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林海音传-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不散场了。
母亲晚年身体眼力都不好,有一次她上餐厅吃饭,灯光比较暗,她看不清楚怕摔跤,突然有点生气地说:“你们谁来搀我一下,我看不清楚!”那个不让人搀、说过“别把我搀老了”的母亲,不得不服老了。
一九九五年十二月,纯文学出版社走入历史。自一九六八年成立,二十七年以来,“纯文学”一共出版了四百多本高品质的书。有人说,作家以在“纯文学”出书为荣,书店以没有“纯文学”的书为憾。
而大部分“纯文学”出版的书,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其他出版社选走重新出版,包括林海音自己的书。这些书不但重上市面,而且有些很快再版,这也可以看出林海音当年选书的眼光及水准,好书是不会被埋没的。
1。岁月的纪录
连着两个星期,每天午后,我坐在台北父母亲家的餐厅餐桌边,把一叠叠相簿,按着母亲依年代编的顺序翻阅着。一张张照片,一个个画面,拼出一幅幅全家福:诚实正直的父亲,聪慧勤劳的母亲,带着四个孩子,辛勤努力建立起这个家。多年前母亲写道:“我们的生活情趣重于物质追求,在这十三叠半的天地里,实在是健康多过病弱,快乐多过忧愁,辛勤多过懒散。”
印象中,我们几乎没有被父母斥责过,更没有被打过,这倒不是我们特别乖巧或是父母放任不管,有次父亲接受访问时的回答很妙:“因为我从小没有挨过揍,所以不会揍人。”
正如父亲在那次访问中所说的:“我们传家并不讲道,只是以身作则,不为无益,努力赡家,子女看了自会受到影响。”
母亲午睡起来,我给她冲一杯加糖的奶茶,母女俩就这样一块儿看照片。父亲写完稿也常常加入。有时,我们移到客厅舒服的沙发上,看看照片,吃吃点心,停下来聊聊天,或是就这样闲散地一直坐到黄昏。
从客厅的长排玻璃窗望出去,落日余晖照射在国父纪念馆的大片金黄色屋瓦上,衬托着人行道上一排两层楼高的绿树,益显青翠。母亲说:“你瞧,我坐在这儿,从这个方向望出去,常常把那排屋顶当成是天了,我想今天天气真好,天空金黄金黄的。等站起来一看,才知道那一大片金色是屋顶,真好看啊!”
父亲说:“咱们刚搬来时,那排树还没那么高,现在全长到二楼上来了,含英,这是什么树来着?”
“槭树啊!”母亲说。
中年的女儿从外地归来,与年迈的双亲共享生活中琐碎记忆。在那些黄昏对话里,我心里充满了感恩与满足。
每次我们从国外回来探望他们,放下行李,迫不及待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客厅大茶几下面的一大叠相簿取出来欣赏,那些都是母亲最新照了放进去的。一本本新相簿,把中断的岁月连接起来。不论在花前、美食前、美景前、满桌书稿前,或是文人雅集中,母亲总是穿着亮丽高雅,神采奕奕,有些照片我们早就陆续从母亲寄来的家信中收到。两岸开放后,她寄送照片的对象更增加了大批的大陆亲友。她照了美照送人,不是炫耀,而是分享。她从不掩饰自己爱美之心,人家称赞她美,她会很高兴地说:“真的吗?真的吗?”她的神态有点娇娇的!
