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政客-第6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提出来与大明朝廷合作的事宜,至于张溥和渠清泽,很是理性,认为这样的事情,没有多大的了不起,说到底都是为了能够对付大晋王朝的。
  讨论很快开始了,相关的情况,是渠清泽亲自介绍的。
  讨论情绪之热烈,甚至出乎了苏天成的预料。
  首先发言的是徐尔一。
  徐尔一以耿直著称,曾经不肯屈就苏天成,这是谁都知道的,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脾气,令徐尔一不顾一切,首先开口了,他涨红了脸,首先是狠狠的大骂了一番后金鞑子,接着对大明内阁首辅周延儒和内阁次辅陈新甲也展开了一场人身攻击,可惜这样的话语人家根本就听不到,反而是乾清宫的诸位在这里听着,也许是觉得自己的话语有些跑题了,徐尔一转到了大明朝廷联合后金鞑子的事宜上面了。
  “。。。臣以为,这样的联合是万万不行的,后金鞑子狼子野心,究竟是什么目的,是非常明确的,臣建议皇上将此事昭告天下,让天下的读书人都知晓,让大明朝廷无法与虎谋皮。。。”
  苏天成有些哑然,看来读书人的脾气,徐尔一还是保留了,真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都到了这个时候了,人家看重的是利益,管那么多干什么啊,再说了,自己要是真的昭告天下了,还不是将周延儒直接供出来了,这样的事情是万万不能够做的。
  徐尔一刚刚说完,朱审烜马上开口了。
  “昭告天下的事情是不能够做的,皇上好不容易得到了情报,若是直接泄露出去了,岂不是断了情报的来源,此事万万不可,臣也以为后金鞑子不怀好心,不过后金鞑子与大明朝廷联合,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我江宁营将面临两线作战的局面,复州、宣州和盖州将承受极大的压力,情报显示,大同边军十五万大军,悉数都调动了,准备赶赴保定和天津一带,大明朝廷还招募了近十万卫所军队的军士,也有二十来万了。”
  “臣仔细考虑了,后金鞑子此举,最大的目的,恐怕是想着大明朝廷能够调遣辽东边军,这样的情况之下,后金鞑子在辽东的压力将大大的减小,不管这场战斗,谁获得了胜利,后金鞑子都是能够得到好处的。”
  “盖州方向,后金鞑子完全可以以守为攻,不展开真正的进攻,屯集重兵威胁我江宁营,在北直隶,我江宁营与明军展开激烈的厮杀,后金鞑子一定认为,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坐收渔利了。。。”
  朱审烜边说,苏天成变点头,其余人听得很仔细,也是频频点头。
  要知道朱审烜是尚书省的尚书令,百官之首,还是内阁首辅,要没有真正的能力,坐在这个位置上面,也是不行的。
  讨论还在继续,洪承畴和卢象升也表态了,对于后金鞑子与大明朝廷的联合,有了自身的看法,他们不是太在意,认为后金鞑子不会真正的展开进攻,观望的程度居多,一旦明军在北直隶失利了,后金鞑子会迅速的占领辽东,扩大自身的实力,若是明军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后金鞑子就会向着盖州方向发动进攻了。
  苏天成一直都听得很是仔细,终于到了他最后拍板的机会了。
  “你们的分析很是准确,朕一直在思考,先前徐大人发泄了怨气,估计这等的怨气,你们都是有的,不过朕以为没有多大的了不起,在生死攸关的利益面前,节气是需要让步的,大明朝廷肯定是想到了,若是丢失了京城,丢失了江山,说什么都没有作用了,故而朕以为,大明朝廷与后金的联合,是肯定会成功的。”
  “可惜这种联合的基础不牢固,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后金鞑子从最开始是抱着谋利的心思,我江宁营占据浙江、福建等地,进攻南直隶的时候,后金的多尔衮盘踞在辽东,甚至越过了辽河,准备展开进攻了,这才多长的时间,态度就完全变化了,有意思啊。”
  “朕早就说过,皇太极这人不简单,做任何的事情,都是考虑深远,后金鞑子若是从辽东展开进攻,一定能够获取到最大的好处,甚至能够占领辽东,威胁到大明的京城,至少也是能够劫掠无数财富的,可皇太极果断放弃了,命令多尔衮撤出了辽东,前往耀州和海州方向再次的集结,一般人是做不出来这等决定的。”
  “皇太极看的很远,谋求到的也是最大的利益,刚刚朱大人说过了,皇太极坐山观虎斗,想着辽东边军能够和我江宁营火拼,其实皇太极还想到了,一旦我大晋统一了中原,又岂会放过他后金鞑子,包括蒙古草原,所以他这样做,也是自保的一种方式。”
  “大家分析到了这里面的利弊,就不用过于的紧张了,朕的意思是,盖州方向,依旧保持原有的格局,不管多尔衮如何的虚张声势,不要去理睬,集中大军拿下北直隶,进而拿下大明京城,一旦拿下了大明京城,江宁营以最快的速度控制辽东的关宁锦防线,到了那个时候,不管皇太极做什么样的打算,江宁营都是要彻底剿灭后金鞑子的。。。”
