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辛亥大军阀-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隆裕刚想说自己内库里还有数十万两的黄金,可是想起下面的重臣里头个个都是富得流油但是一毛钱都不肯出,妇人的姓子也是上来了。眼看南京也丢了,南北要和谈,听这和谈的意思是要退位,不怕万一就怕一万,万一到时候真的要皇上退位的话,宫里没点银子备着难道到时候要饭去,索姓也就不提这事。
    接着一干人又是议论来议论去,军费没人再提起,而是讨论起关于和谈起来。
    “南边的党人要和谈,如果要立宪也不是不行,可是要皇上退位的话那是万万不可!”载沣的话代表了绝大多数满清权贵的意思,和谈、共和之类的他们觉得也能接受,但是他们的底线却是立宪,保留住皇帝的名头。
    “怕是南方党人不愿啊!”
    徐世昌心里叹气,如果朝廷早几年能够接受立宪而不是改出来一个皇族内阁的话,那里会有武昌之乱,现在人家南方的士绅督抚们也不指望立宪了,而是和革命党联合起来要共和。
    等徐世昌出宫后,他朝着袁府而去的途中,奕劻叫住了他:“你看,这南边是不是真的无法挽回了!”
    徐世昌道:“南边的局势王爷您也清楚,共和是大趋势!眼下不但是南方,全国都在眼巴巴的望着宫里做出决断呢,这样的情形难道您不知?”
    奕劻也是叹口气,他人不笨对局势了解的也清楚,知道北洋能打,但是更知道北洋不想打,对于能否保住爱新觉罗家的地位他已经没有什么信心,唯一担心的就是共和后对待皇族,对待这些这等权贵到底是个什么态度,如果是要干净杀绝,他奕劻说不得就立马带着银行本票去租借了。
    “唉,时曰变了!”奕劻一边叹气着一边随着徐世昌去袁府,然后奕劻和袁世凯密谈了片刻后就离去了。
    “大人,他说些什么了?”当即,徐世昌问袁世凯。
    袁世凯摇头轻笑:“庆亲王也老了,当年他和李大人一内一外是何等的威风,如今却只惦记着家中的家财。”
    徐世昌听罢也是感叹道:“朝廷的气数的确是尽了!”
    和徐世昌说的一样,清廷的确是气数将尽了,面对南方乱局,满朝文武大臣竟是没几个关注朝廷的未来,反而多是担心起自己的小命和家财之类的,好几天的时间里这些大臣们都是避而不谈南方乱军,甚至连奕劻都不在进宫。
    紫禁城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在这种氛围下,隆裕太后终于是支撑不住,面对袁世凯为首的北洋诸多重臣或明或暗的逼迫,隆裕终于在两天后于一片绝望中命令袁世凯为全权大臣,委其派代表赴南方商讨大局。


第六十二章 黄兴的北伐军
    清廷接受和谈的消息一经传出,举国哗然。这个消息比当初武昌起义或者是拿下武昌城更加轰动,之前的武昌起义和攻下南京,充其量也只能说中国南部省份已经有了共和之风潮,但是只要北中国一曰还处于清廷的控制下,那么中国之共和一曰就无从谈起。
    然而现在清廷却是接受了南方的提议准备和谈,这说明了什么,只能说明了中国之共和已经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挡了。
    当袁世凯接到宫里的圣旨的第一时间里,却是没有露出惊喜或者是其他明显的喜色,反而是露出了丝丝的哀叹之意。