她常常会在照片后面写几句话。在一张手托腮沉思的半身照后,她写着:“无皱纹是因为傻瓜相机好,满头华发是成熟的表记,手上青筋暴露是勤勉的记号。”在一张满桌佳肴前,她幽默地写上:“想吃!”两个字。给四十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李菊同寄张与丈夫何凡、儿子祖焯的合影,她在后面俏皮地来上一句“与凡夫俗子合影”。在与一株盛开的昙花合照后面,她写道:“大家等呀等呀,花苞涨大了,几乎是听到‘叭’一声,就剥裂开,爆出一大朵洁白得像白玉的花。”
那些照片后面的话,是她的生活随感,亲切、机智又有文采。后来几年,她几乎都是这种图文并茂来代替家书了。
母亲五岁去北京,三十岁回台湾,所有的照片全没带出来。她遗憾那段成长因为没有照片而成了空白,也就特别珍惜用照片留下岁月的纪录。
母亲后期的作品中采用许多照片,在《奶奶的傻瓜相机》里,有一篇《他们都长大了》,她找出了四张我们童年的照片,再配上四张我们的子女小时候照片。有趣的是,这几张父子、母子童年相片,不论长相、表情、神气,都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的。在上百本的相簿中,真亏她搭配了这么巧妙的组合。对她来说,这承传是人生的一种圆满,这比她自己得到什么奖,都重要得多、满足得多。她每次照完相,总是迫不及待地去加洗。到了晚上,她已坐在灯下,戴着老花眼镜,把那些加洗出来的照片一一寄给影中人。她这么忙,对朋友却非常周到。有朋友生孩子她第一个上医院去看,还进去为小婴儿拍照,说:“林奶奶来看你了!”小婴儿出生没几个钟头,头上还带着血呢!她的百宝箱里为许多朋友保管了永远失去的时光。
2。勤奋过日子
如果只用两三个字来形容林海音,那就是“勤奋”,她的小女婿钟建安就说过:“妈从清晨睁开眼就没有一刻停过。”
一九一八年出生的林海音属马,她是一匹勤劳的马。
林海音的“勤”遗传自父母,林家人都是勤快爱整洁。有一回祖焯曾和母亲林海音讨论到这一点,结论是,爱好整洁的民族(比如美、日、德)都较强盛,而爱整洁的家庭也不会衰落,因为勤劳。
一九###年,在何凡八十寿诞及与林海音结婚五十年的金婚宴上,旅美诗人郑愁予上台朗诵了一首诗,以“南海观音”来形容林海音的雍容自得,他表示在台湾这四十年来有两句使人振奋的话——诗人周梦蝶的“直到最高寒处犹不肯结冰的一滴水”,另一是何凡的“在苍茫的暮色里加紧脚步赶路”。前者是生命升华到极点的一滴快乐的泪,后者是穿越黑暗冲进黎明的脚步声。郑愁予说:“其实,何凡先生的黎明是与睿智同在,八十岁多半是优游而过,何曾追赶。况且,老伴海音做什么事都是捷足先登,就是追也没有用。”
这段话引起满场笑声掌声,很传神地点出了林海音的“勤”。林海音做事很少假手他人,她常常是动起手、抬起脚就去办了,她等不及别人去做。
林海音“勤”,表示她身体好,能应付,同时也是她对事情有强烈的责任感。她的大女婿、执教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庄因,就认为林海音的“勤”是“自尊”的表现。他说:“我的岳母处理事情利落非常,立竿见影,速战速决而不拖延,甚至令人多少感到‘咄咄逼人’的气势。老子说:‘一日勤,二日俭,三日不为天下先。’对二、三两项,我的岳母是有某种程度保留的,但是对‘勤’一字,当之无愧。”
母亲的“勤”还表现在家务上。多少年来,她都是每天中午回家做午饭,有段时间,每天中午下班,我和母亲及祖葳(当时她还没有结婚,我们两人都在纯文学出版社帮母亲)先经过《国语日报》社接父亲(他当时担任《国语日报》社长),再一块儿回家,吃过午饭,再一起去上班。
那时母亲家里用了一个半工阿珍,每天早上母亲出门上班前,交代阿珍把需要炖或红烧的菜先做好再走,中午下班回家一进门,母亲就先奔向厨房,洗个手,系上围裙,一会儿工夫香喷喷的菜就端上桌了。不管是素炒青菜、豆芽、榨菜肉丝、豆干里脊或是醋溜鱼片,这些简单的材料到了她手里,三两下就色香味俱全了。在台北还没流行小炒之前,母亲做的小炒就已很有名。遇上吃饺子时,从拌馅、和面、擀面皮,母亲更是一个人包办。她一个人擀的皮,可以供应四个人在边上包;她做的牛肉馅饼,比北方馆子的还道地,牛肉馅饼配上早上熬好的绿豆稀饭、现拍的黄瓜拌粉皮,大家吃得精光。她会说:“以前我们在北平大家庭时,你奶奶最会招呼孩子们多吃。有时吃得盘底朝天,她会开玩笑地说:‘真是吃得家人落泪、狗摇头啊!’”所以有一阵子,我们流行说:“妈,你今天炒的菜,又要吃得家人落泪、狗摇头了。”
后来,我们子女陆续出国,只剩下父母两人,也不再用半工,但母亲有很长一段时间仍维持每天中午下班做午饭的习惯。有时朋友说:“海音,你那么忙,就少做中午这顿饭了吧!”母亲说:“我喜欢做嘛!”
