司的最高赢利(扣除管理费)达到32%。到1998年,其总资产达到了230亿美元的高峰,一度成为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
  1998年的下半年,老虎基金在一系列的投资中失误,从此走下坡路。到1999年10月,总共有50亿美元的资金从老虎基金管理公司撤走,投资者的撤资使基金经理无法专注于长期投资,从而影响长期投资者的信心。因此,1999年10月6日,罗伯逊要求从2000年3月31日开始,旗下的“老虎”、“美洲狮”、“美洲豹”三只基金的赎回期改为半年一次。但到2000年3月31日,罗伯逊在老虎基金从230亿美元的巅峰跌落到65亿美元的不得已的情况宣布,结束旗下六只对冲基金的全部业务。  
  如今有人说,华尔街对冲基金玩家们信奉的真谛,就如同好莱坞那部名叫《华尔街》的电影中所说的一句台词:钱这样东西没有减少也没有增加,只是从这个人的腰包转到了另一个人的腰包而已。
  可是,中国有句放之四海皆准的古话——物极必反!而名躁至今的大投机家巴菲特也说,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要是玩过了头,华尔街得到的就不仅仅是“明白”了。  
  关于“明白”这个话题,将在下章里细细展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牛市:天使与魔鬼(1)

  这里就从上一章的结尾处继续,着重来看看对冲基金近年来在美国以及世界资本和金融市场的疯狂表现。如此之后,我们对华尔街今天的泥沼也许就不再那么扼腕长叹了。限于篇幅,本书在这里只截取几个典型片断。
  1.片断一:挑起英镑阻击战
  200年来,英镑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货币,原来采取金本位制与黄金挂钩时,英镑在世界金融市场更是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才迫使英国政府放弃了金本位制而采取浮动制,英镑在世界市场的地位不断下降,直至它霸权地位的丧失。
  则而作为保障市场稳定的重要机构——英格兰银行,是英国金融体制的强大支柱,具有极为丰富的市场经验和强大的实力。正因为如此,敢对抗这一国家金融体制的金融操作行为,是一般人所不敢想的。
  对冲基金却自认为可以例外,其中就以索罗斯为代表性人物。
  1989年11月,柏林墙的轰然倒下,许多人认为一个新的、统一的德国将会迅速崛起和繁荣。但索罗斯经过冷静地分析,却认为新德国由于需要重建原东德,必将经历一段经济拮据时期。德国将会更加关注自己的经济问题,无暇帮助其他欧洲国家渡过经济难关,这将对其他欧洲国家的经济及货币带来深远的影响。
  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盯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盯住;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其中就以德国马克为核心。
  早在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之前,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稳定在1英镑兑换2.95马克的汇率水平。但英国当时经济衰退,维持如此高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对英国来说,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特别是在1992年2月7日,欧盟12个成员国签订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这一条约使一些欧洲货币如英镑、意大利里拉等显然被高估了,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面临巨大的降息或贬值压力。这使得人们对可能的问题产生了极大疑问:一旦这些国家市场发生动荡,它们无力抵御时,作为核心国的德国会牺牲自己的国家利益来帮助这些国家吗?
  对此,索罗斯明显地有着自己的理解。因为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他就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很难保持协调一致。而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就是他这样的金融投机者动手的难得时机了。
  果然,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难以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了。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也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为了刺激本国经济发展,它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
  由于看到了局面的如此发展,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已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好了准备。

一、牛市:天使与魔鬼(2)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由于德国拒绝配合,英镑在货币市场中持续下挫。
  此时的英国经济正在衰退,英国政府需要贬值英镑,刺激出口,但英国政府却受到欧洲汇率体系的限制,必须勉力维持英镑对马克的汇价。英国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许多金融专家的质疑,国内的商界领袖也强烈要求降低利率。在1992年复季,英国的首相梅杰和财政大臣虽然在各种公开场合一再重申坚持现有政策不变,英国有能力将英镑留在欧洲汇率体系内,但索罗斯却深信英国不能保住它在欧洲汇率体系中的地位,英国政府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1992年9月,德国中央银行行长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欧洲货币体制的不稳定只有通过货币贬值才能解决。这一消息让索罗斯敏感地捕捉到了,他预感到德国人准备撤退了,马克不再支持英镑。
  几乎就在同一时期,投机者们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这使得上述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的贬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而索罗斯正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仅他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他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便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德国股票。
  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的谣言,里拉的抛盘大量涌出。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己很悲观。这使索罗斯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后来就有评论者认为,如果只是索罗斯一个人与英国较量,英国政府也许还有一丝希望,但世界上众多投机者的参与,便注定了英国政府最终的失败。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面对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便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这使得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们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们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开始出击。
  英国政府也不得不进行最后一搏了。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使利率高达15%,但收效甚微,英镑对马克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 。。

一、牛市:天使与魔鬼(3)
1992年9月15日,在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之后,英国政府最终还是遭到惨败,被迫退出了欧洲汇率体系。这一天,也被英国人称为“黑色星期三”。
  事后的分析资料透露,索罗斯正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他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更使他获得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而欧洲各国中央银行共计损伤了60亿美元。就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也增长了%。
  事后,索罗斯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
  2.片断二:掀起亚洲金融风暴
  1997年7月,量子基金大量卖空泰铢,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亚洲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1997年7月2日,依照事先的侦查报告和作战计划,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带领和其同样擅长投机的其他对冲基金对泰铢发起了猛烈冲击。当天,泰铢兑美元汇率就下跌了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
  受此影响,以东盟为主的亚洲一些新兴经济体相继卷入,金融危机序幕由此拉开。
  直到危机结束10年之后,一些内幕才得以由当事人披露。其中有一位叫琼斯的,当年正是索罗斯基金的高管之一,亚洲金融危机之前他以中国香港为中心,并深入到东南亚各国研究该地区经济发展的真实状况。基于他的第一手资料和数据,索罗斯开始注意到又一个令他心驰神往的攻击目标。琼斯随后还向索罗斯旗下量子基金如何冲击亚洲货币提供了详细作战计划。
  后来,这位当年得意于金融游戏的基金经理人,面向华尔街媒体细解了当年如何为偷袭亚洲货币而提前准备,如何在汇市、股市和期市与香港特区政府展开攻防战的经历。
  1996年,泰国股市依旧低迷,房地产市场则风生水起,这其中海外资金和国内的银行就是背后的推手。琼斯当时驻扎在香港,不过大部分时间是马不停蹄地造访周边的东南亚国家,为索罗斯基金的大举进攻寻找突破口和准备作战计划。
  他后来说,“那一年我们在这一地区飞来飞去,我们直接与开发商见面,也与银行甚至当地记者交流。”他发现整个楼市泡沫已经很多,部分开发商支付利息都有困难,“但银行还是帮开发商找来很多美元贷款”。
  于是,琼斯认为,资产泡沫堆积、外资不断涌入、银行短期外债高筑、开发商勉力支撑但已开始摇摇欲坠。“这些信号综合起来后,我们花了很长一段时间仔细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这一局面难以维持。于是,琼斯向索罗斯建议,沽空泰铢。而后来据琼斯透露,为了这一仗,他们更是提前了6个月准备,逐步建立起了沽空仓位。
  到了1997年1月份,索罗斯基金联合其他国际对冲基金开始发动起了亚洲战争。他们在一开始就是大肆抛售泰铢,使泰铢汇率直线下跌。随后,泰国央行入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