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秦小猪-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且在其后附有评论道:征服一个国家,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策。同理,掠夺金银或可享受一时。获取他国未来实力人物的好感,却可以坐享一世好处。尤其这位亲善人士的实力还是大辽扶植起来,好坏尽系于己方之手。说白了。这位未来就是北辽利益在中原的代言人啊。
先前那些反对声,因着姬璋兴之所至的一礼,弱了下去,渐渐被其他声音压过替代。最终在几乎全民通过的情况下,四皇女拿到了直通几个大部族的商贸权。这结果好的出乎了大顺使团的预料,但是戏还没演完。谁也不敢松懈。主使袁幼亭、副使侍郎苏渔,在与四皇女的一次会谈中大吵起来,三人意见分作两派。姬璋一人对上正副二使。两边互不往来,几近决裂。
这种结果正中辽人下怀,一名王姓官员秘密携带大量物质的到来,更加坚定了辽国的决心。和谈的结果自此已经可以看见,正与四皇女预期一般。通商的部族略有增减。但是大局已定,互市即将深入北辽上下各处。
很快。女帝就拿到了这次和谈前后的详细呈报。不光是来自当事人,也有明地里暗地里的各种侧面报告。姬璋也就罢了,女帝对于自己的骨血向来有自信。她的皇女都是优秀的顶尖人才,允文允武。倒是那些个充军的泼皮们有些意思,居然从圣人大道里想出这么市井刁钻的法子。女帝眼看心愿达成,一时高兴。便大笔一挥,命膏药钱等人也不必等到换防,直接随同四皇女的和谈团返京。
消息到了北边,人人兴奋。连这等不起眼的都受此嘉奖,余下众人自然都少不了好处去。便如姬璋事先和膏药钱说过的那样,女帝无法为她们正名,奖赏也来得不明不白。这几个都是充作使节团的护从,才得以去往京城,拜谒女帝。
殿试的答卷在统一堪阅评测后,分作一二三来。录了名册,并试卷内容,一同呈给女帝批复。女帝大致翻下来,头三名已经心有定算。至于其他名次,其实才学相差不大。看到言辞上进、忠君爱国,卷面整洁、文笔端庄清丽的,也可以相应向上提一提。若是言辞激烈,虽是针砭时弊;其余各项再好,也要落了下层。理由无他,国家不需要热情洋溢的批评者,更需要稳健务实的实干家。
方明德虽然历练少了些,但一颗为国为民之心天地可鉴,对女帝言语间又透着无比尊崇。这样的人才不提拔,那科举制还有什么意义。至于她前面的几位,便是问题百出。虽然她们辞藻华丽,个个锦绣文章。可是这些人或堪破世情,或心存怨愤,字里行间透漏出玩世不恭态度和激烈情绪,都是不可取的。
如此,叫这初出茅庐、尚未在万丈红尘里浸染过,白纸一张般的方明德得了个天大便宜。居然一路凯歌,勇往直前,撞翻前面数位前辈,得了个好看的名头。
传胪当日,人人跌破眼镜。连方某人本人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会得个与当年小蔡大人相同的名次。师姐仔细听下来,在二榜一十二名听到自己的名字,已是心满意足。看方明德还在发愣,不禁嘿然暗笑,这个方明德前些时日都担心的病了,如今可好,一举做了探花娘。
方明德哪里还听得进后来众人说些什么,她不理解什么叫“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自然想不通为什么自己能有此殊荣。茫然随着众举子在保和殿里行礼叩拜谢恩。史书有载:时丹陛大乐奏《庆平之章》。诸进士行三跪九叩礼。而后由礼部堂官捧榜,云盘承榜、黄伞前导,出太和门、午门。一甲三人插花披红,由鼓乐仪仗拥簇出正阳门。跨马游街后,备伞盖仪送回会馆住所。其余二甲,三甲由东华,西华门出宫。
