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门媳-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图,并没几个人看得懂,非要她跟工匠师傅们反复讲解才行。
不过,阿九也没打算修改自己的设计图,看不懂更好,反正东西能制出来就行了,也省得将来自己的织布厂,织厂赚了钱,别人眼红,抄袭了去?
如此一想,她又动起了为她制作设备的几位工匠师傅们的心思来,好的工匠,东西制造过一次,就会记得,不拿图纸也照样能再造……可不能把人再还回去了,得想法子全留在自己的厂子里维修保养设备才好。
其实八字还没有一撇,织布机的改良还在进行中,而改良好了,要在何处选址造厂,又还是个问题,湖南虽然水资源丰富,但毕竟这个时代没有水泥,想要在水里筑基还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不过,好在有大老爷的全力支持,在阿九向大老爷提出自己的设想后,大老爷瞪着眼睛半晌都没说话,只是怔怔地看着阿九,在他看来,阿九就是在说糊话。
他见过风车,可真没见过水车啊,用水的推动力拉动机械运转,闻所未闻,阿九是异想天开吧。
可阿九一派笃定地说道:“小九也知道说再多,不如让您亲眼所见来得实在,现在小九的织布机还在严发中,只是想让您把湘江河上的某一段划给小九做厂子就成,小九要在那里建一个大型水力工厂。”
大老爷一想也是,反正自己信或不信,阿九还是会做的,当初自己也不信她能在一个月内筹集十万件棉衣,她不是也办到了吗?那些个看着不起眼的缝纫机,愣是在一个月内给做好了两万件军棉,这在大周朝的历史上原就是个很大的奇迹,不知为何,大老爷就是相信,阿九就是个能创造奇迹的人,就如当年她进府来,就真的能将大儿子救活一样。
得到了大老爷的首肯,但厂址还是没建在湘江上,阿九最终还是定在长江与洞庭湖的出江口,三江码头边上,这里水运发达,交通便利,能达江通海,很利于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
大少爷自三少爷离了长沙后,三不五时的就会到白石岭来看望阿九,当然,他每次来都是有事要办的。
例如这一天,他就是来帮阿九送文书的,厂址选好后,阿九就买下了三江口的一块地,三江口在岳阳府,离长沙又远,阿九过去办这些差事就不太方便,所以,大少爷就着林管家亲自去办了,几百亩地,却只花了一千两银子不到,比买良田可便宜多了。
“……多谢大哥了,你还真是帮了小九大忙,小九自己若去,定然没这般方便快捷,更不止这些花费。”对于大少爷的帮助,阿九由衷地感谢,她很喜欢现在与大少爷相处的这种感觉,大少爷肯对她放手,又能如过去一样的与她平淡相处,这也算是她和大少爷之间的最好结局。
“又见外了不是?就算你再不肯认我这个兄长,我也是你的大伯不是?我帮着三弟照顾你,也是应理明了的事吧。”大少爷就笑着嗔她。
“嗯,感激的话就不多说了,知道大哥一直就疼着小九呢,等三哥回来,再让他给你敬酒道谢去。”阿九笑得爽朗,她以前就不反感大少爷,对于大少爷的办事才能也更是佩服,如今他们之间已经没有了以前那种关系后,说话做事反而更加默契畅快了。
“三弟走了一个月了,怕是快到边关了吧,只是押着军服,马车行进得就慢许多,听说明鸾前些子打了个大胜仗,大挫了辽人的锐气,把辽人赶出山海关外去了,想来,这仗也不会打太久了,三弟至多明年就会回来。”大少爷的眼神也坦然清明起来,不再用那种暖暖的,微痛的,婉惜的眼神看阿九了。
他似乎也走出了失去阿九的伤痛之中。
只是,从不在阿九面前谈起永宁公主,便是阿九提起永宁,大少爷也会用别的话带过,阿九不知道他们夫妻间的状态变成了什么样子,只觉得,大少爷过得并不快活,听冬梅说,回到府里的大少爷很少有过笑脸,更是很少进公主的院子。
