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随身携带两亩地-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抹嘴,还有道菜。

把蒜苗洗净切段,再打三个鸡蛋。大火两分钟,纯绿色出锅。蒜苗没有太多蒜的辣味,只有爽脆的口感,再配上金黄的香郁鸡蛋……嗯,味道相当不错,卫远满意的点头……

晚餐就是这样的一菜一汤,简单而又有滋有味,犹如卫远的生活。

正文 第三十七章 人参

章教授带的研究生,林晓琴,本身就是离这不算太远的方家沟村人,熟悉了解当地情况,所以章教授才能在重重障碍下找到这里。

帮着导师找到正地方之后,当晚林晓琴就回自家了。

章教授自己留在了村里,临时住到村长家。他在村里待了两三天,受到了相当热烈的欢迎。不光是那些自家种果树的村民总来请教问题,还有不少没种过果树的村民来问这问那。

他们主要都是被王长和刺激的。

原本不少村人,看着长和一下子种了那么多亩树,都摇头不看好,觉得这小子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就算是农大毕业,胆子也太大了,有些不厚道的人甚至等着看笑话。

结果没想到,人家居然能把专家请到山沟沟来指导(教授过来直接找的长和,包括村长在内很多人就此误会),这可大扯了。毕竟有技术就有了主心骨。

很多村民的心思因此活络起来,一边问专家,一边也找长和,打听种树前需要做的准备等等。把王长和忙的,家里简直要推不开门。

卫远这边则完全不受影响,天天在家伺候他的花草树木,不管空间内外。

这一天,他赫然发现,自己种下的那十粒人参种子,长出的小草似的绿苗,竟然跟毛球种的那些棵野草十分的相似。

好奇心驱使之下,卫远一样拔了一棵出来,仔细对比。

真是大同小异,唯一不同的是,毛球种的那些,根部比卫远新种的人参肥大多了,看起来跟小萝卜干似的。

看到卫远居然抢自己的口粮,毛球在旁边跳来跳去的,表达自己的不满。

卫远无视其抗议,把它拎在手里,左看右看。

心想这毛球到底是什么东西,从哪挖的人参放到空间来种?

也许,这家伙是个动物型人参探测器?

卫远拿着人参,对着毛球比比划划,威逼利诱了半天,试图让其带路,找到传说中的人参,当一回暴发户。

只可惜,该死的毛球只会在身边乱跳,全然不理会某人的表演。

此路不通啊。

之后卫远又想,毛球弄来的这些人参,虽说自己之前没注意到,它是怎么种到自己空间的。但,大概应该也属于野山参吧。

野的就值钱啊。

经常听到网上、书里有百万一根百年野山参的说法。

对比网上的图片,卫远觉得自己的人参不算小了。倒也不用几百年,只要参龄有几十年也行啊。

至于这些人参的效力如何,卫远倒不会太担心。空间种出来总不会比山野长的差,否则毛球也不会在空间里折腾了,留在山野那里长岂不是更好?

但要卖钱,关键就在于这个野字。

卫远最后决定拿一棵出去试一试。

如果真行的话,他的原始积累也快了很多。反正他就卖一棵,万一传出去也是运气好,不会有什么意外。

就这样,卫远怀着发财梦,当天就跑去A市,连鉴定带卖参。

得到的鉴定结果却让卫远很是失望。

连跑好几家收人参的地方,没有一个认为这是野山参的。有个在药材采购供应站工作了二十年的工作人员,甚至用耻笑的口气说卫远想发财想疯了,拿着人工种的大圆参来糊弄人。也不看看,那根,肥大的跟萝卜似的,哪有野人参长成这样的?