其实不只是她喜欢做,也因为父亲喜欢吃她做的菜。同时父亲每天有午睡的习惯,回家吃饭后,可以小睡一会儿再去上班,这些母亲都考量到。在祖葳的记忆里,母亲常常忙完了出书,打一场小牌,夜深回到家,又在厨房里忙第二天要请客的菜。她说:“妈不论做什么总是兴致勃勃的。”
大女婿庄因以“爽、真、勤、威、善”五个字来形容林海音,真正点出了林海音的性格。
林海音曾说过:“跟我这个人交朋友,不要在心里算计,我什么都放在面上,包括急躁的脾气。”一位老友就说她:“她跟好朋友在一起,直言相谈,言无不尽;可是在背后,她护卫着她的朋友,她会说:‘得了罢,你们有什么资格在背地里这样讲人家?’她关心朋友,出于至诚。”林海音比较敢说率真的话,某些方面有点天真,别人被她抢白一顿,并不觉得是羞辱,而是有一种被指出错误的感觉。
林海音洞悉人性,目光有时十分锐利,一位摄影家在第一次拍摄她时就说过:“她那好像一眼就要把人看穿的眼神,令我招架不住。”目光锐利再加上她直言不讳,使人敬她也怕她,在她面前不敢乱来,因为她会当面拆穿。
对于“威”这点,庄因认为林海音是个自信十足、洞察敏锐、能力高强而不轻易依仗别人的人,这种人定然会站在盱衡大局发号施令的位子,必然生威,别人也就生畏,他说:“有威必有望,她对人严而不苛,情理并重,事必躬亲,以仁德忠厚对待,这样的威是令人服膺而不伤人的。”
林海音也兴趣广泛,阅读、旅行、搜集小玩意儿(剪纸、手帕、大象、钱币等)、听戏、看电影、电视、看表演、做手工、打打小牌……不分东方西方,不论现代古典,她都能接受。她平日工作要接触许多书稿,还要开会、讲话,因此日常生活中尽量让自己轻松,电视节目中的日本相扑、女子体操、布袋戏、地方戏,她也都有兴趣。
早年她学缝纫、学打毛衣,学英文、日文、书法,之后又学开车、画画、电子琴……她不是随便学学玩玩,她认真地去上课,回家还练习。早年学缝纫时,她为几个女儿设计缝制了好些件漂亮别致的小花裙。常常一穿上身,引起巷子里其他小女孩羡慕的眼光,回家要妈妈也照做一件。早年刚到台湾她学缝纫不只是为兴趣,为省掉买衣服的钱,还为了贴补家用,她从洋裁学校带工作回家做,赚点外快。
有一次她想学摄影,特别请朋友在日本买了单眼照相机,还配备了三个镜头。在她那个年龄,很少人愿意学这种麻烦的换装镜头的照相机,她很认真地向摄影家请教,还做笔记,她用那个单眼相机拍了不少照片。后来连摄象机都买了。晚年如果不是生病,她一定会买电脑或玩数码相机的。
曾有朋友看她拍照时换装镜头,就说:“海音你不嫌麻烦啊!”她说:“好玩嘛!”她觉得这样生活才有趣味,这也是一种动手动脑的乐趣。
对于新的产品、新的发明她都有兴趣尝试,从最早的电唱机刚“传入”台湾,到后来洗衣机、洗碗机、微波炉、吸尘器、除湿机,她一样也没错过,都高高兴兴地率先使用。她说:“我非常感谢发明电器的人让我节省下做家务的时间来写作、看书、交朋友。我常常摁了钮看机器操作,打心底的赞美感谢,就像信教的人感谢主一样。
3。爱家恋家
林海音在身体好,工作力强,精神旺盛的年纪,不但喜欢自己做菜,也享受吃,她说过,有时她想到下个星期要吃什么,整个星期她都会盼着。但她对那些昂贵的鱼翅、燕窝,或一些大费周章做出来的菜一点兴趣也没有;她爱吃一碗道地的炸酱面、一盘炒得米粒喷香的炒饭,或是一碟嫩嫩的白斩鸡沾蒜末……妈妈爱珍在世时,常常拎个小包就上“纯文学”送吃的来了,她一进办公室,办公室的宋小姐就会说:“林先生,婆来了!”
