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7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满人算是什么东西啊,也有资格入主中原吗。
  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的头脑都有些发晕了,多尔衮突然发动进攻,也是他没有想到的,若是真的让多尔衮攻下了京城,那京城就彻底毁掉了。朝中本来不大做声的文武大臣,这个时候都开口说话了,数不清的奏折飞向了内阁,大都是要求朝廷必须要应对,一定要打败后金鞑子,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在京城周围嚣张的。
  提出来的办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多的还是调集辽东边军抵御后金鞑子,毕竟辽东还有近三十万的大军,后金鞑子不过区区数万人。甚至有人提出来建议,让朝廷赶快将这个消息,通报给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让江宁营去收拾后金鞑子。
  皇上已经陷入到彻底的绝望之中,对于如此重大的事宜,也不是很关心了,想想也是,朝廷本就无法应对驻扎在天津的江宁营了。现在后金鞑子又趁机进攻,一下子要面对两面的进攻。不覆灭都说不过去了。
  压力全部都到了周延儒的身上,内阁为了应对后金鞑子的进攻,也出现了激烈的争吵,最终的意见,还是调集辽东边军,抵御后金鞑子。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让后金鞑子威胁到京城。其实众人很清楚,既然多尔衮从昌平方向展开进攻了,那么在辽河以南驻扎的后金鞑子,岂会没有行动,说不定调动辽东边军。会令辽东也出现危局,可这个时候,众人已经管不到辽东的事宜了,他们想到的是京城的安全,是自身的安全。
  在这种争吵的过程之中,大量的人员开始涌入到京城里面,客栈酒楼都是爆满了,不少的老百姓,选择在大街上露宿,腊月的气候是最为寒冷的,三九四九,冻死猪狗,在外面露宿怎么可能承受,京城外面,也有着大量的人员,哭喊着要求进入到京城,仿佛进入了京城,他们的小命就能够保住了。
  京城的防御,本来就非常严密了,这个时候,更加的紧张了。
  周延儒最终给皇上禀报的意见,是调集辽东二十万边军,护卫京师,留下的接近十万的辽东边军,要防御后金鞑子的进攻,关宁锦防线是必须要保护好的,否则后金鞑子长驱直入,再多的大军都难以保卫京城了。周延儒清楚,凭着不足十万的辽东边军,想要护卫辽东,不大可能,此举无异于饮鸩止渴,可惜到了这样的境地,周延儒没有任何的办法,朝廷也想不到好的应对办法了。
  这个意见很快得以通过了,圣旨迅速发往辽东。
  短短几天的时间,京城内外塞满了人,巨大的消耗,令京城无法承受了,就在朝廷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粮食的短缺问题出现了。朝廷已经没有地方能够调集粮食了,南方不可能了,辽东也调不到粮食,至于说永平府,自身都难保了。
  周延儒很清楚,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短时间之内就要出现重大的问题,粮食短缺是致命的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大量人员的死亡,京城里面,虽说有京营维持秩序,老百姓不敢随意骚乱,但这种氛围,会最大限度的影响到京营的战斗力。
  可周延儒没有办法,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万般无奈之下,周延儒甚至想到了,向天津的江宁营求助,恳求他们调拨粮食,解决京城粮食短缺的问题,不管怎么说,饥荒造成的是老百姓的死亡。
  京城的粮价开始飞涨,原来粮食的价格,维持在每石三两银子左右,可现在已经涨到了每石三两黄金的价格了,短短几天的时间,暴涨了十倍。
  京城外面的老百姓就更加的可怜了,寒冬腊月的,想着吃树皮野草都是很困难的,一些大树的皮很快被扒光了,就连地底下挖出来的观音土,都成为了稀罕的东西,这样的局面持续下去,最终就是大量的人员死亡,甚至有可能出现人吃人的境况。
  这个腊月,是周延儒最难熬的腊月了,他不知道这样的状况如何的改变,也没有好的办法应对,皇上陷入到了绝望之中,根本就不过问朝廷里面的事情了,每日里都是躲在后宫里面,谁都不见,就算是有什么奏折,也全部都是内阁来处理。
  其实周延儒要真的向天津的江宁营求助,这样的窘境是能够解决的,可惜在京城高压的氛围之下,周延儒不敢提出来这样的办法来,或许求助信还没有送到天津去,他自己就进入到大牢里面去了,这个时候进入大牢,是什么下场,那是不用说的。
  就这样,周延儒丧失了解决京城粮食危机的最佳时机。
  多尔衮很快攻下了昌平州,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七。
  京城顿时大乱,从昌平到京城,不过一百多里地,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绝大部分都是骑兵,不过半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京城。若是多尔衮一鼓作气进攻京城,那京城就陷入到巨大的危机之中了。
