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战骑狂潮-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李铮在老仆的引领下,到了偏厅坐好,老仆又奉上茶水,才不喝两口,便见一儒雅清癯的面熟老者从后堂转了出来。
李铮起身,笑着作揖,道:“伯喈公别来无恙?”
蔡邕一看,竟然是李铮,面色立刻就沉了下来。他忘不了,就是眼前这个现在看起来彬彬有礼的青年,决然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将他抓入了大牢。
心中总有一种悲愤,时刻灼烧着他。
于是语气立刻就生硬起来:“原来是李将军!不知李将军到老朽这寒舍来,有何见教?”
“伯喈公言重了!”
李铮姿态放得很低。
这老头儿,注定要成为老丈人的存在,而且还是一位真正值得敬佩的大学者,不论如何,李铮对他,还是要保持一定的尊敬。
当然,前日里的事,那只是意外。
蔡邕哼了一声,微微还了一礼,坐了下来,道:“李将军有什么事就直说吧。”
李铮点了点头,笑道:“还是伯喈公了解我,我这个人很直接,从不拐弯抹角。”
蔡邕气结,吹胡子瞪眼,直直看着李铮。
“嗯,是这样的。”李铮沉吟了片刻,面上有些不好意思,道:“我早知伯喈公之女国色天香,琴棋书画无一不通,此番却是提亲而来。。。”
“什么?!”
蔡邕立刻就怒了,轰的站了起来,拂袖道:“此事不可!老朽却是高攀不起!”
“伯喈公此言差矣。”李铮仍然面露微笑:“李某人无甚家世,何谈高攀不高攀?”
“你!”蔡邕须发怒张:“不可便是不可!小女今年尚未及笄,此时便谈婚姻大事,为时尚早!”
“尚未及笄?”李铮一愣,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蔡琰是寡居在家,什么尚未及笄?蔡琰的那好似水蜜桃一般成熟的面孔,绝对已经过二十了!
“那是自然,小女蔡瑾今年还不满十五,自然未能及笄,如何谈婚论嫁?”蔡邕道。
李铮恍然。
看来是蔡邕误会了,以为自己要娶这个名叫蔡瑾的小女孩,啧啧,没想到蔡邕竟然还有一个小女儿。
“伯喈公误会了!”李铮哈哈一笑,道:“在下是为昭姬姑娘而来。”
“昭姬?!”
蔡邕一愣,怒气稍减,但仍然沉着脸。
他着实不愿意与李铮产生瓜葛。
“昭姬孀居,如何配得上将军?此事休提,将军请回!”蔡邕断然拒绝。
“伯喈公先不要拒绝,且听在下肺腑之言。”李铮认真道:“李某虽出身低微,但也早闻昭姬之才名,却是心中仰慕已久。前日里见了昭姬一面,相谈甚欢,更是爱慕。这几日来,心中想念难以按捺,左思右想之下,才有今日之行。”
李铮口里话语不停,接着道:“昭姬虽有过一次婚姻,但在下并不在乎。伯喈公不同意这门亲事,无非是因为在下的所作所为,使伯喈公恼怒。但我却觉得,伯喈公是偏颇了。”
“我爱慕昭姬,与我所作所为,并无关隘。虽然我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也许让伯喈公心痛,但并不代表我就不能给昭姬幸福。伯喈公是昭姬的父亲,作为父亲,应该为子女的未来着想,而不应该把昭姬的幸福,与这件事关联起来,这是对昭姬的不负责任。”
蔡邕闻言,神色逐渐平缓下来,沉默不语。
李铮见状,心知已经打动了蔡邕,于是再接再厉,道:“大汉朝是辉煌的,这一点我不否认。如伯喈公你们这一代人,对大汉朝的感情,我也能够体会。但伯喈公,现在的大汉朝,还有必要存在吗?没有必要了!你看那诸侯并起,你看那漫天烽火,大汉朝其实早已走到了尽头。再是免力维系,也终归会飞灰湮灭,长痛不如短痛,这乱世越早结束,对任何人都是最好的选择,何不早早终结,再起新篇?!我李某人并不否认我的野望,不错,我要的就是这万里江山。但我可以自信的说,我能比前人做的更好!伯喈公,您也是眼光开阔的智者,想必也知道我凉州的一些情况,如果你能说出我哪一点做的不到位,您可以直接提出来,可以骂我,我立刻改。”
“您是大学者,我觉得,对于你来说,文明的传承,才是最重要的。乱世,能摧毁文明。越早结束乱世,文明就能保存的越完整。当初我与慈明公也说过,大汉朝既然注定陨落,又何必再去牵挂纠结?人要向前看,而你们作为大学者,更是要肩负文明传承的重任。大汉朝不在了,但大汉朝的文明,却可以万万世的传承下去!这,也是大汉朝的另一种存在方式。”
“姐夫说的真好!”