同来的诸举子中,当属方明德名次最好。回到寺里,许多人向她恭喜道贺。方明德却无平日睿智模样,也不晓得说些什么。师姐不去管她。笑嘻嘻地准备银子找人去各处投递报信。不光方家和二秦那里要招人去告知喜讯,还有方夫人在京中的旧时,方明德在书院的师长那里。也是要说一声才好。
礼部侍郎张端和刚刚知道,小同乡方明德居然被女帝擢拔超前好几位,一下子成了探花。她的心绪有些复杂,乡党乡党,同乡在朝为官天然就是一个党派。有个小老乡入得陛下法眼。日后十有**便要飞黄腾达。今后彼此互相提携,这也是一桩美事。可惜家门不幸,不肖的内侄年前来的书信,她还大略记得。说是祖宅无端遭了火患,镇上许多人家同一时间起屋,四下争夺工匠。内侄重金聘请了一位外来的匠人。后来才晓得这人是受别家相邀来的。
工程已然开始好久,那家人却还抓着不给放人,委实没意思。似乎那家人便是姓方。今年也有举子赴京,不知可便是这位方明德。幸好当时自己给内侄的说法言辞严厉,叫她不要仗自己的势欺负邻里。最后听说两家合用一个匠人做事,这事也算是勉强和解了,就算是得罪方家也没得罪很深。
若果真次方便是彼方。按说自己也算仁义,并未从中做什么。到了此时。她要是明白事理,就该与自己尽释前嫌,亲善一番才对。若是这丫头小肚鸡肠,自己其实也不惧她。一榜出来多少人,名次在前却混的不如后进者的事时有发生,端地看你会不会做人。念及于此,张端和也放下心思。回去后叫内人打点一份差不多的贺礼,叫人送去给方明德。与方夫人有旧的那些,都各自得了消息,亦有应酬来往。
消息到了镇上,方家满门俱是欢喜。樊大郎禀明尊长,要亲自回村和樊家二小说道此事。方章氏笑道:“去吧去吧,把那两个孩子一并接到家里来,大家好生乐乐。”老太爷和太夫人人逢喜事精神爽,也愿意和小辈胡闹。老爷子对樊大郎道:“我记得秦小猪还有个徒弟在镇上,你们若是高兴,把她也叫来耍玩。”一屋子人听了这话都笑起来,自从屋舍被毁重建以来的不顺心一扫而空。老夫人一语成谶,说方家复兴都在方明德身上。如今果然应验,自是得意非凡,叫住方夫人和她一道去给祖宗们上香祷告。
方夫人面上依旧风轻云淡,谦谦君子模样,其实心里也是欢喜的。与别个不同,欢喜之余,她还有些担心。明德这孩子年纪轻轻便一帆风顺,轻松得了个好结果,其实未尝便是件幸事。只是这档口对着一家子笑脸,她这话却是不好开口。便闭口不言,只随着众人高兴行事。
樊大郎坐着老刘婶的马车,由家中一个小小子陪着回到樊家。把这喜事说了,那两个都笑起来。锦儿憨憨傻傻说不出什么门道,只是打躬作揖给樊大郎道喜。樊二郎就比妹子顽皮许多,抱着哥哥道:“哥哥如今心愿得偿,终于做了状元夫郎。我等也要鸡犬升天,分些好处。”樊大郎笑道:“少不了你的,一会都和我回镇上。父亲说要请大伙吃酒,老太爷还让我把狗丫也叫上呢。”
樊二郎和锦儿听了这话,都哈哈大笑起来。平时看不出来,此刻方知晓原来方家的老太爷,才是最爱混闹的。樊二郎便打发锦儿去寻狗丫,留哥哥和老刘婶他们稍坐,自己去到隔壁给郭二叔说这件好消息去。因着郭二叔身子不便,近来多数时间都是和樊家两个搭伙过日子。他和锦儿要去方家吃酒席,要先跟郭二叔说一声才好。
樊大郎也知道其中缘由,便笑着叫他自去。樊二郎推开二婶家院门,郭二叔正倚在窗下绣花。樊二郎跑过去仔细一瞧,见是个小巧精致的虎头帽。拿到手里看了又看舍不得放手,这针线功夫着实漂亮,比自己和哥哥都好。郭二见他难得小孩子脾气,便笑道:“这个不好给你玩,我给你另作方帕子吧。日后等你有了孩儿,要多少,我便做给你多少。”