笑眯眯的爱珍,打开包袱皮,拿出一盒还温温的东西用台语说:“早起市场呒卖土鸡,我撒了一只给伊,拢切好啦。”她知道大女儿最爱吃白斩鸡。
妈妈爱珍在一九八三年夏天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有十三个内外孙。她去世后,林海音常会遗憾地说:“唉,还有好多话儿想问我妈,拿起电话,一想她已不在了,我妈一向身体不错,我以为她能活到九十岁。”
妈妈爱珍去世后两个月,《城南旧事》在台北重新排印出版,林海音在扉页上写道:
谨以此书献给
先母林黄爱珍女士——一位中国的女儿,中国的妻子,中国的母亲。
林海音晚年写过一篇回忆短文《三妹,你在哪儿?》,写她八岁那年住在虎坊桥,一个炎热下午,三岁的妹妹燕珠突然不见了。“三妹,你在哪儿?”英子整个院子、房子都找遍了,就是没有回音。她急得到门外看,门口有两座石狮门礅,她常和三妹站在门礅上看街景。但是门礅上坐着一个“老要饭的”,“要饭的,有没有看见我的小妹妹?”要饭的摇摇头。英子急得哭了,妹妹准是给“拍花子的”(传说用迷药拍小孩的头,小孩就会跟着走)拍走了。英子抹着眼泪跑进屋,除了叫“妈”,没有别的办法。最后,在黑漆漆的贮藏室里,看见方桌上好像趴着一只小猫在动,不是小猫,是三妹!“阿珠!”她喊,三妹抬起头向英子傻笑,她正在玩一堆铁蚕豆呢!
许多年后,她们长大了,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家,英子全家都到了台湾,三妹留在大陆,三十多年音讯全无。她常常念着:“三妹啊!你在哪儿?”每一想起没有消息的妹妹,她就“回”到虎坊桥宅院饭桌上趴着的那只“猫”,她想,只当三妹死了罢,说不定她真不在人间了,这样心境还会舒坦些。忽然,某年某日从亲戚的亲戚那儿得知,三妹还活着……此后每年她们总设法到香港见个面。一九九八年九月,三妹燕珠终于从上海来到台湾,这个她从未见过面的故乡,探望生病的大姐及弟弟燕生、妹妹燕玢。五十年没有说台湾话,燕珠差不多都忘了。林家四姐弟终于团圆了(二妹秀英已在妈妈爱珍去世前一年病逝了)。北京南城晋江会馆那个台湾小家庭里的小妇人,那只三岁的“猫”如今都已是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了。
也许是爱家、恋家的个性,使林海音一向对孤儿有说不出的同情与爱怜。她总觉得一个人自小没家、没父母,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是多么悲惨的事!有一次,有人问她为什么特别喜欢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她说,马克·吐温家境贫困,十二岁就失去父亲,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在小镇上当个学徒,但他带给世界文坛的不是他贫困的童年,不是无告的悲惨世界,而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生活经验,它包含了发人深省的人生哲学以及冒险的梦和精神。
马克·吐温被称为“伟大的观察者”,而林海音这一生不也是观察得厉害吗?她对人生的观察超过了她个人经历。
对于苦学的人,林海音总有一份说不出的亲切与同情。一九七七年,她主持的纯文学出版社第一本出版的儿童读物,就是早夭诗人杨唤的童诗《水果们的晚会》。林海音说:“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