永宁当然不是个安于寂寞的主,就常在府里大吵大闹,有时也会闹到大太太跟前去,有一回还让大太太给她下跪行礼,大少爷看见后,当时就甩了永宁一个耳光,并扬言,她再闹,他就把徐家三姑娘娶回来做平妻,孝敬大太太。
公主素来有些畏他,听了这话消亭了好一阵子。
在路上的大姑娘,原本上个月就该到长沙府的,却又听说半道上,出了些事故,又转折回京城了,把个大太太空欢喜了一场,府里公主闹,英姑也不是个省事的主,二姨娘又野心勃勃地想要东山再起,重掌林家掌家大权,内斗如连续剧似的,一集一集地上演,大太太烦了,有时也会跑到阿九这边来躲躲清静。
“大哥又在笑我呢,三哥回来,我这个家呀,也总算就有个撑门户的了,家里啊,毕竟没个男人,实在不是个事,总有这样那样的麻烦出来。”阿九听了大少爷那番话,就一语双关地说道。
大少爷曾说过,只要阿九回林家,哪怕只跟他做兄弟,他也就把老七给放回来,可这话说了都过去两三个月了,老七却还在京城里没回来,阿九就趁机敲敲边鼓。
“放心吧,三弟回来之间,我会时不时的来照看你的,保证不会让小九遭人欺负就是。”
那么聪明的大少爷,却装作没有听出阿九话里的意思,避重就轻地说道。
他来,自然是名不正,言不顺啊,自己是他未来的弟媳,虽然打小感甚好,可到底还是瓜前李下的,若人嫌话呀,红绡就劝过阿九两回,叫她不能与大少爷来往密切了。
可是,他每次来,都是给阿九帮忙解忧的,阿九又能说什么?
“大哥来,小九自然是欢迎的,只是大嫂还在府里,你常来小九这里,难免引得大嫂心中不快,而且呀,娘可是跟小九唠叨过好几回了,就盼着嫂子早些有动静才好呢,大哥过完年,也得有二十二了呢,换了别家的公子,早让娘抱上金孙了,大哥,不孝有三,无后可是为大哦,你也是该多关心关心自己的事了。”阿九笑着说道。
大少爷眼中的清辉顿时一黯,低下眉眼道:“小九你也太心了吧。”语气竟然还有些严厉。
阿九就清凌凌地看着大少爷道:“小九也是为大哥着想啊,英姑已经怀有孕了,很快就会为林家生下长孙来,所以二姨娘才那般的嚣张,又爬到娘的头上作威作福,大哥生为娘的嫡长子,就算是为了娘,也该早些生下林家的嫡孙才是,让娘终于唉生叹气,以泪洗面,可不应当。”
“你有孝心,当初怎么就狠得下心丢下娘离开林家?小九,已所不,勿施于人。”向来温和的大少爷蹭地一下站了起来,丢下这句话后就往外走。
成语怎么能这么用?什么叫已所不,勿施于人?我不想生孩子吗?我将来生孩子,也是林思敏的呀?这是什么跟什么嘛,还是探花朗,京城首屈一指的才子呢。
阿九只差没去翻本世字典来与林大才子好好辩上一辩了。
看他怒气冲冲出去了,也不肯示弱,在后头咕哝了一句:“那是你的亲娘,又不是我的,我也回长沙城去孝敬自己的亲娘去,我娘也是天天以泪洗面呢,她都好几个月没见着我爹爹的面了,能不想么?”反正他生气了,也不怕再把话说穿一些。
大少爷气得顿住脚,猛地就转过来道:“你就这般对我不放心吗?你就肯定我会把七叔如何了是吧?小九啊,你有没有良心啊。”
阿九有些委屈,他是对自己很好,尤其是林思敏走后,总是对她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她没想到的,他想到了,就替她办了,她办不好的,提都不用跟他提,他也帮她办了,她的织布机如今快要试运行了,他是有功劳的,没有他的帮助,阿九一个女儿家确实不可能如此快就能办到这一步来。
可是,一码归一码好不好,七叔是阿九的亲爹啊,自己累死累活拼命赚钱为了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让亲人家人过得好一点,他却还拿老七当佃农看待,给他看房子,待遇虽优,可扛不过那一顶佣人的帽子啊,凭什么自己的爹要比他卑微一等啊。
他们两个已经再无婚姻关系了,他自己也说放手了,还把七叔控在手里做什么?不是徒让自己心里不痛快么?
