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窑窕淑女-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一脸的热乎劲,一口一个“哥哥嫂子”叫得亲。
范氏见她今儿这般亲近,心里有些发毛,这老二媳妇准是有事求她。果真,范氏屁股还没坐热,刘氏要拉着她到天井边上说话,走廊上有穿堂风,凉快。
刘氏看了看天井正中的太阳,有意无意寻了话头,“现今快九月了,这天怎么还这么热。”
范氏也附和着,今年大涝大旱的,年景不好,希望来年风调雨顺,地里的庄稼能多收些粮食。
“嫂子,你那北边的荒地是种对了,上半年隔山差五地下雨,不用挑水浇地,收了包谷这天就旱了。”
范氏见刘氏又要拿种荒地的事说事,不想理她,这北边的荒地不是那么好种的,和两个闺女拔草上肥的,累了两个月,才得了一点粮食。
刘氏一开头就给了个下马威,见范氏没有搭腔,立马喜笑颜开,“嫂子,我也就随口那么说说,不过这天真够热的。”说完,顿了顿,一双三角眼在天井里翻了一番,见四处没人才小声说,“那凉粉是怎么做得?这天热得人吃不下饭,就想吃两口凉粉。”
范氏见她是想讨凉粉方子,立马黑了脸,“家里和镇上掌柜签了契约,这方子不能说出去,说出去这掌柜的生意也做不成了,说不定你大哥还得吃上官司,你要是想吃凉粉,我做了给你送来就是。”说完,转身就走,留下刘氏在后面干跺脚。
到了八月十六,打好的花样和做好的礼盒拿回来了。
那银匠的做工不错,打出的花样栩栩如生,边角处处理得级好,光滑不刺手。范氏拿出五色丝线,和两个闺女在桌上穿银锞子,用丝线编了如意结,穿上银锞子,下面用五色丝线打成络子,戴在腰上或者挂在房里都好看。
萧玉翠拿出做好的四个荷包,范氏亲自把银锞子装进去系好。打算送给远哥儿的竹节用的银子多,份量比其他四个重些,分开来用锦囊装了。
萧玉珠从花瓶中挑了两个颜色上乘的,烧得老成的出来,这花瓶肚大圆润,颈长,上面敛口,极富流线型,长长的脖颈,极像一只天鹅,引吭高歌。瓶身上流光溢彩,像燃烧的火焰般绚烂。
在礼盒中铺上一层棉花,用黄色绸布垫了,把花瓶放进去,旁边用绸布包了棉花塞满空隙,这样一装饰,原来放在角落里毫不起眼的陶看起来既贵重又雅致不俗,用红布条绑住盒子,打了结,盒面上贴了张红纸,写了个大大的寿字,满是喜庆。
贺礼是归置妥当了,可花了好些个钱,小出血了一把,萧玉珠心里着实有些舍不得,光是打的几个银锞子就花了三两银子,送的一对花瓶,拿出去卖能也换二三两银子,找木匠师傅做的礼盒花了些木料和手工费,不到一百个钱,这样一算下来,还是让她心疼了一番。
这贺礼看上去体面,范氏和萧景土感到很满意,也算是放下一桩心事。
第八十九章 赴宴
八月二十,万里无云,秋高气爽,和煦的阳光当头照着,真是个好天气。
吃过早饭,范氏换上了走亲戚才穿的衣裳,上身一件青色外衫,下面一条宝蓝色裙儿,外罩一条湖蓝色腰裙,头上挽了发髻,插了根花样简单的银簪子,收拾得干净利索。让两个闺女赶紧拾掇拾掇,再不走怕是晚了。
一边给萧玉涵换了新做的青色棉衫,把头顶的三撮毛梳好,贴在头顶。
萧玉涵撅着嘴巴,嫌这头发不好看,嚷道,“我要梳木头哥哥那样的头发!”
