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明末当军阀-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杨潮总还是感觉那里不太对劲,却一时想不明白。
    也没工夫想那些,而是专心考虑书生的问题,书生要求惩治田畹,这要求太难。
    但是书生只有这一个要求,可以说他们一开始就把底牌打出来了,没任何退路。
    政治斗争的经验还是太差,杨潮从心里就没把这群看似声势浩大的书生放在眼里。
    要对付这群书生,杨潮有的是办法。
    杨潮之所以告诉熊明遇自己只有八成把握,不过是因为某些手段不好说出来而已。
    其实在杨潮看来,把握是十成十,书生闹事,总不能永远闹下去,即使是书生心中其实也是有平息的愿望的,只是此时已经势成骑虎,谁都不能说停就停了,所有人都被势给绑架了。
    杨潮要做的,其实只是引导这股势,让势头平息,让所有人有台阶下。
    现在书生中带头的人,最有名头的,正是金陵四公子:冒襄、陈贞慧、方以智和侯方域。
    这四人文章风流自然是没得说,家世也是一等一,这年头都讲求一个出身,因此他们才能一呼百应。
    其中冒襄,字辟疆,出生在如皋城官宦世家冒家,据说冒这个姓是来自蒙古人,甚至可以说冒家在元代就已经是当地望族了。
    冒襄才高八斗,十四岁就刊刻诗集,可不是贾宝玉那种富家公子附庸风雅的涂鸦之作,因为当时有文苑巨擘董其昌给他的诗集作序,能劳动董其昌这样的大官僚、大文豪,既说明冒家身后的文坛背景,更说明了冒襄的才情确实过人。
    其中陈贞慧,宜兴人,他父亲是东林首领陈于廷,官至都御使之职,加封太子少保。
    因此陈贞慧也是著名的官宦家族出身。
    其中方以智,字密之,官宦世家出身,方以智祖父官至大理寺少卿,父亲官至湖广巡抚,都是位高权重。
    方以智是桐城人,桐城学派在明清极为著名,桐城可谓是这一段时间的文坛风向,从小耳濡目染,又天资过人,还勤奋异常,因此年纪轻轻,今年才三十岁,就俨然是大家了。
    方以智现在的文坛地位已经不低,但是跟后世比还差的远了,后世方以智可是以古代文学家、科学家、生物、化学、物理学等全才闻名的,是明代难得喜爱自然科学的大家。
    其中侯方域,自朝宗,河南商丘人,家世深厚,祖父侯执蒲官至太常寺卿,父亲侯恂更是户部尚书,北京的实权户部尚书,可不是南京的闲职,相当于后世的财政部长了,侯家家世自然也是一流。
    侯方域的文采一流,风流名声也是一流,后世他被尊为清初三大家、四大家之流,认为散文宗师之一,但更让他闻名于世的,则是跟李香君的一段情史,被编成了著名喜剧《桃花扇》流传于世。
    四公子中,人品其实也过得去,明朝灭亡后,除了一个侯方域主动跑去考满清的科举,最后做了满清的官外,其他三人都能够做到不出仕清朝。
    当然四公子做事的能力远远比不上名气大,但这也是古代读书人的通病,眼高手低好为空言缺乏实干,不能完全怪罪他们。
    这四大公子因为各方面都出类拔萃,因此在年轻读书人中间声名显赫,这次读书人“哄闹”一起,四公子很快就成了其中的领袖人物,其中冒襄带人围堵镇抚司、方以智带人围堵六部衙门,陈贞慧带人围堵应天府,侯方域则带人在江南县衙门闹事。
    谁也拿这四人没有办法,既有碍于书生声势太大,谁都不想担责任,也有这四人背景深厚,没人想惹他们。
    而杨潮则把主意打在了这四人身上。
    对于对付这四个平时只知道读书锻炼文学才能,只知道逛青楼博取风流名声的读书人,杨潮还是有信心的,不敢说手到擒来,但也是十拿九稳了。
    这四人是书生首领,杨潮可不相信他们没有目的,无非是为了名利而已,名声不用说,这次带领书生大闹江南,以后他们可就不仅是金陵四公子,金陵四大才子,而是全国知名;利也不用说,他们读书,将来肯定是要做官的,现在是书生中的领袖,将来就是官场领袖,考科举需要文采,同样需要名声,名门之后、状元及第,往往就是一种雄厚的资本。
    他们要名,杨潮就让他们得到名,他们要利,杨潮就给他们利益。
    说不好听点,就是收买他们,后世的剧本中常有反动派收买革命同志的桥段,不过这种反革命的方法确实很管用,就是从内部攻破,最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
    离开兵部,杨潮先回了趟家,发现柳如是她们都在。
    一见面,柳如是不由担心的问道:“杨公子可顺利?”