这时候,一声惊叹从后堂传出,李铮和蔡邕不由齐齐侧脸。
却见进入后堂的帘子被掀开,露出一张娇俏的小脸。
蔡邕的脸色立刻就黑了。
正待呵斥,便见蔡琰红着脸,拉着蔡瑾走了出来。
“爹爹,将军!”
蔡琰微微一福,低着头,不敢看李铮。蔡瑾则躲在姐姐身后,偷偷的对李铮做鬼脸,让李铮不由会心一笑。
蔡邕却是叹了口气,狠狠的瞪了蔡瑾一眼,才对李铮道:“你。。。说的不错,也做的不错,只是老朽自己太过固执了。。。唉。。。”长叹一声,蔡邕面露纠结。
李铮心里放松了下来,这位大学者,虽然有书生意气,但终归开始较为开明的,于是笑道:“我凉州一直注重教育和文明的传承,教育系统普及到了最底层。伯喈公可以和慈明公作伴嘛,也为我华夏文明的发展壮大,贡献力量嘛!”
蔡邕勉强笑了笑,站起身来,甩了甩袖子,道:“也罢,你们的事,老朽就不管了。。。”说着,转身拉起蔡瑾,在蔡瑾不情不愿的表情里,转入了后堂。
李铮笑了,起身,缓缓接近一直不敢看他的蔡琰,深情的拉起了她的手。
。。。
九月,凉州李重霄取益州,据关中,降刘焉、董卓,得半壁江山之事,如同九天惊雷,震彻了整个大汉天下!
不论是势力日渐壮大的袁绍、曹操,还是尚未崛起的刘备、孙策,抑或者走向鼎盛的公孙瓒、刘表,都被震得神思不属。
他们仿佛看到了天空中笼罩的沉沉阴云,凉州李重霄,这个名字,取代了董卓的存在,让他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然而,此时的他们,却没有任何一个人,有力量去面对这沉重的压力。
兖州刺史刘岱刚刚战死在青州黄巾手中,曹操忙着收拢刘岱的残余力量,根本无暇西顾。李铮占据关中,接壤兖州,让他如芒在背,只能抽出一些力量,以族弟曹仁为统帅,驻扎在陈留一带,防备西凉兵锋。
而盘踞在南阳、豫州的袁术,则忙着将势力触角延伸到扬州,也无暇他顾。只在鲁阳、武关两处驻扎了兵力,以为防备。
至于荆州刘表,却是刚刚稳住荆州内部局势。他去年受董卓任命为荆州牧,孤家寡人到了荆州,施展政治手腕,到现在才将将把荆州形势稳住,还要防备袁术,也没有力量北顾。
冀州袁绍则一边忙着与匈奴残部联合,绞杀黑山贼,一边与公孙瓒交锋,争夺青州,一边还琢磨着如何利用小皇帝这张牌。刘协离了关中,四顾茫然,最终因为袁绍势力最大,选择了他,继续做傀儡去了。
袁绍本想持着小皇帝这张牌,再来一次群雄会盟,讨伐李铮。然则却被麾下谋士劝阻。
其一,现在各地诸侯,都忙着壮大势力,或是处于紧急时刻,或是处于虚弱之中,哪里有心思会盟?