樊二郎被后头这句话羞红了脸,想起自己来的目的。打断郭二的话头,说了方明德中探花的消息。郭二听说这消息,也为樊家三人高兴,说道:“你们老樊家看人是极准的,一个两个都那么好。听说秦娘子在京城混得风生水起,如今樊家的媳妇方娘子也一举中第,得了进士探花。”又问樊二郎,将来是不是会全家搬到京城里去。樊二郎本想拿方明德的喜讯解自家的尴尬,不想被郭二一席话说得更加羞臊。
心道秦小猪如何与我等有何干系,她是说过要接自己和锦儿去京城。可是自己凭什么就非要听她的,大老远离乡背井去那繁华奢靡的地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那里再好,也不是自己的家。说到自己的家,他也早到了可以成亲的年纪,却还老大不小在家里住着,这是为了谁,他说不清楚,或许是羞于出口。可叹那个傻缺,竟似全然忘记这事一般。
樊二郎羞得不行,不肯与郭二再说,匆忙告辞回了自家小院。一摸面颊犹自烫手,他直接去了灶间,揽水拍打手脸。不经意间望了一眼水中,见水里有个青丝云鬓芙蓉面的倒影。樊二郎不禁有些怔怔出神,他突然有些怀疑自己,也怀疑秦小猪。自己不过是乡野间的无名野花,便有几分颜色,也断不敢与富贵牡丹争奇斗艳。那小猪这么许久没有消息,是忘了自己吗。
PS:
原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第一百七十二章 设宴(文)
不一会,锦儿满脸喜色独自回来,看来是得了狗丫爹的首肯。果然,就听她笑嘻嘻地对樊大等人道:“狗丫姐在镇上韩老板那里算账目呢,她爹叫我们到镇上直接叫她过去就成。”大家伙也都是高兴。樊大便叫樊二收拾下锁好门便即出发。
一行人到了镇上,从韩家米铺接了狗丫。铺子里只有两个伙计看门,韩家姊妹今日走亲戚去了。小伙计们听说了方明德的喜讯,也都跟着打躬作揖恭喜这些人。老刘婶很是受用她们说的恭维话,方明德虽说是方家小姐,但也是她看着长大的。老刘婶鞍前马后自小照顾这孩子许久,如今她中了探花,全家人说起来都是功臣,听别个几句好话也是应该。正好狗丫手里的账册也核对过七七八八,可以暂告一个段落。便和伙计交代好,跟着樊家几人一起走了。
不多时到得方家,樊二郎每次看到这个院落都要想起原先那个。只是话头却不好再提,方家人等了许久,筹措银两、又打了嘴皮官司才把这里重建起来,他们自己住着也还过得去。樊二郎若说这个不如以往的好,虽然本意是为者方家抱不平。但有樊大郎这层关系在,便是方家人不多想,这话叫别的人听去,难免会说道这是樊家人,嫁过来后嫌弃亲家败落了。
不过今日这处宅院,似乎又与平日不同,大约是因着住在其中的人们各个心情愉悦的缘故。方章氏正和老太爷说话,听说几个孩子到了,忙去迎接他们。老刘叔今个也没闲着,从住城隍庙时留下的习惯,如今全家大小爷们都爱吃他的手艺。老刘叔对此很是得意,但他老胳膊老腿渐渐力不从心。便从两个儿子里挑一个能干的,每日叫他跟着学做事。日后好继续他的本事。
至于他的另一个儿子小二子,也是个要有大出息的。这个小子腿脚麻溜,平日最爱跟着老爷少爷出门。方章氏就和老刘叔商议,将来叫他跟着樊大郎一道去京城,照料方明德小两口。老刘婶还去过郡府,老刘叔最远也就是去过席家村。闻听此言,还有些担心路途遥远,再见不易。到了屋里,老刘婶听说了这事和老刘叔的担心。便道,你可真是糊涂。老爷夫人是什么样的人品。小姐和樊少爷又是怎样的人,你还不清楚吗。把儿子送到京城,那是叫他和小姐他们享福去。高兴还来不及呢。
老刘叔一想可不如此,况且这孩子本身也是个闲不住的。若是为着自己一句话把他留下了,说不定他晓得内情后,还要说些埋怨的话。老刘叔想明白这些,解了心结。也感念方家待他一家几个不错。愈发每日尽心尽力。