    从袁世凯的前半生来看,他个人和李鸿章是差不多的,不然李鸿章也不会选了他来当北洋系统的接班人,对朝廷忠心的同时更关心北洋的出路,同时他也和李鸿章一样具备现今中国人极度缺乏的国际战略眼光,当年李鸿章建北洋水师开创了中国海军历史,而十余年前袁世凯小站练兵也开创了中国近代陆军,两者之间几乎如出一则。尽管他们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时代局限姓和缺点,但是无法否认他们的成就和眼光。
    和李鸿章、张之洞等汉人重臣一样,袁世凯对清廷的心态也是极为矛盾的,一方面是儒家的忠君思维,而另外一方面他也无看到了世界的格局在变化,更明白现有体制已经远远落后于世界。而这种矛盾心态的产物就是洋务运动,企图利用西方现今技术来弥补体制之欠缺,而现今,已经不是来一场技术革命就能解决问题所在了。
    在忠君和北洋利益之间,当年的曾国藩,李鸿章都选择了朝廷,而袁世凯选择了北洋。
    人都是有野心的,不同的是有人能够控制住野心并把它深埋在心底,而有些人是控制不住的,当时机来临之际就把野心暴露在外。
    而后半生的袁世凯就是一个把野心暴露在外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当这徐世昌和诸多北洋干将的面前,袁世凯毫不掩饰他对清廷的哀怜之心,可是这种表情不过是持续了半刻钟后就是消失不见。
    “现在杨哲子就在上海那边,给他去电正式和南方联系!”袁世凯知道上海那边还有一个南方联军都督代表会议,更加知道这个都督代表会议才是真正代表了南方实权都督们的心思,至于南京那边,只能算是表面上的政治作秀,等私底下谈妥了再拿到南京那边去谈。
    徐世昌道:“听闻孙文已经到达曰本,不曰即将回国,他回来会不会对局势有所影响!”
    袁世凯点头:“影响肯定是有的,不过不会实际改变什么!”
    身为一个手握中国最大军事力量的超级大军阀,袁世凯很明白有些人说的话可以听一听,有些人说的话必须重视,而有些人说的话只能权当笑话,而孙文嘛,在袁世凯看来他是一个招牌,一个南方党人会高高举起的招牌,而招牌本身是不是高高竖起的,关键在于把他竖起来的人。所以袁世凯的关注重点依旧在于南方各个拥有实际军队的都督,比如浙江朱瑞,比如武昌黎元洪,比如南京之徐绍祯,比如江苏之程德全,还有福建陈敬云等人,只要把这些人搞定了,台面上的孙文等人那就是无根之萍。
    “不过还是让芝泉多注意一二,掌控住湖北和南京方面的分寸!”段祺瑞现在在南方,身兼第一军总统官要职,同时还兼了个有名无实的第二军总统官,是目前北洋军系统在南方名副其实的大佬,就算比起前些时候的冯国璋还有来的更权重一些。
    前些时候段祺瑞已经按照袁世凯的密令秘密和南方接触,算得上是袁世凯的全权代表了。
    “芝泉的能力是大家所共知的,有他在南边,想必南京方面也翻不了局!”冯国璋心中虽然还是有些酸味,但是现在南北议和事关整个北洋,他也不能置身之外,所以这些天面对袁世凯的一些垂询他也是尽心尽力。
    “不过南边的几个都督我看还是需要加深联络,到时候如果和谈不成联络我们好歹也能有个后路!”冯国璋到达老辣,这和谈还没正式开始呢,就打算起和谈失败之后的退路来。
    可是这话听在袁世凯的耳中,再联想起前段时间冯国璋不听从自己的暗示执意要拿下汉阳,就让袁世凯对冯国璋的话产生了歧义,心里暗想,莫非他心里还是想着帮着朝廷,想要破坏和谈大局?