  这个时候,周延儒的想法也出现改变了,他开始不断的催促辽东的史可法,迅速率领大军前来护卫京城,至于说辽东的局面,暂时顾不上了,京城里面也进入了高度的戒严状态,京营军士全部都部署到京城的四门,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当然是护卫的重点,皇宫在这里,若是后金鞑子攻到这里来了,那大明朝廷就真正的覆灭了。
  但奇怪的是,多尔衮拿下了昌平州之后,没有马上展开进攻,而是派出了小股的部队,开始在京城的周边骚扰,这种骚扰形成的后果是致命的,更多的老百姓开始流离失所和逃亡,涌向了京城的方向。
  后金鞑子为什么暂时停止了进攻,这个问题周延儒一直想不明白,与诸多的内阁大臣商议,也没有得到最终的答案,其实周延儒大可不必这么着急,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不足四万人,想要进攻京城,可谓是登天,京城里面,尚有五万京营的将士,加上锦衣卫以及各府的护卫等等,组织十万人抵抗是没有太大问题的,加之京城的城墙坚固,护城河宽大,没有特殊的准备,根本不要想着能够随意的拿下京城。
  不仅仅是周延儒慌神了,整个的朝廷都慌神了。
  可怕的巨变,就是在这种慌神之中出现的。
  到了腊月二十八,距离大年夜还有两天的时间,京城外面已经开始出现大量的死人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有些人走着走着就倒下了,没有任何的预兆,不过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症状,那就是脖子粗大,或者是颈部会突然冒出来巨大的肿瘤,这些肿瘤在短短的一两天时间之内就会溃烂,散发出来恶臭,一些人死后,身体发黑,同样散发出来恶臭。
  到了腊月二十九,京城里面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了,死人开始骤然上升,官府甚至来不及统计数量了。
  其实这样的情况,以前也出现过,最早还是在崇祯六年的时候,曾经在陕西出现过,不过随着粮食渐渐的充足,这种情况逐渐消失了,也就没有引发众人的注意,可不知道为什么,京城周边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了。
  这个情况,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他们认为是粮食短缺,引发了老百姓大量的饿死,而且朝廷目前根本就顾不上其他的事情了,应对后金鞑子的进攻,才是他们最需要考虑的事情,其他的统统放在后面。
  一场巨变,就这样无声无息的出现了,这也预示着大明朝廷必定走向灭亡。(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史可法的决断(1)'

  (感谢陌生友人、yu200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不左不右选择走中间路线的打赏,谢谢了。)
  京城局势的变化,对辽东的影响是巨大的,祖大寿本来是安排阎应元与史可法见面的,但因为多尔衮突然从大同发起进攻,直接威胁到京城,故而见面不得不推迟。
  阎应元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这就是关键时刻了,要是不能够见到史可法,真正等到变故出现了,一切都晚了,若是辽东边军大量被抽调了,辽东是不可能守住的,到这时,阎应元才想到了皇上的分析,看来皇上早就看到这一切了,只不过在关内闹腾的是多尔衮,用多尔衮的兵力调动辽东边军,令辽东的防御出现巨大的真空,完全可以预见的是,代善与济尔哈朗肯定做好了一切的准备,他们不会进攻广宁和西平堡,甚至不会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等地,他们的目光对准的是山海关。
  皇太极巨大的胃口,终于被阎应元注意到了,他相信,远在天津的皇上,一定也注意到这个问题了,此刻的大明朝廷,根本就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内地没有兵力可以调遣,唯一能够调动的就是辽东边军,朝廷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京城被多尔衮威胁甚至是攻破,那样的结局无法承受,故而朝廷调动辽东边军,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阎应元也感觉到了茫然,他与祖大寿、祖大乐一起分析了这个问题,想要朝廷不调遣辽东边军,几乎没有可能,总不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京城失陷,或者是陷入到危险之中。所以辽东边军是必须要调遣的,但如何的调遣,这里面是大有文章的,只要稍微冷静一下,就可以分析出来,皇太极是想着用多尔衮麾下的军队。调遣辽东边军,接着用代善和济尔哈朗率领的大军,一举拿下辽东的,不过已经六神无主的朝廷,是不是会注意到这点,那就不好说了。
  阎应元不想顾忌到自身的安全问题了,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他必须要见到史可法了。尽管祖大寿和祖大乐一再的劝阻,两人绝不想阎应元出现问题。否则他们就是归顺苏天成了,也是无法交代的。可惜阎应元的态度非常的坚决,祖大寿和祖大乐无奈,只好专门牵线搭桥了,让阎应元与史可法见面。
  辽东巡抚衙门,厢房。
  局势的变化,也是史可法没有预料到的,多尔衮从大同方向突然发动进攻的消息。传到辽东了,据说朝廷里面已经乱做一团。绝大部分的大人都是要求调遣辽东边军护卫京城的,这种趋势肯定是无法阻拦的,这也预示着辽东边军必然要做好相应准备了。