萧玉珠看着萧玉涵头上的三撮毛,笑道,“你这小土帽!”又笑着对范氏说,“玉涵去了学里,性子没那么皮了,有些书生气了,也知道留着这三撮毛不好看了。”
范氏替他穿好衣裳,“咱把头发留起来,就能梳远哥儿那样的发式了。”
辰时刚过,老袁赶了马车过来接人。
范氏心里牵挂着家里的牲口,猪牛中午得喂,还有百来只鸡放养着,心里也不放心,要留人看家。
老袁不让,来之前赵掌柜嘱咐了,让全家人都去。
范氏只好去老宅那托了杨氏,帮忙看家。
萧玉涵头一回见这高头大马,觉得新鲜,在一旁围着马转了个圈,伸手摸了摸马的脖子,吓得手很快又缩了回来。
“快来看大马喽……”村里附近的小孩子结伴过来看大马,在一旁指指点点,引得萧玉涵小小地自豪了一把。
萧景土往牛车上搬东西,大袋小袋的大米绿豆包谷高粱和两个礼盒,占了半个牛车,老袁在一旁责怪太过客气,一边让三个小的上了马车后面的轿子。
这么豪华的轿子还是第一回坐。轿帘是黄色流苏绣花锦缎,红木色车体,窗上刻着精致的福字窗格,里面是两排长凳,外边是用棉布包着的软坎子,坐上去软软的,舒服极了。
萧玉珠坐在靠窗的位置,掀开了帘子正要朝外看。萧玉涵趴了个脑袋过来。笑嘻嘻地也要瞧,他鲜少去城里,显得很是兴奋,在车厢里面挪来动去,引得老袁不住的回头看,不敢把车赶快了。
从千山雪旁边的一条小巷子穿过。走了一小会,老袁喝住了马,说。“到了!”
从马车上下来,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红色,放过了的炮仗开了花。宛如落英铺了一地。放眼望去是一栋宅子,门上面写着“赵宅”两个字,在初升的太阳下显得有些咄咄逼人。四周一片嘈杂,各种恭喜声贺喜声,脚步声。来往的马车声……
范氏愣住了脚,这场面远比她想象中的要气派,看了看牌匾上的两个大字,那字她虽是不认得,但这气势一表无疑,心里很是不适应,偷偷地朝萧景土投去一个眼色。
萧景土和她交换了眼神,没啃声,拿了牛车上的几个布袋子,让萧玉翠和萧玉珠一人抱个礼盒,径直朝门口走去。
范氏牵着萧玉涵走在后头,低声嘱咐他见了人要行礼,不要乱说话不要乱跑,要懂得礼数。
还没走到门口,赵掌柜已经过来迎了。
“哥哥嫂子,我们等了好久了就等你们了。”一把女声,上下透着亲热劲,不用说那人肯定是赵太太,“哥哥嫂子尽和我们客套,来就来,还带这么多礼,这大车小车的拉来,好几里路呢,一路车马劳顿的。”赵太太面上虽是口里含笑,一脸的热乎劲,却丝毫也掩饰不了骨子里透出来的精明,说完往几个人的手里撇了一眼,嘴上没有说什么,眼神里飞快地闪过一丝不屑。
“也就是田地里收的东西,一些绿豆高粱什么,还有两个花瓶,看着显多值不当几个钱。”萧景土又朝赵掌柜说了两句恭喜的客套话。
赵掌柜又说,景土大哥老是和他生分,两人寒暄一番。
赵太太谢过,朝旁边一个家丁使了个眼色,几个家丁过来搬东西,准备拿进屋去。
范氏见一个家丁一手拎着布袋子,一手随意地抱着礼盒,完全不当回事儿,那里面装的可是两个上好的花瓶,范氏心一急,身子扑上来,“当心!盒子里边装着的是两个花瓶,容易磕着碰着碎了。”一边朝赵太太笑着说,“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是自家陶窑里烧的,颜色烧得正好,大红色看着喜庆,拿去做摆设或者插瓶用都可以,还望能合赵掌柜赵太太的心意。”
赵太太托着范氏的手,看着礼盒挑了挑眉,“还有劳嫂子这么老远的带来,花瓶家里也有好些个虽是不缺,哥哥嫂子们送的总是好的,心意我们先收下了。”一番话说的是圆滑,可话里有话让人听了不舒服。
范氏让三个小的过来行礼,赵太太让婆子带着人进去。
过了前庭,穿过一条长长的迂回走廊,旁边假山顽石,种着些树木花草,也都是些南方常见的花儿,菊花居多,盆里种的菊花,萧玉珠看着觉得还不如田埂上的野菊花好看。中间几株桂花树正开着淡黄色的小花,一阵阵浓郁的桂花香扑鼻而来。
老袁跟了上来在前边带路,带着萧景土去了前厅,让婆子带着几个女眷去旁边的偏厅。
厅中一阵阵女声传来,接着是一阵笑声,像是早到的人在说笑,很是热闹。
婆子领着人在偏厅靠边的走廊位置上坐下,很快有人上了茶水糕点过来。
小六子来了,说是奉少爷的命令来看看人安顿好了没有,端了盘糕点过来,“婶子,你尝尝这个马蹄酥,又香又脆,是少爷特地让我送来的。这马蹄酥咱们石雨县还没有,这还是外来的,老爷特地托人带的,就那么四五盘。”