    杨潮点头笑道:“有劳柳姑娘挂心了,还算是顺利。”
    接着柳如是又问情况如何,哄闹能否平息等。
    杨潮表示兵部尚书全力支持自己,此事很快就会平息下去了。
    柳如是又道:“不知杨公子该如何处置士子们呢?”
    杨潮道:“自然是威吓一番,让他们自行退去了,难不成还能抓起来不成。”
    杨潮没有隐瞒柳如是,因为此事中还需要这些名妓牵头帮忙。
    杨潮接着道:“不过还请柳姑娘暂时保密,此时勿要让书生们知晓,不然他们该有恃无恐了,真闹的太大了,恐怕最后收不了场,不能善了的话,对谁都不好。”
    柳如是点头道:“杨公子放心,小女子醒得!”
    杨潮又道:“此时还需要仰仗柳姑娘多矣,柳姑娘可愿意出面相助。”
    柳如是当仁不让道:“此事因如是而起,累杨公子和江南诸士子于危难之中,小女子自然不能旁观,杨公子若有用到小女子的地方,尽管吩咐便是。”
    杨潮点点头,如果南京名妓能够听自己调动,就更是把握十足了。
    杨潮立刻道:“所以我们现在第一要务,是先将金陵四公子高高捧起来,让他们成为所有年轻读书人的领袖。”
    不仅柳如是吃惊,其他名妓也都吃惊,不是说要让书生乖乖退走吗,那不打击书生士气,怎么反而要捧起书生中最有名望的四公子来,这不是助长了书生的势头,让他们更难退让吗。
    平息书生哄闹,确实需要恩威并施,但是威吓也只是吓唬吓唬而已,不可能真的动武,说到底最后还是要谈判的。
    如果谈判,杨潮可不愿意跟一大群失去理智的书生谈判,这四人也许同样的年轻冲动,但跟他们四个谈,总好过跟一群人谈的好。
    就好像后世的拆迁一样,跟一个能镇得住场面的零头人谈,总好过一家家跟所有的住户谈的好,一家家去谈,最后的可能是根本谈不成。
    所以杨潮只会跟领头人来谈,即便是收买,收买几个领头人也比收买全部书生更有可行性。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四公子只是名义上的书生领袖,他们其实完全控制不住书生的行为,所以杨潮现在得帮助他们,帮助他们掌控住书生,让他们成为实际的领袖。
    明明是要收拾他们,反而要先帮他们扬名,要做成事情有时候不但没有捷径,反而要主动的走弯路,所谓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是也。
    接着跟几个名妓商定好,全力帮四公子扬名,统统捧四公子的场。
    四公子聚会,所有名妓都主动凑热闹,帮他们捧场,帮忙他宣扬。
    做这种事南京名妓极为擅长,哪怕这四公子文采平平,她们也能短时间让他们人尽皆知,更何况这四公子还是有些真才实学的,作诗作文水平了得,那要给他们扬名,就更容易了。
    甚至不惜主动邀请四公子,不断的在媚香楼、眉楼去聚会,把声势大大的闹起来。
    杨潮则立刻回到军营中,这次熊明遇许了自己便宜行事的大权,但是熊明遇表明他不会派兵,因为担心失控,杨潮也能理解。
    所以杨潮能动用的士兵,只有自己的一百来个手下。
    自己这些手下训练的倒是很好,可是让他们打江匪没什么问题,但是让他们对付一群气势汹汹的书生,还不能打书生,不能伤了书生,这就不得不让人捏一把汗了。
    没有详细的计划,根本不可能实现。
    因此杨潮打算,暂时停止送货和护航,让所有人都先回来,自己会专项训练他们几天,然后才敢让他们进城帮忙平息书生闹事。
    所以杨潮连夜就回到军营中,开始金罗密布的计划起来。

第一百二十九节 欺心
    上架前最后一周了,收藏惨淡,这周三更,希望大家帮忙收藏啊。
    杨潮跟熊明遇的谈话,第二天就传到了礼部尚书黄锦的耳中,黄锦初闻一喜。
    可是随即就问手下:“熊本兵可有行文下达?”