只有一个老专家,翻来覆去的看了半天,觉得这参似乎稍有点像移山参,但还是不能确定。不过他也强调,即使是移山参,在野外大概也就长了两、三年……而这只参龄最多十年左右,居然能长这么大个,估计平时没少施肥打药的……所以基本也等于人工种植了。

按市价算,这样的参即便单卖,也不会超过500块钱。收购价当然就更低了,看在这参似乎野过二年,老专家给出200元的价钱……

晕了,卫远彻底破灭了。

一共也没有三十根,一根200,撑死几千块。卫远决定洗洗睡吧,五一回家给老爸拿两根泡酒就完事,自己以后再不在这上打主意了。

败兴而归的卫远,回村遇到长和,他旁边是那位女研究生林晓琴。

这几天经常能看到王长和带着这位晓琴姑娘到处走。据说章教授还有其他事,不能长期待在这里。好在林晓琴这个学生是本地人,家离这里也不算远,就把观察桃树、采集数据这差事交给了她。

这位林姑娘秀气白净,很有书卷气,不算美女,但也有几分姿色。

卫远瞅了几眼。随即发现长和这小子,好像看上人家姑娘了。看他那眼睛,黏在人身上,一眨不眨的很专注。

毛球这时候不知从哪里钻出来,跑到他身边,卫远不怎么认真的把它抱起。

这家伙神出鬼没,却总能找到自己。

又在摇尾巴,想来是饿了。

你种的人参不值钱啊,害兄弟我白高兴了。

卫远正怨念着,耳边传来惊喜的女声:“这是什么?小狐狸吗?”

一抬头,看到林晓琴一改文静的表情,小跑过来。一双杏眼盯着毛球,手也蠢蠢欲动的,似乎要摸上来,很是喜欢的样子。

卫远汗了下。这表情常在二妞脸上出现。

“是一种狐狸狗,它叫毛球。”

一直也不知道毛球到底是啥的卫远,对外就宣称这是狐狸狗,只是稍微串了种。尽管不少人都觉得拖着大尾巴的毛球更像只狐狸,可毕竟毛球不吃鸡不咬人的,人畜无害的东西,时间长了村里人也就习惯了。

“哦。”嘴里答应,手却像不受控制的往毛球身上摸。

“它的毛真软,还滑,跟它名字很配哦。”林晓琴有点爱不释手。

“林姐,你这么喜欢小狗啊。我家狗才刚生完小狗崽,你要不要去看看?”王长和看到自己的目标被外力引走,心中不免警惕。也亏他有急智,想到了自家的狗崽,想把林晓琴带过去看。

“哦,我家也有狗,不过没有这种看起来这么可爱。”林晓琴淡淡回应,似乎没什么兴趣。

王长和醒悟,自己出个昏招。林晓琴跟自己一样,也是附近村考出的大学生,家里能不养土狗吗?卫远这是从城里带回来的宠物狗,她才这么稀罕。

不能安内只能攘外了。王长和频频看向卫远。

接收到长和的强烈眼色,里面透着“大哥,帮兄弟一把”的恳求,卫远识趣的找个由头就离开了。

话说村里确实没什么适龄女青年,跟长和差不多大的,人家孩子都会打酱油了,倒也怪不得他这么着急。不知道他大学怎么没处一个?

边走边八卦的卫远有闲心说别人,却没想想他自己更是个困难户。大学里光棍四年,现在比王长和还要大五岁。最让人绝望的是,即使如此年龄老大,在追求异性上,不管是魄力还是技巧,他都不如人家的十分之一。

当然,话也要说回来,卫远如此大龄,主要还是其在伴侣方面比较理想化,不够脚踏实地。上次相亲的梁晶晶其实相当合他的眼,可惜……依然是个悲剧。

林晓琴不是自己喜欢的型,这些天相处下来,卫远更加肯定了这一点。

自打她见了毛球开始,就时不时过来看看,并意外发现了卫远的花园式后院。尤其野杜鹃、薰衣草和那株开着绿花的兰草,在空间水的滋润下,长的极为茂盛,开得一片片一丛丛,秀丽中不乏妩媚,非常招人眼球。