其二,此时的诸侯,不像当初董卓初掌权时的诸侯。那时候的他们,虽然各有打算,但毕竟还没有直接矛盾,上头又有大汉朝的名义镇压,所以才能轻易纠集起来。现在则不然,首先,李重霄否定了大汉的继续存在,使得大汉朝的威望进一步降低,几乎已经不被任何人放在眼中。其次,各个诸侯之间的争夺已经进入白热化,都有了很深的仇恨。比如公孙瓒,就绝对不会和袁绍联合。
其三,都害怕被人当枪使呢!讨伐李铮,总要分派任务,哪个是前锋,哪个做后勤。诸侯不能齐心,各怀鬼胎,万一将精力放在李铮身上,被人从背后捅一刀,死的不明不白,那就真的冤了!
所以说,现在这个时候,要举行会盟,不大可能会成立。
不是说这个策略不好,而是时机未到。
看那凉州李重霄现在的状况,恐怕比起当初的董卓,都要来的强大。一者面对这样强大的敌人,处于弱势方的诸侯本就是被动的。其二,也只有真正到了火烧眉毛了,才有可能摒弃前嫌,会盟联合。现在李铮未动,诸侯还没有切肤之痛,不是时机。
而且各诸侯都还在争夺地盘,竭力壮大,尚未安定了下来,各自内部都尚且混乱,又怎敢主动招惹里?唯有等到局势趋于稳定,内部梳理清晰,才是商讨这件事的最好时机。
第三十四章 再得贤才
不过也不是什么都不做。
不论是袁绍,还是曹操,一者这些人都不是蠢蛋,二者他们历来都站在这个时代舆论的巅峰,把持着舆论方向。
不敢与李铮正面交锋,那就抹黑他!
合着那些憋屈的被李铮赶出关中的豪门望族,这些人死了命的抹黑李铮,把他形容成为一个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的大魔头,比之董卓更甚。
他们还很有理由,例举出李铮的种种不是。比如灭韩遂,被形容成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毕竟,当时韩遂也是朝廷任命的征西将军,官职比李铮高了一个阶位。
又比如降服羌胡、击灭右部匈奴,说李铮残忍好杀,把人家生生给灭族了!
尤其是李铮竟然否定了大汉朝的继续存在,端端是逆天之举,乃天理不容,人人得而诛之!
其中种种说的是有板有眼、泣血涕零,闻之无不咬牙切齿,憎恨不已。
当然,这只能忽悠住那些不明就里的人,比如百姓。当然,以大汉现在这种局势,绝大多数百姓都难保温饱,吃饭穿衣都操碎了心,哪里有心思去声讨李铮?也就当个谈资,乐呵乐呵罢了。
真正的有识之士,谁又看不出这其中的奥妙?
这大汉的天,真正是要变色喽!
面对这一切,李铮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领地之外,他管不着。而领地之内,哪个百姓不对他感激,不把他当做天?
只要自己人明白就行,只要自己的力量够强就行,任凭那些跳梁小丑如何上蹿下跳,也不过如此,难道还能伤了李铮半根毫毛?
现在他们跳的欢快,等到李铮稳住一切,腾出手来,再看他们如何?
。。。
九月初,荀攸南下益州,任益州牧,主掌益州一切政务。以荀攸的能耐,不过短短时间,益州的形势便趋于稳定,并逐渐实施凉州各种政策,使得益州的局面也走上了正轨。
关中有李铮亲自看着,也迅速稳定下来,走上了正轨。
不论是关中还是益州,受到凉州的影响最是深刻,底层的百姓,说句老实话,早就盼着李铮到来了。
随着各项政策、福利的实施,人们深切的体会到其中的好处,无不欢欣鼓舞。
九月底,距招贤令下达已经一个月。
这天,李铮接见了这一个月来招收的贤才能人。
并从慧眼从其中挑选出三位佼佼者,其一为右扶风郿县人士法正法孝直。
这个人,李铮是如雷贯耳。
后世的历史上,刘备能崛起,一靠诸葛亮,二靠法孝直!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法孝直,就是杰出的军事家!其能力,并不差于戏志才等人,是这个时代顶尖的人才。
其二则是右扶风槐里人马均马德衡。
如果说法正、戏志才等人是军事领域的顶尖人才,诸葛亮、荀彧等人是政治领域的顶尖人才,那么马均,就是科技领域的顶尖人才!