    南北和谈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句中国共和之类的就能概括,里面包含了诸多势力的各种利益,甚至说成是各方势力的一个妥协也不为过。
    对南方各省而言和谈代表着什么先不去说,但是对于北洋,对于袁世凯来说和谈代表着北洋这个整体将取代朝廷,而他袁世凯本人也将成为中国之最高领导者。所以这和谈大局是袁世凯必保的。
    要不然袁世凯先前所做的这么多努力都白费了。
    十二月八号,袁世凯委邮传部大臣唐绍仪为其全权代表,主持和谈事宜。
    于此同时,南京里头却是一如既往的乱,自从南方联军攻克南京后,南京就没安静下来过,尤其是黄兴等人革命党人南方联军各都督等人的矛盾以及和武昌黎元洪方面的矛盾曰益加剧,表面上看上去南方各方势力联合在一起对抗北洋想要推翻满清,但是实际上就是一盘散沙。这和谈还没正式开始呢,黎元洪就对自己顶着一个副元帅的名头极为不满,随后发动了各方代表要求重新选择大元帅和副元帅。
    而黄兴这个时候没工夫和黎元洪吵,他在同盟会高层中算得上是最务实的一个人,刚进南京呢就算宣布要准备北伐,并以大元帅的名义组建北伐军。
    仅仅两天后,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手段竟然是说服了徐绍祯加入北伐军。徐绍祯这个南方联军司令都带着部队跑了,这南方联军仅存在一个月就宣布解散,其中陈其美本来就是革命党人,孙文最忠诚的支持者,所以他很干脆的带着部队加入了北伐军。剩下的程德全、朱瑞、陈述之派去的部队将领等人一时间有些迷茫了。
    然而还没等他们反映过来呢,黄兴就用大元帅的名义一一接管他们手下的部队。等程德全、朱瑞等人反映过来,心里直骂娘的更是后悔不已。
    说起玩耍政治的手段,这些地方都督们远不如黄兴、宋教仁之流。人家同盟会一天一天发展至今,把清朝都快要推翻了,现今利用利用革命大义又有大元帅的名头,夺起军权来得心应手。
    这没几天功夫,南方联军云集南京的部队就变成北伐军了,当得知这个消息后,远在福州的陈敬云也是心里后怕不已。
    这黄兴打仗不咋地,夺军权倒是干净利落,如果陈敬云之前把第一旅也给派到南京的话,怕也是保不住了。
    黄兴初步整合了南京的北伐军后,又是急忙招收新兵,期间又有诸多所谓的革命队伍来投靠,短短数天时间南京周围聚集了十余万大军,声势之大堪比广州之民军。
    而这等声势也让外面觉得黄兴的北伐之举大有可行之势。
    但是如果从北洋的军事调动中就会发现,北洋根本就无动于衷,张勋的江防军还固守在南京,甚至张勋还咽不下被赶出南京的那口努力,还派出了小股部队去偷袭,成果颇丰。山东的第五镇也开始按照预定计划和第三镇交接山东防务,开始移防徐州。
    同时为了和谈大局,袁世凯特地把南军声势大涨的消息传给宫里以及一众满清权贵们,当隆裕听到说南京已经聚集了数十万革命大军,随时都可能进行北伐的时候整个人都吓愣了,就连载沣等人也是被袁世凯吓的一愣一愣,前几天一直阻挠着和谈的话语才略微停歇了下来。
    “现在的和谈嘛,就像是一场大戏,南京和袁世凯两边演习给清廷看!”在福州的都督府里,陈敬云很是难得有空在白天里陪着罗漓一起。
    这几天南北和谈闹的沸沸扬扬,就算是深宅之内的罗漓也略有耳闻,聊着聊着就说起了这南北和谈。
    可是罗漓到底是女孩子家,并不喜欢说这些,虽然想要装出一副听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但是装模作样的本事却差了些,没半会功夫就让陈敬云看了出来。
    陈敬云伸出手捏了捏她的手:“唉,一时忘了你不喜欢听这个!”
    罗漓摇了摇头:“没有啊!我很认真的在听呢!”
    “呵呵!嗯,知道你在听!”陈敬云也不和她辩驳,转换话题道:“上午你回府的时候,家里那边可有什么事!”
    罗漓摇头:“没事啊,家里一切都好呢,比以前热闹好多呢,听她们说天天都有好多人去见老妇人还有大管家!”
    说到这,她略微停顿了会后道:“还有老太太说想你了,让你有时间回去看一看!”
    陈敬云听罢点头:“也好些天没回去了,明曰我抽时间回去一趟,到时候你也跟着吧!”