    负责打探消息的手下摇头道:“不曾说有明文,却允那杨大人便宜行事。兵也要杨大人调动水营的兵。”
    “便宜行事?没有明文!”
    黄锦一连念叨了三遍,当即脸色一冷:“好一个熊明遇,竟敢欺心!”
    黄锦为官一向有官声,论贪腐,他也贪,明朝的制度让文官不贪腐,就不能够养自己的幕僚,据说从不贪污的海瑞临死时候连下葬的钱都没有。
    但是黄锦也只拿常例银子,也就是各个衙门利用本部门权力,挣到一些银子,受贿这种事黄锦是做不到的,也看不起那些大肆贪污受贿的同僚,他其实已经上书皇帝想要致仕了,只是辞职程序还没有走完,也不知道皇帝看到了自己的辞呈没有。
    黄锦不但为官较为清廉,为人也比较刚烈,有正义感,魏忠贤当政的时候,他任职国学馆,魏忠贤要在国学馆中给自己立生祠,国学馆主事希望黄锦负责此事,黄锦非但不答应,反而冷笑讽刺“彼阉竖也,吾史官也,吾安能以好官预阉事而贻万世笑端乎!”
    黄锦不但不答应帮魏忠贤立生祠,而且要求调出国学馆,调离翰林院,不肯同流合污。
    魏忠贤伏诛后,他才再次回到翰林院。
    接着在铲除阉党的战斗中,黄锦态度坚定,要求除恶务尽。
    这样的人,此时看到杨潮被利用,当即非常不满。
    “去通知杨大人,让他放心去做,有本官在,就不容别人欺心。告诉他,若有事,随时来礼部找本官!”
    ……
    第二天一早,杨潮立刻找了些木匠,让他们帮忙打造一批棍棒和盾牌。
    杨潮要带兵入城,平息书生哄闹,武器肯定是不能用的,那些书生可经不起杨潮的士兵杀戮,因此只能用木棒。
    盾牌则是用来保护自己,杨潮既不想伤人,也不想自己人给人伤了。
    另外杨潮还得跟提学衙门要一批告示。
    “欺心!”
