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记(译注版)-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①微:卑微,指地位低贱。 庶人:平民。 ②及:赶上。 ③事:侍奉。 ④匪:没有,不。解:同“懈”,怠慢。 ⑤陶:制陶器。 ⑥什器:指家用器物。“什”,杂,多种。 ⑦就时:逐时,乘时,指乘时逐利,即经商做买卖。 ⑧兄弟:对待弟弟像当哥哥的样子。《考证》:“兄疑当作友。”孝 慈:孝敬父母。 “慈”,指双亲。 ⑨尝:通“常”。 

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①,使九男 与处以观其外②。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③,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④;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⑤;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⑥。一年而所居成聚⑦,二年成邑⑧,三年成都⑨。尧乃赐舜絺衣⑩,与琴,为筑仓廪(11),予牛羊。瞽叟尚欲杀之,使舜上涂廪(12),瞽嫂从下纵火焚廪。舜乃以两笠自扞而下(13),去,得不死。后瞽叟又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旁出(14)。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瞽叟、象喜,以舜为已死。象曰:“本谋者象。”象与其父母分,于是曰:“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乃止舜宫居(15),鼓其琴。舜往见之。象鄂不怿(16),曰:“我思舜正郁陶(17)!”舜曰:“然,尔其庶矣(18)!”舜复事瞽叟爱弟弥谨。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

①内:指在家中。 ②外:与“内”相对,指在外。 ③亲戚:指父母兄弟姊妹。 ④畔:田界。 ⑤居:住处,这里指捕鱼时便于站脚的地方。《韩非子·难一》记载此事作“河滨之渔者争坻(chí,迟,水中小洲),舜往渔焉,期(jī,基)年而让长。”(“期”,同“”,一周年) ⑥苦窳(gǔyǔ,古雨);粗劣。 ⑦聚:村落。 ⑧邑:小城镇。 ⑨都:大都市。 ⑩絺(chī,吃)衣:细葛布制成的衣服。 (11)仓廪:盛放粮食的仓库。 (12)涂:用泥涂抹。 (13)扞:保护。 (14)匿空:暗孔,暗道。旁出:从一侧通向外面。 (15)宫:房子。秦以前“宫”指一般房屋,与“室”同义。(16)鄂:通“愕”,吃惊。 (17)郁陶:悉闷不快的样子。 (18)庶:差不多。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①,世得其利,谓之“八恺②”。高辛氏有才子八人③,世谓之“八元”④。此十六族者⑤,世济其美⑥,不陨其名⑦。至于尧,尧未能举。舜举作八恺,使主后土⑧,以揆百事⑨,莫不时序⑩。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11)。
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12),好行凶慝(13),天下谓之浑沌(14)。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恶忠,崇饰恶言(15),天下谓之穷奇(16)。颛顼氏有不才子,不可教训,不知话言(17),天下谓之梼杌(18)。此三族世忧之。至于尧,尧未能去。缙云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19),天下谓之饕餮(20)。天下恶之,比之三凶(21)。舜宾于四门,乃流四凶族,迁于四裔(22),以御螭魅(23),于是四门辟,言毋凶人也(24)。