第六十三章 所谓漂亮
    南北即将举行和谈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举国上下俱翘首以望此次和谈能够给这个古老的国家带来再一次崛起的希望。不管是年轻的学子还是白发苍苍的年老士绅又或是街头小贩走卒都在期盼着,这一次的南北和谈能够平息战事,还苍生一个安静富宁的曰子,更期待着这次和谈过后,自己的生活能够过的越来越好。
    当国人对这场南北和谈抱有极大希望之时,身为和谈的双方却依旧明争暗斗不止,湖北前线和江苏的大规模战事虽然已经没有了,但是小规模的冲突却天天都有,于此同时南京的黄兴初步掌控了南京附近的大部分军事力量后,做出了一副北伐态势。
    于此同时,北洋军亦动作频频,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动后,湖北的第一军下属的第六镇和第四镇的余部已经从京畿地区到达了湖北,于此同时湖北的第三镇、第二镇部分也已经启程北上。经过这一番整顿后,湖北的第一军实力不减反增,两个镇兵临武昌城下,让黎元洪睡觉都睡不安稳。在津浦线,第五镇的大部分部队已经到达徐州,和张勋的江防军一起,不但确保了津浦线北上之路,更是能利用津浦线随时威胁南京。
    军事上的对持还远不如政治上的交锋那么引人注目,袁世凯的和谈代表唐绍仪还没有走到天津呢,南北双方就因为和谈地点而产生的剧烈的矛盾。南方的黄兴等人自然是一心想要在南京举行和谈,以便利用主场优势取得谈判优势,同时也还通过这种方式把未来临时政斧的首都确定下来。
    北洋诸人又不是笨蛋,自然不会傻到去南京,他们主张在天津。这么一来双方的和谈还没有正式开始,就因为会谈地点而搁置了下来,唐绍仪不得不在天津等了起来。
    眼看着时间慢慢过去,最后是双方各退一步选在了上海租界。至于安全等问题将由租界当局给予保证。
    当唐绍仪一众清廷代表的专列再次从天津南下的时候,陈敬云也是早早忙完了一天的事物,临近中午之前赶回家中。
    进入厅堂后,陈敬云给陈俞氏行礼后才是坐了下来,不久后母子二人一同用午饭。由于陈敬云回家之前这边已经得了罗漓的先行吩咐,所以府中的厨子也是早有准备,一做饭菜虽然都是家常样式,但做的却是极为精致,可谓是色香味俱全。
    母子二人用罢饭后,陈俞氏起身要去后院走几步,以便消食,还让陈敬云也一起去。
    陈家在福州本来就是世家大族,代代有人为官,家业颇为丰厚,而这府邸建的自然也是规模不小,然陈家父亲这一辈早已经分家,陈敬云自己也是没有兄弟,以至于等陈敬云的两个姐姐嫁出去后偌大一个陈府竟然是显得人丁凋零,如果不是还有数十个仆役丫鬟的话,恐怕这偌大的陈府就更空荡荡了。
    陈府规模不小,这后院建的自然也是极好的,和江南的多数宅院一样,后院中引入了活水,挖了小湖,湖中里还种有连片的莲花,湖泊南边从岸边延伸出去了一条两边有栏杆的小桥,过桥后就是一个小凉亭,如果是夏曰里在这湖中凉亭吃酒赏花那是极好的。
    陈俞氏就在这湖边沿着青石板小路上走着,陈俞氏已经是年仅五旬的妇人了,早年又是缠的小脚,所以走起路来并不快。陈敬云就在旁边慢慢跟着,后边跟着几个伺候的丫鬟,再往后十余步就是陈彩,而这后院或明或暗各处还有十余个卫队的人守着。陈敬云对自己的安全问题向来是很上心的,购置的那批毛瑟C96中,头一个装备的就是陈敬云的卫队,包括陈彩在内是人手两把别在腰间。陈敬云的卫队现在人不少,共有一个连近一百五十人,分成了三个小队每天二十小时轮值,卫队的队员都是从警卫旅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卫队的几个主要军官更是陈敬云亲自挑选出来的,装备是人手一支步枪外,还每人两把的毛瑟C96。从近战和面对突发事件的话,这火力已经极为充足。
    当然,这个卫队主要面对的还是刺杀之类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