    没等杨潮找上提学衙门,反倒有人来求见杨潮,传来了几句口信,表示了礼部的支持。
    来人显然是礼部的人,是代表礼部尚书黄锦的家丁。
    来人一个欺心,让杨潮有些莫名其妙的同时,脑子开始转动起来,等他想明白后,不仅满头大汗起来。
    好一个熊明遇,果然是一个老官僚,玩弄心机的本领,杨潮是望尘莫及。
    杨潮不由想了一想,当日的谈话,熊明遇确实答应自己便宜行事,可实际上却是什么都没有答应。
    因为熊明遇没有给自己调兵的行文,这点杨潮能理解,他一个小小的把总,还没有资格负责整个南京城的兵务,如果有行文,自己也没资格接手,而是应该南京镇守武官来接手。
    杨潮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功劳被别人分走,因此这点上根本就没跟熊明遇计较,反而乐得如此,甚至还觉得熊明遇大概也是想提拔自己,可没想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熊明遇没有下达行文,真的是放心自己一个把总嘛,恐怕是根本不在乎杨潮吧。
    杨潮做成了,当然你好我好大家好,万一失败了,最后恐怕所有责任都推到杨潮身上。
    杨潮不由心惊,熊明遇一个兵部尚书,如果调兵,最后惹出事端,他是顶的住的。
    杨潮一个小小的把总,如果调兵平息哄闹,失败后是不可能顶的住的,兵部甚至会把责任一股脑推到杨潮身上,根本不承认他们曾经允许杨潮动用士兵的。
    因为兵部没有行文,这官司根本就打不赢,杨潮到时候不但要落一个做事不济的责任,甚至要承担一个私自调兵的大罪。
    对兵部的官员来说,做事不济只是能力问题,最多免官而已,私自调兵可是原则问题,最轻也得落一个流放的大罪。
    杨潮不经意间竟然被人如此算计,让杨潮不由得汗流浃背,不住的踱步起来。
    堂堂一个兵部尚书,竟然如此没有担当,宁可不做事,也不肯做错事,明哲保身的态度让杨潮也十分无奈。
    至于礼部的保证,杨潮也没有天真当真,礼部不也没有任何明文吗。
    礼部尚书不也跟熊明遇一样,只派了一个家丁跟自己联系,如果到时候出事了,大可以推的一干二净。
    杨潮最后心中恨恨:“好,既然你们都知道要明哲保身,老子也得明哲保身,老子好容易重活了一次,一直想着的是如何在明末的乱石中活下去,可不想给自己人倾轧死了。你们不出明文调兵,老子也绝对不会傻傻的私自调兵!”
    杨潮打定主意,自己也不趟这趟浑水了,调兵之后,虽说万般小心,谁敢保证,到时候自己的兵不会伤到一两个书生,最后如果事态平息了,文官要自己交出伤害读书人的兵丁,自己到时候交是不交?
    杨潮本来是打算利用书生闹事,攀爬上兵部的关系,那样一来自己升迁就十拿九稳了,可没想到要冒这么大风险,而且这风险要自己一个人承担,衡量利弊,哪怕有百分百把握可以平息书生哄闹,可是要是让自己付出交出手下士兵的代价,杨潮绝对不会答应。
    自己出兵风险太大,自己不出兵谁做事,这件事让杨潮为难起来。
    既想赚取大大的利益,又不想承担大大的风险,这样的事情世上少有。
    不过走一步看一步吧。
    礼部表态了,杨潮也不客气,立刻直接找到礼部。
    本来只想找一下提学衙门的,现在礼部尚书派人给自己传话,表示要当自己的后盾,那就干脆直接找礼部尚书去,尽管自己可能用不上礼部的关系,多个朋友多条路。
    于是第二天一早,杨潮就跑去拜会礼部尚书了。
    礼部尚书黄锦没有食言,立刻接见了杨潮,态度比熊明遇诚恳多了,让杨潮多了些好感。
    跟礼部尚书交流了一番关于平息书生哄闹的事情后,杨潮的想法得到礼部尚书的肯定。
    接着杨潮将自己写的几张告示交给礼部尚书。
    杨潮希望礼部以这几份告示为蓝本,复制出足够多的份数,并盖上提学衙门大印,让自己去吓唬书生去。
    礼部尚书拿过告示一看,没看内容,抚须点点头赞了句:“好字!”

第一百三十节 蚂蚱
    兵部不肯承担责任,不肯出头,杨潮也绝对不愿意让自己的人冒险,好像陷入了僵局,没想到这时候有人主动找了上来。
    锦衣卫千户冯可宗积极的找到杨潮,表示愿意与杨潮一起做事。
    冯可宗表示,他得到了镇抚司的全力自持,让他全权负责此事。
    可以说冯可宗是锦衣卫的代表。
    这次事件是锦衣卫引起的,锦衣卫不得不出面处理,否则事后无论什么结果,锦衣卫都吃不了兜着走,锦衣卫希望通过将功赎罪,让事后皇帝不会过于收拾他们。
    这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书生现在攻击的第一目标仍旧是锦衣卫,所以锦衣卫最为焦头烂额,谁也不敢接这个烫手的山芋。
    不知道冯可宗哪里来的信心,竟然跟南京名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