①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年》记载八人是:苍舒、隤(tuíaí,颓挨)、梼戭(yǎ,演)、大临、尨(máng,忙)降、庭坚、仲容、叔达,已无可考。杜预注:“此即垂、益、禹、皋陶之伦。” ②恺:和悦,和善。 ③高辛氏有才子八人:据《左传·文公十八 年》记载八人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杜预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罴之伦。” ④元:善,善良。 ⑤十六族:指上面十六个人的后代繁衍,形成十六个家族。 ⑥济:成就,保全。 ⑦陨:落,衰落。 ⑧后土,掌管土地的官。《左传》杜预注:“禹作司空,平水土,即主地之官。” ⑨揆:主持,掌管。 ⑩时序:按时安排妥当。“序”,有秩序。 (11)内平外成:意思是家庭和睦,邻里真诚。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引竹添光鸿笺云:“此以一家言,则内谓家,外谓乡党。”平,和睦。成,诚。又《正义》:“杜预注:‘内诸夏,外夷狄也。’案:契作五常之教,诸夏太平,夷狄向化也。” (12)掩义隐贼:意谓掩蔽仁义,包庇奸贼。一说,此句即包庇奸邪的意思。“掩”与“隐”同义。“义”古通“俄”,奸邪。 (13)慝(tè,特):邪恶。 (14)浑沌:顽冥不化、野蛮无知的样子。《集解》引贾逵曰:“不才子,其苗裔讙兜也。”又《神异经·西荒经》:“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两目不见,两耳而不闻,有腹而无脏,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抵触之,人有凶德而往依凭之,天使其然,名为浑沌。”《正义》据此以为驩兜性情似此怪兽,故号之浑沌。 (15)崇饰:粉饰。“崇”与“饰”同义。 (16)穷奇:怪僻,怪异。《集解》引服虔曰:“谓共工氏也。”又《正义》引《神异经》云:“西北有兽,其状似虎,有翼能飞,便剿食人,知人言语,闻人斗辄食直者,闻人忠信辄食其鼻,闻人恶逆不善辄杀兽往馈之,名曰穷奇。”据此以为共工性似,故号之。 (17)不知话言:意思是不分好坏话。 (18)梼杌:顽凶无比的样子。《集解》引贾逵曰:“梼杌,顽凶元畴匹之貌,谓鲧也。”又《正义》引《神异经》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大,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一名傲很(同“狠”),一名难训。”据此以为鲧性似,故号之。 (19)冒:贪。货贿:财货。 (20)饕餮(tāotiè,涛帖):贪婪的样子。《正义》曰:“谓三苗也。言贪饮食,冒货贿,故谓之饕餮。《神异经》云:‘西南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性很(同“狠”)恶,好息,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强者夺老弱者,畏群而击单,名饕餮。’言三苗性似,故号之。”又陈直《新证》云:“《吕氏春秋·先诏篇》云:‘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与本文适合,现出土商鼎,以饕餮纹为多,与《吕氏春秋》亦合。” (21)比之三凶:把他与上述三凶并列。“比”,并列。《左传》杜预注:“非帝子孙,故别以比三凶。” (22)四裔:四方边远的地方。“裔”,衣边,引申为边远之地。 (23)螭魅:传说中山林里的妖怪。《集解》引服虔曰:“螭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山林异气所生,以为人害。” (24)毋:同“无”。 

舜入于大麓①,烈风雷雨不迷,尧乃知舜之足授天下。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而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龙、倕、益、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未有分职②。于是舜乃至于文祖,谋于四岳,辟四门,明通四方耳目,命十二牧论帝德,行厚德,远佞人,则蛮夷率服。舜谓四岳曰:“有能奋庸美尧之事者③,使居官相事④?”皆曰:“伯禹为司空,可美帝功。”舜曰:“嗟,然,禹,汝平水土,维是勉哉。”禹拜稽首⑤,让于稷、契与皋陶。舜曰:“然,往矣。”舜曰:“弃,黎民始饥,汝后稷播时百谷⑥。”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驯⑦,汝为司徒,而敬敷五教⑧,在宽⑨。”舜曰:“皋陶,蛮夷猾夏⑩,寇贼奸轨(11),汝作士,五刑有服(12),五服三就(13);五流有度(14),五度三居(15):维明能信。”舜曰:“谁能驯予工(16)?”皆曰垂可。于是以垂为共工。舜曰:“谁能驯予上下草木鸟兽(17)?”皆曰益可。于是以益为朕虞(18)。益拜稽首,让于诸臣朱虎、熊罴。舜曰:“往矣,汝谐(19)。”遂以朱虎、熊罴为佐。舜曰:“嗟!四岳,有能典朕三礼(20)?”皆曰伯夷可。舜曰:“嗟!伯夷,以汝为秩宗,夙夜维敬(21),直哉维静絜(22)。”伯夷让夔、龙。舜曰:“然。以夔为典乐,教稚子(23),直而温,宽而栗(24),刚而毋虐(25),简而毋傲(26);诗言意,歌长言,声依永,律和声(27),八音能谐(28),毋相夺伦(29),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30),百兽率舞。”舜曰:“龙,朕畏忌谗说殄伪(31),振惊朕众,命汝为纳言,夙夜出入朕命(32),惟信(33)。”舜曰:“嗟!女二十有二人,敬哉,惟时相天事。”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34),远近众功咸兴(35)。分北三苗(36)。