每次林晓琴都在此流连忘返,看哪个都喜欢。最近这次,她实在忍不住,终于向卫远讨要了一束薰衣草,拿回去插在家中。

她这么频繁过来,担心的长和也就总来盯梢。弄得卫远哭笑不得。私底下,卫远就常常打趣他不要被女色冲昏头脑,自家的桃子不要忘了管。

这样的风凉话,王长和自然不放在心上,他已经认定就是林晓琴了。长相不错,还懂技术,经历跟自己也差不多,家里条件不错,各方面都非常理想。

开始他很怕卫远跟他竞争,毕竟卫远经济条件比他好,还是城里人……不过现在看来,卫远确实没这心思,当然,更重要的是,林晓琴似乎更没心思。

林晓琴过来跟踪记录这么长时间,发现卫远跟王长和家的桃子表现差不多。开始几次之后,由于卫远家的果林太远,她索性就不去了,主要观察长和家的桃树。这让卫远彻底放下了心。

五一他回家,给老爸一根人参泡酒,也顺便给了大鹏家一根。

节日里陪老妈逛花市时,卫远还买了两盆猪笼草。

没办法,山里尽管很凉爽,但蚊子也很多,卫远觉得去年还没这么厉害,今年不知道为啥早早就出来好几只。按说,薰衣草是可以驱蚊的,可卫远总觉得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所以看到这种捕虫的植物卫远很是心动。

把这两盆植物杀手放在空间里养了几天,每盆猪笼草的叶子就都茂盛很多,更多长出了好几个如开口小茄子般的捕虫袋,卫远把它们吊在炕边的立柜上,由此,晚上的睡眠质量果然有很大的改善。

五一回来,天气开始热了,樱桃也都熟了。可能是去年结太多的原因吧,今年的樱桃少结了些,再加上交通不便,卫远索性拿到乡里卖了,算不无小补。

桃林里,每棵树都已经结了些小青桃,在深绿油亮的叶子的掩映下,尤其难寻,需要细心才能发现。卫远大概翻找了一番,每棵都差不多有二十来个小桃。

树下的西瓜也长了拳头大头,翠绿色的小瓜带给卫远无限的憧憬。

就这样,看着桃子、西瓜一天天的长大,进入到6月这个开始收获的季节,村里的路修好了,卫远家里也来了两位意外的客人。

正文 第三十八章 日子

刘大厨刘庆春,上次看菜来过一次,当时他就喜欢上了这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庄。从大厨位子退下来之后,他就一直琢磨着,过来住些日子,如果可能,除了冬天回家,剩下时间就在这休闲养老了。

前儿听大鹏这小子说,通村的路终于修好了,从家到那再用不到三小时,早就盘算好的他就采取了行动。

临出发前,却出了小意外。他最小儿子的独生女儿,今年刚满五岁的小孙女刘蔓苏,小苏苏突然被送来。还有一年才上学的她,以前由她妈妈带。不想这几天,儿媳妇的妈得了重病,苏苏妈实在脱不开身,临时把她送到爷爷这。

这让已经收拾好行李,一切就绪、即将出发的刘大厨很是为难。看着小孙女,大眼瞪小眼。本以为去不成了,没想到跟小苏苏待了两天后,他发现儿媳妇教育孩子教育的很好,小苏苏又乖巧又听话,带起来实在省心。老头的心就又活动了。

小苏苏这么乖,村里小孩应该也有不少,不但可以陪她玩,也算锻炼了。自己带着她过去住些日子,应该没啥问题。

于是带着小孙女苏苏,老刘头来到了王家村。

他的打算是在卫远这暂时住几天,找村委会帮忙,找个能出租的宅院住。结果,找是找到了,但由于那几间房年久失修,不整修很难住进去。

这时候王老汉出来热情邀请。自从二妞上学后,他家就一个人,实在很空,难得有同龄人过来,他就极力邀请刘大厨住他家。

卫远自然乐得有人接手。于是刘大厨带着小苏苏就住到王老汉家。

第一次到山村里,见到原来只能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活鸡活鸭,小苏苏开始还有点畏缩。但小孩子适应能力很快,不几天她就和村里孩子打成一片,整天跑来跑去,发现有好多从前没玩过的游戏,快乐的不得了。

她尤其喜欢卫远家的后院,那里有很多漂亮的花儿,更重要的是……

卫叔叔家的西瓜好好吃……一想到卫远每次都能从院中的井里,变戏法似的拎出来圆圆大大的碧绿西瓜,切开之后鲜红的瓜瓤,又甜又沙,还凉丝丝的,像冰箱里拿出来似的,小苏苏就忍不住咽口水。