  圣旨还没有到,但史可法已经在做准备了,辽东不能够失陷,京城也要护卫。这个看起来两难的问题,令史可法头疼。
  祖大寿带着阎应元进来的时候,史可法很是惊愕,他不认识阎应元,巡抚衙门可不是一般的地方。是辽东最高的决策机关,祖大寿怎么可能带着陌生人进来。
  还没有等到史可法开口,祖大寿就开口说话了。
  “大人,属下大胆了,带着阎大人来拜见大人。”
  阎应元迅速开口了。
  “在下阎应元,专程来拜访大人。”
  史可法稍微思索了一下,很快想到了阎应元的身份,毕竟在南直隶发生的诸多事情,他还是听说过的。
  史可法的脸色迅速变化了,想到了阎应元的身份,那么阎应元到这里来干什么,也就是很明确的事情了,如此的关键时刻,祖大寿居然带着阎应元到巡抚衙门来了。考虑到了祖大寿的身份,考虑到辽东面临的特殊局面,史可法不好发脾气,也不想节外生枝。
  “本官很忙,没有时间,阎大人请回吧。”
  祖大寿涨红了脸,准备继续开口说话,阎应元却上前一步,再次开口了。
  “在下今日来见大人,是想着辽东的局面,也想到了其他的很多事情,有些事情,在下认为有必要说出来,大人是不是愿意采纳,在下不敢勉强,但在下要提醒大人,万万不要因为决策的失误,成为了千古罪人。”
  史可法的脸色变得铁青,这个阎应元也太大胆了,居然教训自己这个朝廷的二品大员了。
  “阎大人,本官已经很客气了,若不是看在祖总兵的份上,你已经不能够站在这里了,你的身份本官知道,你来的目的本官也知道,本官就是一句话,效忠朝廷,阎大人应该明白本官的意思了,得到这句话,你也完成使命了。”
  阎应元做好了准备,就没有退缩的道理,他脸上也浮现出来了冷笑。
  “史大人一腔忠心和热血,在下佩服,在下今日来,本就没有想到劝降之事,只是关心辽东的局面,否则在下还不想来了,在下前面就说过,是有建议告知大人的,大人若是想着成为千古罪人,在下不说也罢。”
  史可法瞪着阎应元看了好一会,终于憋不住开口了。
  “阎大人有什么话,说出来吧。”
  一边的祖大寿,终于松了一口气,他没有察觉到,自己的额头上面已经冒出豆大的汗滴。
  “应天府出现了危局,想必大人也是知晓的,皇太极此等的伎俩,实在是高明,大明朝廷已经无兵可调了,唯有依靠京营和辽东边军,故而调遣辽东边军,护卫京城,驱赶后金鞑子,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殊不知如此一来,正好中了皇太极的计谋。”
  “多尔衮麾下不足四万之众,凭借着这点兵力,想要攻陷京城,无异于痴人说梦,驻守京城的京营,就有五万之众,依靠着坚固的城池,护卫京城是绝无问题的,可为什么多尔衮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率众攻打京城,难道他的头脑里面进水了,非也,多尔衮是要搅乱应天府的局面,让大明朝廷惧怕,让朝廷里面的官吏坐立不安,在下估计,他的目的达到了,朝廷里面的那些官员,绝不会放心的,是必须要调遣辽东边军的。”
  “后金鞑子的残忍,尽人皆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若是万一攻陷了京城,岂不是要制造出来人间悲剧,京城的士绅富户,包括朝中官吏,都不要想着能够活命,此等巨大的责任,恐怕大人也不敢想象,防患于未然,调集辽东边军,就一定能够护卫京城。”
  “如此辽东必然空虚了,驻扎在辽河以南的代善和济尔哈朗,岂是吃干饭的,恐怕早就做好了准备,吞并整个的辽东了。”
  “代善和多尔衮不会进攻广宁和西平堡等地,甚至不会进攻大凌河城与锦州等地,他们会直插山海关,一旦他们趁着辽东边军空虚的时候,向山海关发动猛攻,拿下山海关的可能性就是很大的,至于说后金鞑子拿下了山海关,会出现什么样的局面,在下就不想多说了。”
  。。。
  随着阎应元的诉说,史可法的神情开始变得专注起来了,这些问题,他不是没有思考过,甚至想到了主动放弃广宁和西平堡等地,收缩防线,唯独没有想过后金鞑子可能直扑山海关,这是最为可怕的局面,一旦后金鞑子拿下了山海关,数十万的辽东边军将面临奔溃的局面,现在想来,这种局面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
  多尔衮率领的后金鞑子,不足四万人,凭着这些人马,想着能够拿下京城,的确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后金鞑子的残暴,在京城周围制造出来的恐慌气氛,肯定令朝廷无法承受,多尔衮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不顾全军覆没的危险,敢于大胆的进攻,目的就是要制造出来恐慌的局面,最终令朝廷调遣大部分的辽东边军,造成辽东防御的空虚。
  代善与济尔哈朗率领的大军,人数超过了八万人,绕开广宁、黑山、大凌河城、锦州和宁远,直接进攻山海关,是完全可行的,一旦大部分的辽东边军调遣之后,各个城池能够勉强防御就算是很不错了,进攻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
  但这里面有最为关键的一点,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多尔衮拿下了京城,这等惨烈的结局,史可法无法承担后果,故而不调遣大军也是不可能的。
  想到了这里,史可法看着阎应元,再次开口了。
  “阎大人既然说到了这些,可有什么应对的办法。”
  “在下以为,多尔衮是不会真正的去进攻大明京城的,凭着他的那点兵力,也无法拿下京城,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