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一样的将军夫郎-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鲋拔瘛C淮恚诙∈珂卵劾铮实刍构歉鲋拔瘛>拖袂笆赖淖芡骋谎?垦【俨⒂腥沃捌谙蓿霾缓没够崾艿阶谧宓牡馈U獠皇亲芡呈鞘裁矗
好不容易,皇帝不说了。看样子也不想说了。丁淑媛就喜滋滋的跟着在皇大人屁股后面准备去吃饭。一想到可以抱着夫君吃皇家宴,她就兴奋。可这种兴奋在进入宴会厅后就没了。因为满厅站着等吃饭的都是女人。有几个男人是穿着宫装的男侍。我的夫君在哪里?不是说他也进宫了?谁动的我的夫君?急忙拉着身边带路的仆役打问。仆役却告诉她男人都在皇后那儿用餐。这下子丁淑媛傻眼了。早知如此,就不来参加这个劳什子皇宴了。上元节有点类似于中国的中秋节,是个庆丰收祈团圆的节日。她满心以为可以和夫君一起过节,谁知道皇宴竟然分男女席。让人家夫妻分开过节,这个皇帝也不知咋想的?说好了是皇家宴,就要一家人一起吃。让她和一帮皇室老姨婆,还有与皇家结过亲的王公贵族一起吃,想着就没食欲。而且夫君第一次出席这种大场合,很可能不适应,说不定还吃不饱。丁淑媛开始想怎么早退,用不舒服做借口好了,正好把夫君也带走。
皇帝一直注意着身后的动静。听到身后那个兴奋的脚步声突然变得拖沓起来,就回头看了一眼。只见刚才还把自己气的半死的表妹一副被人打击的样子,垂头丧气的。这是怎么了?她回身拉了一下丁淑媛,丁淑媛恰好抬起头问了句:“我能不能带夫君回家?”
“为什么?”皇帝不明白刚才还催着要来吃饭的人怎么一会儿功夫就想回家了。
“夫妻都不能团圆,还吃什么团圆饭!我想回家。”丁淑媛说的怨念十足。
皇帝笑了,她没想到这个表妹如此孩子气。听人说她如何创业、如何能干,她一直以为这个表妹是个稳重有心计的人,可她现在分明看到了一个奶娃娃。再看看大厅,都是和皇家有亲缘的人,男女一起吃也不是不行。于是就下令将男人都叫过来,把男席也搬过来。
这边准备入席,男人那边也正准备入席。突然说皇上下令所有的男人都是过去主厅,他们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既然是皇命,也就没人说什么,簇拥着来到主厅。到了大厅门口,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厅里都是女人,要他们来做什么?正想着,就看到一个女人直冲他们而来,还没来得及反应,那个女人就冲进了男人堆,从中间抓了个男人拉着往里走。这个女人当然就是丁淑媛,被她拉住的男人就是她的夫君刘宝。这个皇家宴有点像前世里小学生的学校餐,皇帝坐在上面,下面的人每人面前一个小台子。皇帝坐椅子,其余的人全部坐绣墩。丁淑媛在众目睽睽之下拉着个男人走到了自己的座位,就准备拉着男人入座开吃。看到众人都吃惊的瞪着她们夫妻看,丁淑媛还笑着解嘲说:“你们看,我家男人个子高也有好处。那么多人,我一眼就看到他了。”这下子,反而是那些觉得吃惊的人不好意思了。俗话说,见怪不怪,其怪自败。丁淑媛就是用这种大大方方的行为,让那些觉得她言行出格的人认同她的作态。她出去的时候,她的手下刚开始也会吃惊,到后来关心所有人都习惯了。还有些人跟着学,回家对着自家夫君也开始嘘寒问暖。可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比吃惊的女人们,男人们则是行动一致的望向了自家妻主。他们也想让自家妻主拉着入座。女人们也看出了男人的意思。可在座的人中,很有几位老古板。关起门来给男人倒洗脚水的事都会做;一旦开了门,就一定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大女人作态。就这样,男人女人就僵在了那儿。好在皇上识趣,她站起来望向皇后,叫着他的闺名唤他过去。接下来,其它人跟着学,纷纷招唤自家夫君。不一会,门口的男人就被全部认领完了。接下来,让人加了凳子,宴会就开始了。
