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连锁天下-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黄光裕:顺水推舟的先行者(5)
第一财经:你在2002年的时候曾经把国美分成南北两个大区,后来很快又做了调整,当初是怎么考虑的?
“A、B分区实际上就是调整企业管理幅度的问题。因为当时意识到下一步的企业管理幅度会很大,我们要减小管理幅度,将采购与销售分离就是一种改变管理模式的尝试。最后又结束这种尝试,是因为它并不能够真正全面地解决管理幅度问题,信息不能共享可能是一个最大的原因。”
第一财经:你觉得没有成功,管理上最大的教训有哪些方面呢?
“两个方面吧,一个是我们企业在管理这种流程和解决方案上还是不够流畅,不够科学,另外一个就是人的意识和素质问题,这一点应该说是很关键的,员工的执行力和执行意识普遍都比较差。”
第一财经:那你采取的把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彻底分开,让它们变成两个系统的方法,是一个很早就有的想法,还是在实践中发现不这么做不行?
“在实践当中发现的,应该说是在这两三年才形成的。”
第一财经:采购和销售不分开时有什么弊端呢?
“做事不能够很精细,主观意识比较强。比如一个采购员进完货,他可以定价,可以定销售模式。这其中就有很多弊病,比如货是我进的,卖得不好的话,我就可以隐瞒不说,这样对企业确实是不太好。现在营销和采购分离之后,应该说解决了这个问题。对销售部门来说,他没有压力,货不是我采购来的,我要求的是获取较高的利润,以销售额为第一目的。对采购人员来说,他不能再隐瞒很多行为和缺陷了,这样从价格上、从选购商品上,为了不让销售系统提出更多的问题来否定自己的业绩,他们在采购的过程中,就会更注意,要求也会更高。”
第一财经:现在采取的是哪种管理思路?是通过非常严格的制度把每个环节卡死,然后按体系来走,还是留给各个环节相当大的空间,让他们去创造性地发展?你更倾向于哪种?
“我们的管理理念是行政、流程这些环节力求稳定,涉及经营方案,我们应保持最灵敏的应变能力和最高的灵活度。这是两个基本要求。”
第一财经:你好像没有在大学里受过系统企业管理的训练,基本上是自己从一线做起来的。那么你觉得这样的经历,对你发展壮大企业会有哪些障碍,会不会让你觉得很难逾越?还是反倒让你觉得没有包袱,可以很自由地去做?
“从初期来讲应该是好事,没什么条条框框,但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成为一种障碍。”
第一财经:现在国美的高层管理人员大部分都是和国美一起成长起来的,你会不会找一些空降兵来变换一下成分,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还是以内部培养为主吧,因为零售业这个行业,特别是在中国,它是比较有特色的一种模式。现在请一个空降兵来,他只能是来了以后先融入,先学会国美这一套,才有资格去评论体系的好坏。”
2004年6月,黄光裕历经两年多的资本运作,终于让国美电器在香港借壳上市。如今他以13亿美元的身价,成为2004年福布斯中国排行榜上排名第二的富豪。
第一财经:可能现在有的人会说:国美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会把东西打折往外卖嘛!除了表面上把商品打折销售之外,你觉得还有哪几样东西是非常关键的?
“实际上一个企业能够走很多年,而且能够比较平稳地发展,原因是有很多方面的。比如当时设立了怎样的企业目标和中间怎么去调整这个目标,是不是与时俱进,管理是不是到位,是不是跟国际接轨,能不能给厂家和消费者以安全感和希望,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给消费者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把国美当成一份事业去做,还要好上加好地去做。我想综合定位不同,造就的结果也会不同。”
孙为民:与新国美抗衡(1)
实际上我们最看中的是内部的管控,所以我觉得现在零售业的核心,一个是规模化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集约化的管理,这两条一定要平衡好。——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孙为民
孙为民简介:1963年出生于新疆。1981年至1988年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学历;1988年至1998年在南京理工大学执教;1998年进入苏宁电器任总经理助理;2004年6月至今,任苏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并为北京苏宁、陕西苏宁和深圳苏宁3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
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截至2007年10月1日,苏宁电器在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19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员工人数达90000多名。
“它可能比我们大,但它未必就能比我们强。”
作为国内家电连锁行业的老二,苏宁的一举一动也时时受到人们的关注。面对国美和永乐的合并、店铺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苏宁也加紧了提高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的步伐。
轻装前进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孙为民依然能够轻松上阵,他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掌控自己的企业,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2006年,中国家电连锁业风云突变。当年11月22日,维持多年的国美、苏宁、永乐三足鼎立之势最终被打破。家电连锁业老大国美和老三永乐正式合并,在北京宣布成立新国美集团,至此,这个涉及52亿多港币的中国家电连锁业最大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面对国美、永乐的强强联手,老二苏宁怕还是不怕呢?