  苏天成开始说到了具体的部署,其实没有什么变化,还是按照以前的想法,集中十万大军进攻北直隶,此外卢象升带领四万大军,进入河南府,趁势拿下河南、陕西和山西等地,这些地方没有什么强悍的军队了,地方卫所部队,不堪一击,如此两面出击,也能够尽快的统一北方。(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章 并非是小事情'

  苏天成考虑的是内部建设和征伐等大事情,不过也不会忘记某些看起来不是很大的小事情,在处理这些事情方面,他也有着自身独特的看法。
  被擒获的钱谦益和曹化淳,没有受到什么虐待,而且也没有进入到大牢里面,只是被软禁在官驿里面,日常的生活也是有人照顾的,说起来两人的身份都是不一般的,钱谦益乃是大明朝廷的内阁大学士,兼任兵部尚书,曹化淳提督京营,也是太监里面的佼佼者了,如何的处理这两人,朝中的官员还是有着不小的争论的。
  一部分的官员认为,必须要严惩钱谦益和曹化淳,这是给予大明朝廷的警告,告诫那些官吏,与大晋作对就是这样的下场,也有一部分的官员认为,不应该重处两人,毕竟两人的身份不一般,而且钱谦益还是读书人视为的领袖。
  至于说黄廷平等三人,倒是没有多少人注意,这些人的身份不过是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七品的官员,不会有人在乎他们的。
  如何的处理钱谦益和曹化淳,表面上看起来,是大晋朝廷的事情,采取任何的措施,其他人都不会有什么大的意见,但苏天成可不是这样看的,他很清楚东林书院的影响力,至少在读书人之中,存在不小的影响力,若是历史不发生改变,东林党的实力,甚至直接影响到朝政,能够决定内阁首辅的人选了,只不过这么多年以来,穿越的苏天成,对东林书院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有着不少负面的看法,想方设法的分化和打压了东林党。才到这东林党一蹶不振,不能够起到很多的作用。
  广泛的开设学堂,这是苏天成统一天下之后,肯定要做的事情,必须让更多的精英进入到官吏的队伍之中,让更多的新鲜血液注入到大晋的肌体里面。只有这样,大晋才有可能充满活力,才能够不断的强盛下去,而且这些陆续进入到朝廷的官吏,必须要有一些平民化的思想,必须要明确服务的基本理念。
  南京作为东林书院的大本营所在地,一直以来都是文人学子集中的地方,北京是大明的政治中心,南京可谓是文化中心。管理南京这样特殊复杂的地方,仅仅依靠铁血手腕是不够的,还必须要依托其他的一些手段。
  准备开始征伐之前,苏天成考虑,需要处理了钱谦益和曹化淳等人的事宜。
  在与诸多的丞相商议之后,苏天成下定了决心。
  钱谦益首先被带到了乾清宫。
  看到了南京的皇宫,钱谦益的表情很是奇怪,一副想哭有哭不出来的表情。看到了钱谦益这样的表情,苏天成没有感觉到奇怪。这是钱谦益真实心态的表现,苏天成几乎可以断定,这次的交谈过程之中,钱谦益肯定是会投靠大晋朝廷的。
  苏天成已经是大晋的皇帝,钱谦益见到苏天成之后,按照规矩是要下跪磕头的。苏天成本来对这种下跪磕头的礼仪不是很在意的,但朱审烜等人是坚持的,毕竟时代不同了。
  进入乾清宫的刹那,钱谦益稍微犹豫了一下,低着头慢慢跪下了。只是没有开口说话。
  苏天成的脸上带着微笑,内心的感受不好说,自古以来对读书人的评价就是多种多样的,有人说读书人骨头最硬,也有人说读书人最是识时务。
  “钱大人,平身吧。”
  钱谦益慢慢的站起来,低着头,还是没有说话。
  “朕看钱大人的气色还不错,这段时间,因为事情很多,没有关心到钱大人,朕还是有些愧疚的,钱大人乃是大儒,被诸多的士子拥为读书人的领袖,更是大明朝廷的内阁大学士,兵部尚书,身居高位,还望能够体谅朕的疏忽啊。”
  钱谦益抬起头,脸上出现了惶恐的表情。
  “草民不敢,成王败寇,草民有负朝廷重托,至于说学问之事,草民更是不敢自大。”
  苏天成脸上带着微笑,站起身来,走到了钱谦益的面前。
  “钱大人不必过于的自谦,朕对诸多事情的看法,历来是有一说一的,钱大人的学识实实在在,东林书院在大明朝廷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朕当年曾经创办了中兴学社,深深明白其中之艰难,不过朕倒是有一些感受。”
  钱谦益万万想不到,来到了乾清宫,见到了苏天成,居然是讨论这些事情,并不是他想象之中的惩戒,这一下他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今日这次见面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学堂乃是教书育人之地,可惜各地的学堂,几乎都是官府办的,所有的读书人,从小被灌输的思想,就是要寒窗苦读,就是要为朝廷服务,一朝高中之后,名扬天下,朕也是从这条道路走过来的,身为读书人,若是不能够取得功名,就被认为是最大的失败,也无颜说自身是真正的读书人,朕由此想到了,此等的读书观念是不行的,毕竟读书不一定是完全为了功名。”
  苏天成说出来这番话之后,钱谦益差点忘记自己是俘虏了,他情不自禁的开口了。
  “臣以为这话不妥,读书人之抱负,乃是心系家国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若是读书人都放弃自身抱负了,臣不知道读书还能够有什么作用。”