刚吃完中午饭,太阳正晒得慌。卫远躺在树下的躺椅上,想睡个午觉。

正迷糊着,耳边听到急促的跑步声。再然后,小小的身影站到了旁边。

卫远翻个身,试图装作睡着了。

不是他不厚道,实在是对这小女孩完全没办法,如果光吃西瓜,倒也罢了,自己不差那一口。可就是吃,也堵不上她的嘴。

不知道为啥,小苏苏在她爷爷面前很乖很听话,到自己这却是个问题儿童。总是对卫远提出各种奇怪的问题,完全应付不来的某人,最后只能装死。

天知道现在的小孩怎么这么难应付。

话又说回来,如果不总提问,卫远还是很喜欢苏苏这个小女孩的。

白嫩的皮肤,黑亮的圆眼,红润的嘴唇总是小大人似的抿在一起,最可爱的是她跑完满身是汗,睁大眼睛很认真的努力啃西瓜的样子,卫远有时候手痒甚至想照下来。

自从看到苏苏,卫远经常畅想,自己以后的小孩长相能有这样可爱就很满足了。嗯,希望就是长相类似,问题不要这么多。

这边卫远正yy着,终于忍不住馋虫的苏苏,伸出小手,小心翼翼的推了推装睡的卫远……幼儿园高阿姨说过,大人都不睡午觉的,只有小孩子要睡午觉……苏苏要吃西瓜……

装不下去的卫远只能举手投降。

切瓜吃啦!

刘老头爷孙俩来的正是时候。从六月中旬开始,卫远种的西瓜开始陆续成熟,绿油油的瓜田藏着一个个大圆瓜,光用看的就让人心情愉悦。

每天卫远都会在瓜地里仔细挑出来个好瓜,泡进后院的老井,一天下来,到晚上拿出,吃到嘴里,真是又爽又解渴,凉快到了心。

白天身上积累的热气就此消散的无影无踪,此时,再吹来几道清凉的山风……真是带着一身舒爽把人进入甜美梦乡。

相比卫远的舒心日子,树贵家的林地西瓜就不怎么如人意。

尽管他家比卫远早种了好几天,可到现在还没有超过5斤重的瓜。最后狠狠心,开个最大的那个尝尝,没出意外,也是半生不熟的,拿出去白给都没人要。气得树贵家媳妇那几天,在家在院都摔摔打打的,不给他家爷们一个好脸。

好在接下来的桃子让王树贵挽回了面子。他家摘了差不多两万斤,没卖给那些上门收水果的,而是专程拉到了县城,卖给方六子。虽然谁也不知道人家到底卖了多钱,但看到树贵媳妇的脸由阴转晴,见天看谁都笑呵呵的,就知道少不了。还有消息灵通人士胖婶传言,听说他家打算今年先翻修,过两年就要盖新房。

相对于卫远卖果子的雾里看花,树贵家的情况村里人都了解的底掉,他家居然还想要盖房?那果子得挣多钱啊?

本来就有不少人动心,这一下更是家家都准备上马,种几亩果树。刚消停几天的长和又被带着忙起来。

长和家的桃树刚摘完果,每棵十几个桃,都不大,算起来平均不到3斤的株产,他家五十亩桃,一共打了6000来斤,索性每斤7毛卖给了上门收的。

虽说这一年不赔不赚,但长和却还是信心十足。他看得是以后,对明年的年景很是看好。找卫远聊天时也说,他本来没不打算今年就挣钱。第一年果小、产量上不去很正常,能不赔就不错了,可他看到树贵家那小人得志的样子真来气,居然说他种那么多亩不如他家的几亩老园子……

王长和的抱怨话出口,就知道又戳卫远的伤疤了,急忙转移话题。却没看到卫远有些思索的异样神情。

卫远心里却是在想,想不到那个老果园真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从去年十一后收回去,到现在,半年多了,看来果树的维持周期比花朵要长一些。嗯,这个值得注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