范氏笑着接过盘,“先搁着,婶子等会就尝尝。”面上满是拘谨,很不自在。
很快旁边的在座的人纷纷往这边看。萧玉珠身子倚着走廊的栏杆,看着廊外的一片翠竹,感觉到一阵火辣辣的目光正朝这边看过来,有人偷偷地用扇子掩了嘴笑。
“一看就是乡下来的,没见过什么世面,瞧那一身半旧的衣裳,也不晓得洗过多少次水了,还穿出来见人。看那头上戴着的银簪子也是很多年前的老样式。眼下谁还戴这么老土的。”
一位长相颇有些妩媚的妇人。手里的团扇一摇一摇,满头的珠翠随着手的摇摆晃动,闪着金光刺眼,“那簪子虽是没有一两重,说不定是传家宝呢!”一番话引得离得远的旁座的人小声窃笑。
几个妇人头抵头窃窃私语,“这赵掌柜今年才从北方迁过来的。哪来的穷亲戚?不是说南方没有亲属,只有些经商的朋友。”
这番话声音很小,还是传了过来。范氏听了,一双眼睛不知道该看向何处,闪烁着飘忽不定。低头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虽不是新的,也是才穿过几回,平时她都舍不得穿压在箱底,虽不是大红大紫。穿出来也不丢人!
萧玉珠回过脸来,对上对方如炬的目光,那群妇人穿着富态,穿得姹紫嫣红,比庭院里开的菊花还热闹,脸上虽是涂脂抹粉,却显得一个个如形似走肉一般面无血色,心里不屑,撇了一眼,很快回过头来,握着范氏的手。
一个年长一点的妇人盯着萧玉珠看,见她目光淡然镇定,没有农家女的小家子气,反倒显得大方,要不是身上穿着半旧的青色衣裳,这副举止还以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再一看自家旁边坐着的两个姑娘,一个个低着头,只顾着盯着脚尖看,看都不敢看人一眼。
小六子心里颇有些不平,在范氏耳边小声介绍道,“那位年长的是周夫人,是个官家夫人,她相公在县衙门当差,听人说还是正九品,旁边坐着的是她家两位小姐。”又指了指旁边拿团扇的年轻点的妇人,“那位是吴太太,家里是做土产生意的,和老爷有些生意来往,平日里得了些土特产,野鸡野菜山参什么的,会先给赵老爷看货,打过多次交道。”
小六子正说话间,赵太太带着四个闺女过来,“哎呦,实在不好意思,过意不去,我来迟了,今儿事情多,给耽搁了,本想早些过来和各位嫂子弟妹们唠唠。”
小六子见赵太太来了,住了口,带着萧玉涵到外面的园子里和几个小子玩去了。
“不要紧不要紧……”前座的妇人们纷纷答话。
赵太太一一指着在座的人介绍,要四个闺女过来行礼,很快走到范氏这边来了。
范氏站起身来,拿出早准备好的荷包和锦囊,递给赵太太,“这是给四个丫头和远哥儿的,荷包我家大丫头绣的,针脚粗陋了些,一些小心意,赵太太还望别嫌弃。”
还没等赵太太答话,一个丫头抢着拿了一个荷包,仔细看了看上面绣的荷花,“姐姐绣得真好看,比我绣得好多了。”说完打开荷包,见里面有一块银锞子,要拿出来看。
“香儿,不许无礼!还不快谢过婶子!”赵太太喝住了她。
香儿笑嘻嘻地谢过范氏,却丝毫不听赵太太的,拿出银锞子出来看,见是五色丝线打成的络子,那如意结也是她喜欢的,拿出来就要挂在腰间。
赵太太见了那银锞子,虽是用的银子不多,但打的花样子好看,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只是香儿当众拆开了,有失礼数,脸色讪讪的,“这香儿打打闹闹得不成样子,太不像话了,见了生人也是如此,没有一点女孩子家的样子。”
范氏接过她的话道,“咱们乡下人不讲究这些,我家玉珠性子也是如此,性子野些倒显得活泼伶俐。”
第九十章 掌上明珠
“哪像我家的这两个姑娘,愣头愣脑的像个闷葫芦,见了人说不出一句话来。”周夫人接着说道。
旁边坐着的两个姑娘,大的也就十一二岁,小的年龄和萧玉珠差不多,原本低着头看着脚上的绣花鞋,听到她娘突然提到自己,惊愕地抬起头来,见大家正看着她们,很快害羞地低下头去,两人用胳膊肘相互推来推去,你推我我推你。
“姑娘家安安静静地才好,才有大家闺秀的样子。”赵太太笑道。
吴太太悠然地摇着扇子,“所言极是,打打闹闹得像什么样子,不成规矩,一点教养都没有,乡下野丫头怎么能和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相比?”
