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第9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斗机都已经回到了之前确定的会合海域,结果却没有找到航母。到航空参谋与他们联系上的时候,已经有超过一半的战斗机因为燃料用完不得不在海面上迫降,飞行员全都逃了出来,可是这些迫降的战斗机也全都完了。另外的一半战斗机就在距离舰队不远的地方,可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根本就飞不过来,也只能尽量靠近舰队,然后迫降,飞行员也只能等着救援飞机与舰艇把他们从海里捞起来了。
情急之中,谈仁皓首先安排的肯定是救援工作,飞行员是舰队里最为宝贵的财富,绝不能有什么闪失。可问题是,当时战斗机迫降的海域范围很大,要想找到所有迫降的飞行员,不但需要动用很多的力量,还需要时间。更麻烦的是,充当救援主力的水上飞机已经在风暴中全部损毁,只能够出动速度慢得多的驱逐舰与巡洋舰去寻找迫降飞行员,这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到后来,海航还派来了十几架远程水上巡逻机帮助舰队寻找失踪的飞行员,舰队的搜救工作持续到了当天傍晚,因为还有十几名飞行员没有找到,海航的远程水上巡逻机又在这一海域搜寻了三天。最后一名飞行员是在三天之后,也就是二十七日的下午被找到的,当时飞行员已经因为缺水而严重虚脱,如果再晚几个小时的话,恐怕找到的就只是一具漂浮在海面上的尸体了。
很多问题几乎是一下子涌出来的,就在谈仁皓刚刚安排好了搜救工作的时候,各战舰也陆续发来了损伤报告。护航战舰的问题还不是很大,最多就是被吹断了电线,少了几门小口径高射炮,以及某些暴露在舰体外的设备不见了,或者是出了故障什么的,反正还可以继续航行,继续作战。问题最大的还是航母。当时,第一特混舰队的三艘航母中,只有“龙感湖”号勉强可以让轰炸机起飞,其他的两艘航母的首甲板都被吹翻,还有一艘甚至连接收飞机降落的能力都没有。其他的几支特混舰队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第二特混舰队只有“兴凯湖”号可以勉强接收与起飞战机,另外两艘航母都得对飞行甲板进行修理。第三舰队里只有两艘航母仍然有一点点航空作战能力,其他的七艘航母都不同程度的损毁。
实际上,航母的这些损毁都不是很严重,最主要的就是飞行甲板在风暴中被吹翻,或者是损坏了比如弹射器,阻拦索等关键设备。这些损伤是比较容易修复的,甚至可以设法在海上修复,到了港口之后,就更容易处理。问题是,这些损伤足以使航母失去航空作战能力,也就让航母无法继续作战了。
一场风暴就暴露出了“湖”级航母上的缺陷。实际上,当时飞行甲板强度过低的缺陷在太平洋战场上就已经暴露了出来,而且当时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的航母在进入大西洋作战之前,都在国内进行过改装,全部仿照英国海军的航母,安装了“飓风艏”(这个名字就是英国人取的)。原本以为这就能够解决问题了,可问题依然严重。这次没有出现舰首被飓风吹成麻花的事情,可是飞行甲板却普遍出了问题,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湖”级航母采用的是支架结构的飞行甲板,即通过一些承力支架将飞行甲板连接在机库主甲板上。这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结构重量,同时减少结构的占地面积,扩大机库的容纳能力,还能够降低建造成本,加快建造速度等等。可是,最大的问题就是,支架结构的强度并不高,只能满足最低限度的要求,在风暴中就显得极为脆弱了。
后来,正是谈仁皓与黄晓天的这次遭遇,让帝国海军痛下决心,采用半封闭式机库。战后,所有继续服役的“湖”级航母在进行了中期大改的时候,都采用了半封闭式机库。而当时即将服役的几艘“岛”级航母都在交付海军之前返回船厂,进行了同样的改进,采用了半封闭式机库。因此,“岛”级航母在改进之后,增加了800多吨的钢板,而为了保证航母的稳定性,减少水面以上部分的重量,不得不减少了每门高射炮的备弹水量,另外将航母上很多很少用上的设备全部取消掉,比如以往标准配备的两台起重机,在“岛”级上就只保留了一台,这样减少了大概600吨的重量,基本上保证了航母的稳定性。
等到各特混舰队的报告都送来后,谈仁皓这才想起,常荐新要求对圣地亚哥港进行一次补充轰炸,他立即就给黄晓天发了电报,让黄晓天尽可能的组织一支轰炸机群,不要等第一舰队,立即去轰炸圣地亚哥港。当然,第一舰队也没有闲着,怎么说,还有两艘航母能够让轰炸机起飞呢。可是,问题并没有这么简单。
除了航母本身受到了损伤之外,航母上的舰载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系留在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几乎全部损毁,而保存在机库里的舰载机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在狂风巨浪中,很多舰载机都因为没有牢固的固定在甲板上,结果东碰西撞,碰掉几个零件还是小事,当时“龙感湖”号航母上就有好几架飞机被撞得缺胳膊少腿的,让勤务人员都看得极为心痛,那可是价值十几万,几十万的战机啊!