丁淑媛又一次成为了众人的焦点。本来和皇上一起过来宴会厅就已经够招人猜测的了。而且在她和皇上说了句话后,皇上就让人把男人们带过来。这让大家想起了这一年来所流传的关于“平王女和她夫君那些不得不说的事”。本以为流言是夸大其词。现在看来好像是真的。所有的女人都在偷看这个女人接下来会有什么惊人之举。而男人们也在偷看,带着羡慕的看着人家妻夫恩爱。他们都在想,这么好的女人怎么就没让我碰上呢?心地善良的人想那个叫刘宝的男人真是幸运。心地差一点的想凭什么那个男将军那么好命?如果我当年能遇到这么个女人,一定能够更得宠。心地不善的人则是想怎么把自家儿子嫁给平王嫡女。凭自家儿子的身份姿色,那个叫刘什么宝的丑男人迟早会被冷落。


   



第59章 疑神
58、疑神
皇家宴的菜一道道的上,歌舞也开始在厅中间上演。大厅上觥筹交错,一片歌舞升平。有资格来赴宴的人不是王公就是重臣。她们没几个人是来吃饭的。这种场合一般叫应酬。应酬的含意就是集体演戏。可丁淑媛是的的确确来吃饭的,这儿没有人与她有利益瓜葛,也没有人要和她做生意。所以她不想演戏,她就是带着夫君来见识皇家宴兼顾吃饭的。所以她不像其它人那么在意风度姿态。只要没有吧嗒嘴、没有食物屑乱喷,她觉得自己的就餐礼仪无懈可击。她看着一道道菜上来,所有的菜都先尝一筷子,然后觉得好的就挟给夫君。螃蟹上来后,她就让一边的人准备姜茶。然后开始给夫君拆蟹黄。夫君以前很少接触这类东西,不太会弄。旁人都是等一边的侍儿弄好后再品尝,可丁淑媛觉得吃螃蟹要自己动手才够滋味。连汁水流到了衣袖上都不管。一顿饭吃完,大多数人吃的姿态高雅。只有丁淑媛不够高雅,却吃的酣畅淋漓。
等吃完后,丁淑媛看夫君好像螃蟹没吃够,不过这东西寒凉,一次不能吃太多。丁淑媛就想起了皇上的赏赐。拉过皇宫中的主管潭公公,塞了张纸给他。纸上记录的是她要的菜名和水果一类。为了不给人带来太多麻烦,丁淑媛还好心的说了句:“东西不用多,也不用天天拿来。隔三岔五的,等厨房里有做的时候顺便弄点过来就行。没有也就算了”这位潭公公得到过皇上的吩咐,也知道这是皇上的赏赐,自己照办就行。所以就把单子塞进了怀里。收拾完宴会后的工作,潭公公就想早点回去睡觉。但这时有人来传,说是皇帝找他。这么晚了,皇帝还在御书房。他进去的时候,皇帝神色严肃正在等他。
一个晚上,皇帝都在默默的观察丁淑媛。她觉得这个人与她以前接触过的人都不同,她看不透这个女人。如果让丁淑媛知道这位皇帝的心思,她会说亲爱的皇表姐,您老人家把简单的问题想复杂了。丁淑媛并不是一个喜欢复杂的人。她在家人面前向来不掩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她在皇帝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真实的她。可是一般能和皇帝打交道的人,没几个是简单的。尤其是那些王公大臣,她们习惯把一件简单的事引经据典、用复杂的方式来表达。把问题复杂化是她们的本事。如果不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就不能显示她们的能力。为了显示她们是多么能干,她们的拿手好戏就是让简单的问题复杂,让复杂的问题变得没人能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拿捏皇帝,才能唬弄百姓,才能将水搅混,才能从中摸鱼。所以皇帝遇到了简单的丁淑媛,反而觉得很复杂,看不明白。整个晚宴,皇帝盯着人看,却只看到人家妻夫恩爱。看到表妹甩开腮帮子猛吃。还看到这个让她摸不透的女人吃的连蟹壳渣渣都掉到了衣服上。一晚的观察,皇帝大人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看到最后,她都觉得无聊了。她想:或许自己疑神疑鬼的行为本身就很无聊。