吴太太一身红衫蓝裙,满头珠翠,打扮得极为富贵,容貌倒还俏丽,只是一副尖嘴相,尖尖的下巴,显得亲和力不足,精明有余。一番话说的话里有话,范氏听了心里闷气,当下就沉了脸。
赵太太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乡下野丫头也罢,千金小姐也罢,都是当娘的贴心小棉袄。”
吴太太家的姑娘六七岁了,还窝在旁边一个奶娘模样的婆子身上,偎依在奶娘怀里,一双眼睛怯生生不敢看人,从小就是骄纵惯了。
吴太太见冷了场,又想刁难范氏,让她下不了台,故意拿周夫人的两个姑娘开问,平日里读过什么书?可会琴棋书画?女红做得怎么样?
两个姑娘低着头没啃声,仍是推来推去,好半响,大点的姑娘才出声,细声细气地说道,“平日里会绣些简单的花样,琴棋书画倒是家里请了先生来教。学了一阵子,书的话,只读过《三字经》和《女戒》。”
吴太太大笑起来,“会读书会认字会绣花,这才是大家闺秀的样子。”又转过头来问范氏,“不知乡下丫头比周家两位姑娘如何?”
范氏脸上挂不住,见吴太太存心是要让她出丑,拿她开涮。
见范氏没出声。以为她是认输了。吴太太领头掩着团扇先笑了起来,周夫人也觉得脸上有光,夸自家姑娘绣工了得,绣什么像什么,活灵活现的能从画里走出来一般,指着大姑娘脚上穿的绣花鞋为证。
大点的姑娘见大家的目光齐刷刷地往她的脚看。忙把小脚收回来,用裙角遮住了绣花鞋。
萧玉珠撇了一眼两个姑娘的小脚,心里暗自发笑。那可真是三寸金莲啊,望着吴太太和周夫人道,“我和姐姐是乡下丫头。比不得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又会绣花又会琴棋书画,才貌双全。”见两位妇人正洋洋自喜,话锋一转,接着说道。“姐姐会绣些花样子,绣花帕子,枕头,鞋面衣裳还是能绣得来,我嘛,读过几本闲书罢了,不像两位姐姐,有金莲护身,又是掌上明珠啊。”
吴太太正在兴头上没太认真听,笑呵呵地,得意极了,周夫人斜睨了她一眼,怪她是个会兴风作浪多事的,怎么不拿吴家的闺女说事,自家的两个闺女却做了冤大头。
在座的其他人暗自偷笑,这乡下丫头会识字的本来就是稀奇,能临危不惧,镇定自如地说出这一番话来,也是少见。
赵太太原本只是在一旁看热闹,见两个重要人物在一旁拉下脸子,她面上也不好过,这时,赵弘远从走廊上过来。
赵太太忙拉了赵弘远过来见礼,让陪陪两位婶子和姐姐妹妹们。
“这位就是远哥儿吧。”周夫人立马喜笑颜开,打量着赵弘远,一双眼睛把人从头看到脚,越看心里越喜欢。
“还不快见过周婶子还有两位姐姐。”赵太太拉着木讷的赵弘远行礼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