快要到十一点的时候,第一舰队的统计结果才出来,只有42架轰炸机,以及22架战斗机可以使用。在此之前,谈仁皓也刚收到黄晓天发来的电报,第三舰队有44架轰炸机与21架战斗机可以使用,而且黄晓天已经命令组织这些战机起飞了。谈仁皓也没有迟疑,他也立即下达了出击的命令。虽然数量少了一点,但这足够组成两支轰炸机群,而且当时舰队也不需要考虑防空,美军的轰炸机是不可能在这个时候出动的,甚至不需要安排护航战斗机,所以那些战斗机也可以挂上炸弹,去执行轰炸任务。
十一点过十分,第三舰队的轰炸机与战斗机首先起飞,当时第三舰队里的两艘航母距离圣地亚哥大概只有400海里。五分钟后,第一舰队的战机也陆续起飞了,而“龙感湖”号航母在此时距离圣地亚哥440海里,“兴凯湖”号距离圣地亚哥430海里,这正好在“猎鹰”与“游隼”的最大作战半径上。
在让轰炸机起飞之后,谈仁皓再次联系了常荐新,此时他已经不可能为常荐新提供防空掩护。等到常荐新回电之后,谈仁皓这才松了口气。第三特混舰队不是直接南下返航的,而是从牙买加与大开曼岛之间的开曼海峡通过,然后从牙买加岛西部海域南下返航。这条线路虽然曲折了一点,可是第三特混舰队此时就正好在飓风的影响范围之内,不大可能被美军发现与跟踪,而且飓风要在下午才会进入墨西哥湾,第三特混舰队只需要保证在天黑前不遭到打击,就能在二十五日天亮前离开危险海域了。
这时候,谈仁皓也知道,第三特混舰队受伤的战舰正在从牙买加海峡南下,也就是朝着第一舰队这边而来。谈仁皓立即就安排了几艘驱逐舰去接应。后来,正是在“立冬”号沉没了之后,谈仁皓命令其他受损战舰前往利蒙港,而不是去更远的科隆港,不然的话,另外四艘巡洋舰很有可能在到达科隆港之前就沉没了。
当时,搜救工作还没有完成,而且轰炸机返航时所剩燃料不会太多,第一舰队与第三舰队都没有立即撤退一。到十二点左右,谈仁皓联系了黄晓天,让黄晓天现行撤退,同时第一舰队里四艘无法作战的航母也将跟随黄晓天一起撤退,由谈仁皓与郝东觉带着另外两艘航母接收返航的轰炸机,同时负责搜救工作。毕竟,舰队长期在这一海域逗留不是什么好事,就算美军的轰炸机没有办法来对付他们,可这里是美军潜艇前往加勒比海南部海域的主要通道,舰队聚集在一起,很容易成为潜艇伏击的对象,而只留下两支航母战斗群,危险就自然小得多了。
黄晓天没有拒绝这个提议,他也希望早点修复航母,下午一点前,黄晓天就带着第三舰队,以及第一舰队的四支航母战斗群先行向南返航,前往科隆。
到下午三点多,第三特混舰队的受伤战舰与谈仁皓他没会合了。这时候,轰炸圣地亚哥的机群也已经回到了航母上,谈仁皓也没有多耽搁时间,立即就会同第三特混舰队的战舰一起返航。当然,他没有忘记把这件事告诉常荐新,好让常荐新免得担心。最后,谈仁皓把返航的消息也发给了雷少卿,这是舰队在回到科隆港之前发出的最后一封电报。
到此,战役行动结束,如果不考虑第三特混舰队那几艘受伤的战舰的话,在六月二十六日夜,第三特混舰队最后一个返回了科隆港。在返航的途中,美军潜艇数次想偷袭舰队,结果都没有获得成功,不管是谈仁皓,黄晓天,还是常荐新,都没有忽视潜艇的威胁,毕竟完成作战任务,返航的舰队是最有可能遭到潜艇偷袭的。