①麓:山脚。 ②分职:名分、职务。 ③奋庸:奋发建功。庸,功业,功劳。 美:使……美,有发扬光大的意思。 ④相:辅佐。 ⑤稽首:叩头。 ⑥播时:播种。时通“莳”,种植。 ⑦五品:即五伦。 ⑧敬敷:仔细认真地施行。敷,布,施。 ⑨宽:宽厚。一说:宽即缓,意思是要慢慢地进行。 ⑩猾:侵扰。 (11)寇贼:抢劫杀 人。奸轨:内外作恶。奸,在内作恶;轨,通“宄”(guǐ,轨),在外作恶。 (12)服:《正义》引孔安国曰:“服,从也。言得轻重 之中正也。” (13)三就:分就三处施刑,大罪在原野,次罪在市朝,同族人犯罪送交甸师氏(掌田事职贡之官)施刑。 (14)五流有度:指流放而言,流放的远近要有规定。《正义》引孔安国曰:“五刑之流,各有所居也。” (15)五度三居:流放的远近分为三等。《集解》引马融曰:“君不忍刑,宥之以远,五等之差亦有三等之居:大罪投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国都)之外。” (16)工:指各种工匠。 (17)上下:指山原之上和低洼之地。 (18)朕虞:虞,是管理山泽的官名。 朕,为第一人称代词。《会注考证》引梁玉绳说:“书上所云朕虞,舜自言之也,此连文为官名,非。”认为“朕”字为后人从《汉书》误补。 (19)谐:合适。“汝谐”,你适合做此事。一说“谐”,和谐,配合得好,“汝谐”是说你们互相配合吧。 (20)三礼:指祭天、祭地、祭鬼三种礼仪。 (21)夙(sù,速)夜:早晚。 (22)直:正直。静絜:肃穆而清洁。 (23)稚子:指天子及公卿大夫的子弟。 (24)栗:通“慄”,战慄,这里指严厉,让人敬畏。 (25)虐:凶暴。 (26)简:简约,简捷。 (27)“诗言意”四句:说的是诗、歌和音乐的社会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诗是用来言志,即表达内心感情的;歌是咏唱诗的,即用延长音节来强化诗所表达的内容;歌要有音乐来配合,而乐声要以音律为准使之和谐。长言,指延长诗的音节。《尚书·尧典》作“永言”,“永”也是长的意思,也可讲作“咏”,《说文》“詠”(咏)字徐灏注笺:“詠之言永也,长声而歌之。”声,指乐声。律,音律。和声,使乐声和谐。 (28)八音:我国古代乐器的统称。指金(如钟、镈'bó,搏')、石(如磬、编钟)、土(如埙'xūn,薰'、缶'fǒu,否 ')、革(如鼓、鼗'tiáo,条')、丝(如琴、瑟)、木(如柷'chù,触',敔'yǔ,语')、匏(如笙、竽)、竹(如箫、管)等八类。 (29)夺:侵扰,干扰。伦:伦次,次序。 (30)拊(fǔ,抚):拍,轻击。 (31)畏忌:憎恶。 谗说:诬陷他人的言论。 殄(tiǎn,舔)伪:灭绝道德的 行为。伪,通“为”。《尚书·尧典》作“行”。 (32)出入:指传达命令,报告下情。 (33)信:真实不虚。 (34)绌:通“黜”,贬退。 陟(zhì,制):提升,提拔。 (35)众功:各种事情。 (36)分北(bèi,背):分离,分解。“北”,同“背”。 