“它可能比我们大,但它未必就能比我们强,我们这么多年的发展了,从来没有感觉到我们是个弱者。”
国美、永乐并购事件始于2006年6月底,当时有传闻说国美欲乘胜出击并购苏宁。对此,有媒体报道,一向温文尔雅的孙为民语出惊人,说苏宁和国美永远是天敌。
“大一统的想法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东西,所以对这个事情我们根本就不会予以认同。”
第一财经:如果国美出的钱足够多,比如给你溢价一倍以上,苏宁会卖吗?
“我想肯定是不会的,不管未来的情况是什么样子,我们完全能够掌控自己的企业,我们也完全能够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
根据美林证券的研究数据,原来国美在全国家电零售市场上的占有率约为9%,而并购永乐之后,其市场占有率将上升到14%以上。以两家公司2005年的财务数据计算,国美和永乐合并以后,年销售额近650亿元人民币,店面数量达625家。而苏宁的年销售额为397亿元人民币,店面数量为363家。如果再加上2006年新增的销售额和店铺数量,差距可能更大。
新国美集团成立当天即宣布,2007年门店数量计划突破1000家,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净利润达到23亿元。原永乐董事长、现任新国美集团总裁陈晓更是高调宣布,如果销售不达标,他就自动下台。
面对新国美咄咄逼人的态势,苏宁总裁孙为民却显得相当轻松,他甚至觉得对手不是更强了,而是更弱了。
“至少我感觉到,投资主体完全相同的店,区间距离隔得很近的话,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内耗,如果说它愿意用这种方式,进一步地维持,那就相当于跑步一样,到底是轻装前进好,还是背着个包袱跑好呢?如果对手愿意背一个包袱跟我跑,那我也不在意,反正我是能够轻装前进,一门心思往前跑的。”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孙为民:与新国美抗衡(2)
成竹在胸
价格竞争是永恒的,但是所有的价格竞争,只要它是想赚钱的,那么所有的价格竞争就都是理性的。
实际上永乐在与国美商量并购事宜时,也同时与苏宁接触过,因此早在媒体公布国美永乐将要合并之前,苏宁就已经对局势有了自己的判断。
第一财经:其实现在香港的证券监管部门已经批准了国美和永乐的合并,现在这件事算尘埃落定了。我们好奇的是,你能不能比较直接地告诉我们,在这之前永乐试探过要跟苏宁走到一起吗?
“它要跟别人进行合并,我想它也会做这种询价吧,因为永乐也是上市公司,这种行为也是一种程序性的东西。”
第一财经:你们也没有采取任何动作,完全就是静观其变?
“我们并不是没有采取任何举措,静观其变,但是可能有些问题比较复杂,我们也要进行测算,在运行上我们能不能解决这些相关的问题。”
从苏宁的发展来看,至今没有做过并购,完全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开店扩张。孙为民算了一笔账,目前苏宁开一家新店的成本大约是800万,如果每年开100家店,大约需要8亿元,而如果依靠并购的方式来扩张同样数量的店,成本可能要高出3到4倍。除此以外,并购后的资源重组也是困难重重。
“重组的时候,我们内部对这种店与店之间的网络布局都有很明确的标准,我们测算了一下,至少要淘汰掉60%的店。”
第一财经:重叠得很厉害吗?
“是的,要么是关永乐的店,要么就是关我们的店,所以这种淘汰工程是很难做的。另外也有人的因素,自己开店,每个人都是我自己招的,是一对一的管理,如果是并购的话,那就是一个组织要融合进来,这样一种组织对组织之间的整合,对我们来说,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也是一大难题。”
国美并购永乐后,同样会面临整合难题,因此短期内苏宁并不担心对手。但是从长远来看,新国美的联合采购规模以及主动改善与供应商的关系,可能会影响到苏宁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国美店面数量占绝对优势的地区,如上海、福建、河南、广东等地,苏宁可能面临以一敌四的局面。
如何改变规模上的劣势呢?特别是当永乐与国美合并后,原来永乐的盟友大中电器需要寻找新的合作伙伴,苏宁是否会借此调整扩张的策略呢?
第一财经:大中现在可能不得不寻找一个新的合作伙伴了,你们有没有和他们合作的计划?
“我们现在不拒绝、不排斥用这种并购的手段和方法来进行发展,这不能光靠企业的决策,实际上还要看能不能满足投资者的利益。”
第一财经:这句话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还是出价的问题?