与在巴哈马群岛的那次战斗不一样,这次的作战行动更为短促,而且有更多的意外情况发生,而且从总体上来说,这次作战行动已经达到了目的,下一步,就要看韩绍锋的表现了。
第八十六章 启动
当时科隆港已经有比较晚上的修船设施,除了两座大型船坞还在建造之中外,其他的很多设备都已经到位了。另外,海军还将之前派到直布罗陀要塞的那几艘工程船,以及在珍珠港的几艘工程船都派了过来。舰队在回到了科隆港之后,都很快得到了维修。
比起战斗损伤,风暴造成的损伤相对来说比较容易修复。如果挨了炸弹,或者是鱼雷的话,破坏是由里到外的,维修时就要先拆除周围的很多设备。风暴造成的破坏是由外到内,因此可以直接更换受损的部件。第三舰队与第一舰队都是在二十五日回到科隆的,在经过了简单的检查后,工程师确定了各战舰的损伤情况,并且订下了维修计划。因为当时有足够多的工程与维修人员,两支舰队的维修工作最迟在月底就能完成。
问题最严重的还是第三特混舰队那几艘战舰。谈仁皓在回到科隆港之前,就派人去联系雷少卿,让他派了四艘工程船去利蒙港。具体的维修工作是由工程人员负责的,谈仁皓并没有操心。随后,第三特混舰队的其他战舰也返回了科隆港,几艘受了轻伤的战舰都需要维修,而且都是战斗损伤,维修起来相对比较麻烦。在经过了检查后,工程师得出的结论是,第三特混舰队很有可能缺席七月分的所有作战行动。
维修的事情是急不来的,谈仁皓也没有去催促工程师与维修队伍加快维修速度,毕竟战舰如果不接受最好的维修,就算是重新回到了战场,也不可能有很好的表现。帝国海军在这方面是有教训的,“玄宗”号航母就是因为几次维修不彻底,结果导致问题恶化,不得不在服役不到十年后就离开了作战部队。也正是从“玄宗”号总结出的教训,帝国海军在战争期间制订了相对严格与完善的维修条例,从而保证了其他受损战舰都能够得到最好的照顾。
谈仁皓也乐得轻松几天,特别是在二十七日拿到了美军大西洋舰队的最新情报之后,他也没有什么压力了。
进入了西恩富戈斯港的大西洋舰队的遭遇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港口是避风的地方,但是当飓风在附近登陆的时候,那场面是可想而知的。在二十四日上午十点四十分左右,飓风在吉隆滩附近登陆,登陆地点距离西恩富戈斯港不到60公里,而飓风的风暴中心直径就有十几公里。当时,港口海面上的风速超过了80节,如果不是飓风在登陆后迅速减弱的话,恐怕就算是停泊在港口内的战舰都会被抛翻。当飓风过去的时候,大西洋舰队也基本上被“摧毁”了。
帝国的情报部门在二十七日从美国海军部,以及几个重要的海军船厂获得了情报,经过综合分析后,最终判断,大西洋舰队基本上失去了作战能力,而且很有可能在七月中旬之前不可能修复。
从当时获得的情报来看,斯普鲁恩斯手下的六艘航母全部被飓风损毁。与“湖”级航母一样,“埃塞克斯”级航母的飞行甲板也是异常脆弱的。本来“埃塞克斯”级航母就是针对在太平洋上作战的环境而设计的,因此在最初没有采用全封闭式舰首,同样也用的是开放式机库。结果,好几艘航母在太平洋上遇到了风暴,都有所损伤。后来,美国海军从第三批开始,为航母安装了“飓风艏”,只是因为“埃塞克斯”航母当时所搭载的高射炮数量已经严重超标,甚至不得不通过减少高射炮的备弹量来减轻上部结构的重量,也就难以为航母安装半封闭式机库。换句话说,“埃塞克斯”级航母也存在着“水土不服”的现象,在遇到恶劣天气时,就很难自保了。