此二十二人咸成厥功①:皋陶为大理,平②,民各伏得其实③;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④;益主虞,山泽辟⑤;弃主稷,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亲和;龙主宾客,远人至;十二牧行而九州莫敢辟违⑥;唯禹之功为大,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各以其职来贡⑦,不失厥宜⑧。方五千里。至于荒服⑨。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⑩。于时禹乃兴《九招》之乐(11),致异物(12),凤皇来翔(13)。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①厥(jué,决):其,他的,他们的。 ②平:指断狱公平。 ③伏:佩服,信服。 得其实:指断案符合实情。 ④致功:意思是做出成绩。 ⑤辟:开发,利用。 ⑥“十二牧”句:《正义》:“禹九州之民无敢辟违舜十二牧也。”“辟违”,违背,违抗。“辟”同“避”。“避”违”同义。 ⑦职:赋税,贡品。 ⑧不失厥宜:意思是没有不合规定的。《尚书·禹贡》记载禹“任土作贡”,意思是根据土地肥瘠情况,规定各地贡物。参看《夏本纪》。 ⑨荒服:古代五服之一,指离王畿二千五百里(一说四千五百里)的地方。 ⑩戴:拥戴,这里有称颂的意思。 (11)《九招(shào,绍)》:也写作“九韶”,古乐曲名。《吕氏春秋·古乐》有帝喾命咸黑作《九招》、舜命质修《九招》以及后来殷汤命伊尹修《九招》之说。此处说为禹所作。《索隐》: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乐曲终止一次叫一成),故曰《九招》。” (12)致异物:招来了祥瑞的珍奇之物。 (13)凤皇:即凤凰。 

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之践帝位,载天子旗,往朝父瞽叟,夔夔唯谨①,如子道。封弟象为诸侯②。舜子商均亦不肖,舜乃豫荐禹于天③。十七年而崩。三年丧毕,禹亦乃让舜子,如舜让尧子。诸侯归之,然后禹践天子位。尧子丹朱,舜子商均④,皆有疆土,以奉先祀⑤。服其服⑥,礼乐如之⑦。以客见天子,天子弗臣⑧,示不敢专也。

①夔夔(kuí,葵):和顺恭敬的样子。 ②“封弟”句:《正义》引《帝王纪》云:“舜弟象封于有鼻。” ③豫:通“预”,事先。 ④“尧子”二句:《正义》引《括地志》云:“定州唐县,尧后所封;宁州虞城县,舜后所封也。” ⑤奉先祀:继承祖先的祭祀。 ⑥服其服:穿他们自己家族的服饰。 ⑦礼乐如之:礼乐按自己家族的传统。古代王朝改易,要一并改变服色和礼乐,夏禹不要唐、虞两族的人改变礼乐服色,以示特殊尊重。 ⑧弗臣:不以为臣,不把他们当臣下看待。 

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①,以章明德②。故黄帝为有熊、帝颛顼为高阳,帝喾为高辛,帝尧为陶唐,帝舜为有虞。帝禹为夏后而别氏③,姓姒氏。契为商,姓子氏。弃为周,姓姬氏。

①同姓:同出一 姓 ,都是少典氏的后代。国号:指封为诸侯时各有不同的名号。 ②章:彰明。 明德:光明的德行。 ③别氏:另分出氏。上古“氏”与“姓”不同,姓为族号,氏本为姓的分支,由于各分支散居各地,子孙繁衍,各分支的“氏”就成了新的族号。战国以后姓氏合一,通称为姓。 

太史公曰①:学者多称五帝,尚矣②。然《尚书》独载尧以来③;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④,荐绅先生难言之⑤。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⑥,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于海⑦,南浮江、淮矣,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