晚宴结束时,皇帝正无聊的想着表妹的衣服。那件华丽的外衣上面有早上蹭上的葡萄汁,有下午滴落的桃子汁,还有螃蟹壳的味道,菜汤的味道。刚才表妹好像还用衣袖擦了一下嘴,可能还有口水的味道。接着她想,这个表妹可真不像是皇家的人。她的姿态随意,虽不会失礼,但也没皇家风范。怪不得她的母亲会叨咕她。她这个样子,还真是不适应当官。让她这么往朝堂上一站,不知有多少严谨的老古板要气得昏倒。然后她看到表妹问仆从拿了纸笔,匆忙的写了点什么。转身交给了潭公公。接着,表妹就扶着夫君告辞走了。皇帝也想去休息了。看人家妻夫恩爱了一个晚上,她有点被刺激到了。所以她就想去找皇后过一个温馨之夜。至少这位皇后夫君不是因利益而不得不娶进来的。她去找皇后也不是为了什么雨露均沾。慢慢穿过花园时,她脑中突然闪过表妹离开前的动作。这个很可疑。外人给内宫的公公传纸条,还是她比较贴身的侍候公公。这意味着什么?内外勾结、欺君妄上、意图谋反、大不敬!一连串的词划过脑海。她立即转身走向御书房,同时让人传谭公公即刻来见。在书房,皇帝开始想如果真有谋反的迹象该怎么应对。这就是谭公公来时看到皇帝大人神色严肃的原因。
见到谭公公进来,皇帝连对方行礼的功夫都等不及,就问起了纸条的事。逼着谭公公将纸条拿出来。谭公公吓坏了,还以为出了什么要掉脑袋的大事,哆嗦着从怀中取出的纸条交给皇上。皇帝接过一看,只见纸上歪歪扭扭的写着“燕窝鸡丝汤、海参烩猪筋、鲜蛏萝卜丝羹、鲍鱼烩珍珠菜、鱼肚煨火腿、蒸驼峰、鸭舌羹、鹅肫掌羹、油炸羊肉、挂炉走油鹅、清蒸大蟹、葡萄、桃、水梨、贡白菊……”纸条上的内容太出乎皇大人的预料,弄的皇大人不知说什么好。过了一会,她才结结巴巴的问:“这…这个…这是什么?”
潭公公胆战心惊的回答:“菜单”
“我知道是菜单,可平王女为什么给你一份菜单?”
谭公公解释说“王女说上面的菜王府做的麻烦,让我们这儿的御厨房做时顺带给她捎一份。” 小心的打量了一直皇帝的神色,谭公公为自己开脱道:“陛下口谕,用这些个东西给平王女殿下当赏赐。下奴不敢擅自做主,这些东西还没送呢。”
这下子,皇帝大人想起来了。下午在去赴宴前,表妹拉着自己要她吩咐一声赏赐的事。她当时正气的头晕,就随口对着谭公公说了一下。然后她就把这事给忘了。现在看来,这个赏赐表妹还真记在心上了。一天还没过,这要东西的单子都来了。不过正经来说,还从没有皇室拿着菜啊果啊的给臣子打赏。这事情要传出去,不知外面人会怎么说呢。而且自己满心以为抓住了表妹想祸乱朝刚的证据,可这满纸的菜名正讽刺着她。皇帝没力气了。这一天,自己被这个表妹弄的忽惊怱喜,现在她只想找个怀抱去寻求安慰。母亲也是,当了太上皇后就搬出的皇宫,还把父亲也一起带走了。害得自己现在想找个人寻求安慰都困难。不过好在皇后夫君还在。自己要去皇后那儿抒抒郁气。
挥着手让谭公公退下,并且把那张气人的菜单也一起拿走。可偏偏谭公公不识相,还问了一句:“皇上,这单子上的东西…?” 皇大人这时只想赶紧去找夫君,丢了句“你自己看着办。”就走了。谭公公自己看着办。他能怎么办?还不是得听平王女的意见。这直接导致了以后好几十年,丁淑媛都把御厨房当成了自家厨房的行为。丁淑媛对此的解释是“吃大户,不吃白不吃。”


   



第60章 姐妹
59、姐妹