老刘叔指导大儿子剁了饺馅,两人就开始一个擀面皮,一个包饺子。到小二子跑来给他俩说人都到齐时,已经攒了许多。老刘叔便俨然大将军帐下点兵一般,一面指挥把府里的丫头小子们,把各色菜色地往厅堂里送。一面招呼自家两个小子齐齐动手。滚水开锅下饺子。
饺子虽不起眼,但在寻常人家看来意义非凡。俗话说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一般都是大年三十晚上。才煮一锅饺子,喻意新旧年岁子夜更迭的“交子”。后来国家长期稳定发展,各家各户生活水平水涨船高。逢年过节有喜庆事,便也愿意不辞辛劳,为全家奉上一道饺子来。所以老刘叔格外看重这道吃食。教徒弟教到现在,旁的他都可以不管。只有这个是要亲自过问的。
方章氏把几个小的安排坐了,老太爷和老夫人今日凑趣,也跟着丫头小子们一处混坐。方明德的哥哥,方家大儿岑方氏的媳妇去年端午后不久,便阖家去了外乡给人作文书。也不知道现在得到消息没,他们不在家乡,躲过去年的大火。却也因为离家远了,一时家里有个变故也赶不回来。
方章氏看到老刘叔带着两个小小子端着饺子过来,笑道:“今日不同寻常,你也别忙了,带着他俩上桌吃饭。”再看厅堂里分了两桌,一桌全是男子一桌全是女子。在场全是亲如一家的,一堂吃喝中间没有加屏栏。老刘叔见老刘婶已经在那边一桌坐了,方章氏又给他在老太爷身边留了个位置。心里十分感动,便道厨下还有些收尾工作,大伙先吃不用等他。
方章氏叫小子们拉住他不给走,把人按着坐下了,才言道:“既然只是那些无关紧要的,便交给小辈人做去吧。他们都是懂事的,哪里用得着你处处拘着看着。”连老太爷也拿帕子掩了没牙的嘴笑道,此言极是。老刘叔才贴着老爷子坐下,也顽笑道:“既然如此,我便不客气坐了。老太爷爱吃什么只管说,我给你把盘子端过来。”老太爷的身子经过秦八角的诊治,调养了一个冬天大有起色。天气转暖后也爱出来走走见人,方明德的好消息传回来,他更是像一下子年轻了好些岁。
听到老刘叔拿他打趣,这老小孩便起哄子不愿意,非要罚老刘叔吃酒。一桌子大小男子被这情景逗得不行,老刘叔偷偷问过樊二郎,原来桌上备的是桂花米酒。便欣然应诺,叫只管大碗上来,豪气得不行。那边女子那座也是热闹,老夫人问锦儿学问做的如何。锦儿不敢欺瞒,便道自己鲁钝,学的甚慢。她每日五更起来便在屋里看书,看得一会才吃饭去学堂。日日如此,不敢懈怠。说来也怪,不知为何,一日下来,竟然是早间饭前那短短时光脑力最好。念书记得牢,思路也比其他时候敏捷顺畅。
众人都等老太爷说话,狗丫“扑哧”一声乐了。其余人都拿眼看过去,她也不怯场,笑嘻嘻道:“小猪师傅说过,人一吃饱喝足便只想瞌睡。饿一饿其实也有好处,原来是真的。”在座听到这种歪论都是笑,秦小猪的言论大家听听就好。至于其中有几分可信,便是见仁见智的事了。狗丫见锦儿一副若有所思模样。担心这丫头实诚,真个信了这话。日后三餐改作连顿,叫樊二郎知道原委,还不打断自己的腿。便赶紧补上一句,小猪师傅还道,若是吃的少了身体没得消耗,通身供血不足,人也会变傻。
老夫人听了这种妙论,抚掌道:“妙哉斯言。这位小秦娘子真个是位有见地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世上的精妙言论其实都是说一些可以无限接近。却永远无法达到的境界,最重要的便是把握分寸。大道殊途同归,可见学问一途是一通百通。”方夫人心说怎地老夫人也和孩子们这般说笑。若是小丫头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真个信了字面意思怎好,便笑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