  说完这些话,钱谦益忽然感觉到不妥当了,他本来就是罪人的身份,还敢在乾清宫和苏天成争辩,这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不过苏天成脸上带着笑容,没有发脾气。
  “钱大人所言也是有道理的,历史上的读书人,都以振兴国家、展现自身抱负为目的,这样的认识也不能够说是错误的,不过朕觉得,读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进入朝廷为官,不过是一个方面,朕近日仔细研读了《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写的非常好啊,要说施耐奄和罗贯中,也没有能够进入到官场,可留下的文字著作,却足以影响世人了,还有前几年去世的徐宏祖,留下了《徐霞客游记》,朕也仔细看了,才知道江山如此多娇。”
  “朕说到的这些人,难道不是读书人吗,同样是读书人,可他们没有为官,一样也是名垂千古的,可惜世人对他们的看法,都是惋惜的,认为他们为何没有能够进入到官场,朕到不是这样看的,这些人若是进入了官场,不一定能够留下如此的成就。”
  “朕的意思,还是要有那么一些读书人,专心致力于学问,他们不一定要进入朝廷,不一定要为官,此外,世人也不应该以是否做官来衡量每一个读书人的成就,朕想过了,就算是在日常生活之中,读书人总是能够明白事理,这岂不是很好吗。”
  苏天成说到这里,钱谦益总算是明白意思了,他这个大儒也不是就这样博得名声的。
  看见钱谦益没有说话,苏天成接着开口了。
  “朕的意思,有不少的读书人,朝廷还是可以提供俸禄的,这些读书人,专心于学术研究,或者是教书育人,他们同样为朝廷做出来了贡献,朝廷是不能够忘记他们的。”
  尽管说对苏天成这样的观点,还不是特别的赞同,但钱谦益清楚,苏天成的意思,是让他专心做学问,不要考虑官场上的事情了。
  虽然有些失望,但做学问也不是什么坏事情,一样能够得到世人的尊重。
  就在钱谦益还在琢磨的时候,苏天成说到了关键地方了。
  “朕一直以来,对东林书院的印象都不是很好,倒不是说东林书院有着什么太大的问题,朕就是认为,东林书院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尽量少的参与到朝廷的事务之中去,培养出来优秀的读书人就可以了,若是时刻抱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态度,恐怕是读不好书的,就算是学到了知识,满脑子也想的是功成名就,当然,朕也不会堵塞言路,读书人有着不一般的认识能力,可以对朝政得失提出来自身的看法,但千万不要以为什么事情都是自身正确,不管是老百姓,还是朝廷官吏,甚至是朝廷,都要按照他的想法来做事情,那样才是对的,陷入到这个怪圈里面去了,那是不能够好好读书的。”
  说完了这些,苏天成看着钱谦益。
  “不知道朕的意思,钱大人是否明白了。”
  “在下明白了。”
  “好,朕也不期盼钱大人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想明白一切,有些道理,钱大人慢慢去琢磨吧,至于说下一步的安排,朱大人和杨大人会和钱大人交谈的,有些什么具体的想法,或者是有什么建议,钱大人尽管说。”
  曹化淳没有被带到乾清宫,黄廷平等人,苏天成更是不会见的,如何的安排曹化淳,倒是苏天成颇为头疼的问题,最终他还是接受了朱审烜的建议,让曹化淳进入到皇宫里面,协助管理皇宫的内部事务。
  改革是艰难的,土地改革已经令苏天成有了深刻的体验,很多事情只能够是慢慢来,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哪怕是皇帝也不行,也不能够这样做。(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御驾亲征'

  大晋元年十一月十日,也就是公元1643年,征伐再次开始了。
  尽管大晋朝廷还在努力的清算土地,全面的向农户实施土地租赁的政策,尽管某些地方还在发生着流血事件,为了明确土地的权属,还是有人敢于和朝廷对着干,但苏天成已经不能够继续等下去了,从攻下南直隶到登基称帝,到暂时稳定大晋王朝,算起来耽误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了。
  钱谦益等人以及安置好了,对于东林书院的整治,也正式开始了,负责这件事情的居然是都察院的右都御使徐尔一,可见朝廷对整治书院的重视,苏天成的想法,是将东林书院改为纯粹教书育人的地方,他考虑到的是试点和以点带面的方式,办好了东林书院之后,在大晋各地开始广泛推开官府办学的模式。
  此外,刘宗周和黄道周也赶到了南京,苏天成专门和他们交谈了,两人对于苏天成认为的需要有专门研究学问和教书育人的读书人的观点,很是赞同。
  位于登州的专门培训官吏的学堂,也全部都搬到了南京,这个学堂不可能与朝廷拉开关系,苏天成亲自为学堂命名,称之为大晋教育培训学院,朝廷官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