皇家宴回来后,丁淑媛开始把注意力转到了王府。带着夫君渡蜜月的这一年多,她将王府和皇城的一些事托给了大姐照顾。在那次“平王府过年起纷争少王女一怒为青颜”的事件后没多久,这个大姐就主动提起要把铺子还给妹夫的事。这是一种主动示好的行为。丁淑媛接受了,不过她用一间更大的铺子房契来换。大姐推辞了半天,丁淑媛听出来大姐是想让自己帮着弄个生意来做。大姐为人中庸,拿着房契也只能收收房租。其收益的确不及做生意来的多。于是丁淑媛就和大姐合伙做起了生意。大姐用铺子做入股,有了利润大家分,没有利润大姐就拿房租钱。生意失败了大姐手上还有铺子。这样一来,大姐一家就算是旱涝保收了,只是收多收少的问题。在这之后,平王府的李大姐就和丁淑媛成了莫逆之交。在丁淑媛计划出远门之前,她就将皇城的事一并托付给了大姐。反正具体事已经交待了手下的人。大姐只要负责看着就行。以丁淑媛看人的眼光评估,这个大姐做市场开拓肯定不行。但做后勤总务一类的事务还是可以的。
至于平王府的二小姐,她这一年多盼着妹妹回来的心情比当朝皇帝还急切。原因也是为了还嫁妆。当初知道大姐还了妹夫的嫁妆,她就有点拿不定主意。王府摆明了以后是三妹当家。自己扣着人家夫郎的嫁妆,以后如果自己一家有个什么大灾小难的,就很难得到王府的帮助了。所以她也想到了要还嫁妆。可是去看了一下那块田地,她又有点舍不得了。田地里绿油油的禾苗,就等于黄灿灿的稻谷。而黄灿灿的稻谷如同黄灿灿的金子。犹豫不定之下,她去找大姐商量。大姐就把自己还嫁妆后的事说了。最后大姐总结说:“妹妹不会白要你的地。这块地你还是早早还了。然后让妹妹给你弄个营生,比守着那几亩地收益还多点。这个三妹子是不会亏了自家人的。”这么一说,二小姐就下定决心要还嫁妆了。可千不该万不该的是她在还嫁妆前又去看了下那片地。地里的稻子正在拔节开花。看着绿油油的稻子,她又舍不得了。不要误会,二小姐不是舍不得那块地,而是舍不得地里的庄稼。这些庄稼再有个把月就可以收获了。于是二小姐就想等这茬庄稼收获后就还了那块地。反正妹妹也不会在乎地里了那点收成。等收获后一定还!可等到收获后,妹妹早带着她的宝贝夫君出门了。接下来,二小姐就开始等妹妹回来。左等右等,等的年都过了,妹妹还是没回来。这时,二小姐后悔了,就为了贪那么一茬庄稼,弄的嫁妆现在还在她手里。如果三妹以为她贪着嫁妆不还,对她有了误会,那可就不好办了。这个时候,那块地就如同一个烫手的山芋,二小姐恨不得赶快丢出去拉倒。好不容易等三妹两口子回来了,她赶紧的就把地契送了过去。可没几天,妹妹带着地契来找她了。
二小姐一听妹妹说是来还地契的,就觉得两眼发黑。急忙着跟妹妹解释没有及时还嫁妆的前因后果。最后还带一通自我批评。倒是丁淑媛没想到这么点事,能弄得二姐如此揪心。丁淑媛不收嫁妆是有原因的。现在她所处的环境是个封建王朝。拥有百万家产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件很牛的事,但在大瑞朝充其量不过是块耀眼的肥肉。封建王朝与民主社会最大的区别就是人治与法治的区别。封建王朝是人治。当权者一声令下,你的家产和性命就可能全部丢掉。你与当权者去讨论她的作法是否合乎法理是没有用的。有钱没势力等于幼童揣着巨金行于市,只有招人抢的份。所以丁淑媛在钱多了之后就开始想着怎么花钱发展势力。她开始结交朋友,这些朋友中有高官贵族,也有贩妇走卒。在与这些人交往的过程中,她让人慢慢的收集一些用得着的情报。比如某商人的癖好,某地方大佬的家庭关系,某地方官见不得人的隐私等等。这些东西收集的多了,丁淑媛就想要找个人来把这种收集情报的暗势力管起来。在关键时刻,这些信息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