虽然在这个时代,马均的地位,较之这几位,要差太多。但在他擅长的领域,他已经达到了一个绝对的高度。
他是一个发明家,李铮深知。这个人,不能在政治方面给他帮助,不能帮他出谋划策领兵作战,而且他还是一个口吃。但他的作用,同样不小。
后世历史上,这位可是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啊!
他改造了织绫机,使得织绫效率提升了四五倍。发明了先进的灌溉工具龙骨水车,也就是翻车。还改良了诸葛连弩。织绫机和翻车,关乎于民生,而诸葛连弩,则关乎军事。作用不可谓不大。
其三,则是一位名叫杜畿的京兆杜陵人。
对这个人,李铮没有什么印象,但通过交流,李铮发现他思绪敏捷,尤其擅于逻辑思考,是个难得的人才。
除了这三位,余下的百余位,也各有才能。或是擅于冶铁制造,或是擅于建筑建设,或是能做县令,或是能当校尉,都是李铮急需的人才。
与他们畅谈了一番,李铮当即将他们按照各自擅长的领域,分门别类,并将之挂靠在了不同的部门之下。
擅于政治文事的,就让其到吏部去报道。擅于工艺匠造的,则让其到工商部下辖的研究院报道。精擅武艺、韬略的,则使其到军中报道。
当然,这些人即便是法正三人,也需要在灵州太学院深造一番,才能任用。毕竟,凉州的状况,不同于寻常,要融入进来,须得学习一番。
对此,法正等人均表示理解。
说实话,他们对凉州,虽然耳闻已久,也十分向往,但其内部的奥秘,也只是似懂非懂,有必要深造。
十月初,天气转凉。
关中的局势,完全稳定了下来,李铮便准备回返灵州。
军师戏志才则被李铮派往函谷关,辅助庞德,参谋关中军机。同时传讯调遣民事部部长荀衍,暂代关中政务,坐镇长安。
十月初五,李铮领着各部战骑,护卫着上百辆马车,出了长安城,缓缓往西而去。
战骑规模不大,繁衍一直是李铮心头最重要的事。现在战事完结,自然不能留在外面,须得屯驻草场,使其繁衍。
至于上百辆马车,其实里面装的,都是书籍。
这是李铮的老丈人,蔡邕蔡伯喈毕生的收藏。
此番李铮要回灵州,自然要把已经定下关系的蔡琰一家带上。蔡邕呢,则要任职于教育部,做副部长,与荀爽一道,为华夏文明的传承做贡献。
大队的战骑践踏着道路,来往的行人,无不驻足瞩目。
战骑的存在,李铮根本没有丝毫遮掩,很多人都早有耳闻。但眼下亲眼所见,却更是震撼人心。
这就是凉州最精锐的部队,其中随便拉出一个战士,那都是顶好的汉子!
人们指指点点,啧啧称奇。
李铮一身披挂,端坐在青云背上。
青云作为第一头青甲战骑,对于李铮而言,是十分特殊的。所以即便有更强大的摧锋战骑,李铮都没有放弃它,一直以之为座驾。当然,也许等到更强大的二阶甚至三阶主战战骑合成出来之后,它就要被淘汰,但它的地位,仍然特殊。
骑着青云,鞍扣上挂着虎头湛金枪,腰间悬有赤霄宝剑,挨着一辆马车缓缓行进。马车中,坐着董白和蔡琰、蔡瑾两姐妹。
蔡瑾这个活泼的小姑娘,时不时掀开车帘,问这问那,叽叽喳喳,像一只快乐的小鸟一样,对凉州充满了憧憬。
李铮笑呵呵的回答着她稀奇古怪的问题,一边与董白和蔡琰眉目传情,那是乐在其中。
后面的一辆马车里,就是蔡邕。
这老头虽然答应了婚事,并且还愿意到教育部任职,但对于李铮,他仍然是一副不待见的模样。
李铮并不在意,这老头书生意气太重。想必时间会冲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