“我也没说你会把我爹怎么样啊,只是,让我们骨分离着,我娘心里难过嘛。”阿九小声嘟嚷。
“小十也在边关呢,你怎么不关心关心小十啊,阿九,你就是不放心我,从你进林家大门起,你就没对我放心过。”大少爷冷声道,眼底的那抹沉痛和不甘又浮了出来。
“怎么又说到这上头去了,不是说好了,以前的都过去了么?你就带个信去,让我爹回来看看娘,再回京城也是好的呀,至于说小十,表哥不是在么?他那个人那般好面子,我的小十若是出了什么事,他有脸见我么?”他生气嗓门大,阿九就细声细气一派委屈。
“他为什么没脸见你?许大将军这一仗若是胜了,班师回朝就能得个二品,离柱国也只差那么一点距离了,便是当年的平国公,在这个年纪也没达到这种成就,他哪还有心来看你?你也知道他是好面子了,你再一次伤了他的面子,他还会像以前那般在意你么?小九,你是不是太自信了一些?”大少爷下眼来讥诮地说道。
阿九的心猛然一恸,眼前就浮现出那个决绝离开的背影,随即自嘲地笑道:“也是呢,不过,没有他,不是还有三哥么?天底下,三哥最疼的就是我,而对我最好的,也是三哥,三哥才舍不得我伤心呢,他一定会照顾好阿十的。”
这话阿九说得很有底气,而林思捷听完后,眼里的戾一闪,冷冷地撇过脸去,不再看阿九,却是淡淡地说道:“是啊,你总是最容易发现三弟对你的好,也最接受他对你的好,打小你就是这样,一直就把我和三弟放在不同的天秤上称,我做什么,都让你不放心,三弟不做什么,你也觉得他好。”
从吵过这一架后,大少爷就真的来得少了很多,阿九也不在意,正好少了闲言碎语,更加一心一意的扑在她的织布机上。
终于,织布机改良好了,而水动力器械阿九也设计好图纸交由工匠们锻造打制。
剩下的,就是在三江口建厂子了,这件事,没有男人出面,阿九自己去还真的不行。
头个头痛的事,就是厂址处的拆迁转移民众的问题,三江口码头边上住着许多世代打渔为生的渔民,这些人的房子破旧,有些只是搭些窝棚住着,但不管多破多旧,那也是他们的赖以生存的家,强制赶走他们实在有违人道。
再就是与当地的乡绅里正之类的打交道了,虽然有大老爷的大力支持,这件事办下来也并不困难,难就难在阿九是个女子,亲自出面与那些协调实在不方便,更会引来不少非言非语,阿九自己不在意,可是林思敏的面子还是要顾着的。
阿九无奈,只好亲自登门拜访大太太,请她将林管家借自己几先用着,林家的管家出去,那份可是比岳阳县的县令还要尊贵呢,只要林管家出马,很多麻烦就能迎刃而解。
阿九进得林府时,涂妈妈得了信就迎到二门处来了,见了阿九一脸的笑:“今儿是什么风把姑娘给吹来了,太太前儿还在念叨着呢。”
阿九笑道:“难为妈妈还迎出来了,还怕小九不知道去正院的路么?好久没见太太了,心里怪想念呢。”
走过浣溪沙的院门,正好遇见英姑从大太太院里出来。
迎面碰上了,阿九也不想与英姑说话,就让到一边去,让英姑先过。
英姑着并不显怀的肚子傲然地从阿九边走过,似乎没看到阿九,但走了好几米远,又回过头来道:“哟,这不是九妹妹么?瞧我这眼神,刚才还没看见呢?是来看娘的么?我还以为你会先去灵堂拜见三姨娘呢。”
三姨娘死了好几年了,阿九在自家屋里也为三姨娘立了个牌位,每拜忌拜忌,难得到林家一趟,实在不用这般麻烦,而且也会引得大太太心里不痛快。
英姑这话分明就带着挑拨的意思,更是责怪阿九势力,只认大太在这个嫡婆婆,不认庶母。