“是的,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不考虑的话,我们对投资者也很难交待。”
第一财经:国美和永乐合并以后定要有一个消化期,你觉得对你来讲,这是不是一个机会?
“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就是当对手整合的店数量多了以后,我们肯定要做一个预期目标的调整,不一定刻意地超过他,但是在店的数量上一定要有一个可对抗的目标。达到对手61%到70%的店面数量,我认为是一个相对比较理性的比例。事实上我们在很多地区并没有达到这个目标,我觉得至少现阶段应该先定这么一个目标。”
第一财经:接下来的一两年内会重点发展哪个区域?
孙为民:与新国美抗衡(3)
“在今后的几年时间里,一级市场的纵深布点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在就近的二级市场,包括一些发达的三级市场,也会顺势逐渐去渗透。”
第一财经:还是倾向以一二线城市为主?
“那肯定是的。”
第一财经:随着国美和永乐的合并,价格竞争会不会越来越激烈?
“美国的营销鼻祖曾经讲过,只要有一分钱的差异,就足以打动任何一个消费者的忠诚度。价格竞争是永恒的,但是所有的价格竞争,只要它是想赚钱的,那么所有的价格竞争就都是理性的。面对价格竞争的时候,我们的态度也很明确,第一就是从来不害怕用价格的手段去竞争,第二,我们也绝对不会用价格手段作为消灭对手的方式。”
第一财经:国美和永乐合并以后,他们号称有全国200亿的采购,你们在进货价格上跟他们相比,是一样的呢,还是会因为规模的差异从拿货的时候就已经有差别了?
“在进货价格上应该没有什么差异,规模比我们小很多的对手,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异。”
第一财经:表现在出货上,因为厂家对你们也有一些要求,所以调整的幅度也有一定的限度,对吗?
“这个幅度是微乎其微的,我们这个行业,工厂给的一些政策,包括返利等,如果有05%的差异,那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
第一财经:那实际上你们在竞争的时候比的是什么?肯定不是简单的进货价和出货价吧?
“实际上我们最看中的是内部的管控,所以我觉得现在零售业的核心,一个是规模化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集约化的管理,这两条一定要平衡好。”
第一财经:苏宁是怎样提高管理效率的?
“苏宁在2004年和2005年的扩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店面的分散导致了库存分散,库存分散以后,就出现了很大的一个问题:在低端市场的店面,一方面由于库存量少,导致经常性断货,影响到了销售;另一方面,从宏观上来看,库存分散又导致了周转率下降,滞销增加。这是零售业中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当然我们现在也在制定新的解决方案,就是建立集中的物流公司,让更多区域的公司和店面来共享后台资源,这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
第一财经:从内部管理角度来讲,你觉得有没有一些绝招或者杀手锏式的方法?
“我们一贯比较信奉的一种管理叫作垂直管理、直属领导。所谓垂直管理、直属领导就是从功能和职能的体系上,是一条从上到下管到底的线。从一个地区的发展来讲,每个地区有一个面对市场竞争的直属指挥和领导,这样的管理也要求我们在系统从上到下都要支持,始终信奉集中管理。很多同行一般是采用分散的管理系统,集中管理确实难度非常大,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但是一旦这个平台搭建起来以后,再进一步的扩张和经营复制就会非常容易了。到今天为止,在新一轮的整合过程中,我们这种集中管理和平台的搭建,已经领先了很多了。”
强敌压境
孙为民认为,即使有其他强势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很难在中国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已有的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了一道坚强的壁垒。
零售连锁业不仅要比规模,更要比单店的赢利能力。表面上看苏宁是在静观新国美的变化,暗地里苏宁一直在加强内部管控的实力。从2005年上半年开始,苏宁就着手进行管理架构的大调整,加强集中管理的力度。
孙为民:与新国美抗衡(4)
首先,在总部的管理职能上,苏宁将原来的14个中心整合成营销、服务、财务和投资发展4大块;其次,在地区规划上,苏宁计划在全国设立8个地区总部,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区总部和以上海为中心的华东二区总部,其他地区总部正在陆续筹建中。
伴随着管理架构的调整,苏宁计划将总部职能由南京平移到上海。上海一直是永乐盘踞的大本营,苏宁的“迁都”计划显然有更深一层的含义。
第一财经:有传闻说你们可能要把大本营搬到上海去,有这个打算吗?
“这是总部概念的一个突破,也是我们内部管理的一个突破,我们过去的管理是全国各地的公司都是独立的,独立注册,独立法人。”
第一财经:也是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