“不年不节的,我拜忌三姨娘做什么,偶尔回来看看娘罢了,林二觉得有何不可么?”阿九对英姑真不用给什么好脸色,这几年,赵家在朝中也越发的弱了,赵老太爷体不好,虽然还挂着吏部尚书的职,但卧病在家,许久没有上过朝会了。
而赵大老爷官职甚小,到如今也不过是个五品,虽是实职,但权势比起林家来,实在小很多,赵凤淳那一年没考取进士,如今还在苦读之中。
“林二?九妹妹还真是生疏呢,怎么?你不是要嫁给三弟的么?怎么说我们也是妯娌,哪有这般称呼自家嫂嫂的?到底都没开过蒙的,学识举止就是差了些。”英姑冷讥讽着。
“一没进门,阿九就一不是林家人,更不是你的弟媳,就没什么嫂子之类的贵清要认,林二若无他事,阿九先进去看望太太了。”阿九懒得与他啰嗦,抬脚就往院子里去。
英姑回手就扯住阿九的衣袖,涂妈妈眼疾手快地就接拦住道:“二,当年三姑家作过的事,如今再演一次也就太落下乘了,您这肚子里的孩子真要有什么问题,您认为,以九姑娘今时今的地位本事,大老爷会罚她么?罚得了么?连太子下都要让着姑娘三分,你还是收起那些不干净的心思的好。”
英姑听得脸色一阵发白,老羞成怒地抬手要打涂妈妈,阿九轻轻巧巧地就捉住她的手腕,稍一用力,英姑就惨叫一声,她带的几个丫环就忙拥了上来,想要相帮,阿九道:“涂妈妈说得很对,林二,你信不信我现在一掌打在你肚子上,大老爷也不会对我如何?你这些个把戏玩得太早了些,要耍绊子,还是等我进了门,真正成为你家弟媳时,再来玩吧,我保证陪你。”
说罢,手轻轻一甩,差一点将英姑摔到地上,昂首进了大太太的屋。
英姑握着自己发紫的手腕,脸上闪过一丝笑,对跟着的丫环道:“走,哭到公主屋里去。”
阿九见过大太太后,与她亲昵了一阵子就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大太太就有些犹豫:“小九啊,不是娘不帮你,你也知道,如今二房正想着抢管家权呢,娘手上可用的人也不多,林管家还算是个公正的,很多庶务每都由他向我汇报,不然,你娘我呀,真是……”
阿九一想也是,大太太是个不会斗的,如今二房又还仗着公主的势,大老爷又是个偏心的,大太太在府里的子确实不太好过呢。
阿九正要无功而返时,大少爷正好进来了,见她在,有些诧异,随即脸上就带了笑:“还以为小九生大哥的见,再也不肯来了呢。”
阿九就有些不自在道:“哪里呀,只是最近很忙嘛。”
“哦,你的织布机如今到了哪一步了?”
“就差开厂子了,现在就是没人在外头跑,实在为难了,所以来求娘了呢。”
“林管家最近也确实抽不出,不过,让林海去吧,他也是府里的大管事,岳阳府不少人都认得他,有他在,一样也能办好这事。”大少爷想了想才道。
“还是大哥脑子转得快,我怎么就只想到了大管家呢。”阿九适时地拍着巴庇。
也算是个意外之喜,林海的地位在林家仅次于林管家,所以,他去也一样能办成这事,阿九又在大太太屋里闲坐了好一会,陪大太太说了些话后,就起告辞,出门时,却看到大少爷在院外头站着,临近年关,早开的茶花像孩儿面一样,迎风绽开笑脸,他好似被眼前的美景迷住,阿九走近时,他也没发现。
“大哥,冬已残,天就要到了。”阿九含笑说道。
“是啊,冬天总算要过去了,天就要来临,小九,大哥对下个天,可是盼望得紧呢。走吧,我送你回去。”边说边不经意的去牵阿九的手,阿九就顿住脚,让自己落后他一步,也收回了手。
大少爷回头眸光黯了黯,自苦地一笑道:“习惯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