这六艘航母肯定都得进行维修,而西恩富戈斯港只是一处商用港,而且港口规模并不大,没有配套的维修设施。另外,美国海军不存在着远距离作战的问题,也就没有像帝国海军那样建造大批的工程维修船只,受损的战舰只能前往有基础设施的军港进行维修。而当时最近的军港就是圣地亚哥,只是这里已经遭到了轰炸,很多基础设施损坏,还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所以舰队是不可能返回圣地亚哥的。除此之外,就只有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以及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等几个军港了。暂且不说维修需要花多少时间,大西洋舰队从西恩富戈斯出发后,需要两天时间才能到达迈阿密,而前往诺福克,需要三天半的时间。
除了航母之外,大西洋舰队里的其他战舰也有问题,特别是驱逐舰的损失最大。比起唐帝国海军的大型驱逐舰,美国海军的驱逐舰吨位都在2500吨左右,而且在主机功率有限,且需要保持较高航速的情况下,只能采用长舰体的设计方式,这也降低了战舰的抗风浪能力。而要想提高稳定性,就必须得减轻上部结构的重量,从而使上部结构更为脆弱。当时,在西恩富戈斯港的20多艘驱逐舰中,超过一半都被损毁,其中有两艘驱逐舰还被大风给吹翻,另外一艘因为锚链断裂,结果被吹到了海滩上!因为港口水面有限,好几艘驱逐舰都是因为停泊距离过近,结果在大风中相撞!
因为只有少数驱逐舰还能航行,当时要想让受损战舰去别的港口维修,还必须等到护航的驱逐舰到达,这又耽搁了几天的时间。到二十七日,也就是美国海军确定了维修计划的时候,大西洋舰队仍然留在西恩富戈斯港,前来为其护航的驱逐舰要在二十九日才能到达呢!
掌握了这一情报后,谈仁皓自然宽心了很多,就算现在他没有办法去对付停在西恩富戈斯的美军舰队,而且海航的重型轰炸机群也没有办法立即出动(缺少弹药,燃料,以及备用的零部件),可是斯普鲁恩斯也不可能继续在海上活动了,迟早得返回美国本土,如果在七月中旬之前,大西洋舰队仍然无法恢复战斗力,那么美国海军就不可能在海上挡住帝国海军了。也就是说,这正是韩绍锋攻打牙买加岛的最佳时间!
二十八日一大早,谈仁皓与黄晓天就一起去了巴拿马城,韩绍锋已经在头一天晚上召集陆战队,海航等部队的指挥官,开了一次登陆作战的会议,将登陆作战时间暂时确定为六月底。原本计划的登陆时间是六月十五日,也就是说,韩绍锋已经将他的作战行动推迟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之内,韩绍锋已经将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而且韩绍锋也得知美军大西洋舰队失去了活动能力,这样一来,就算谈仁皓与黄晓天的舰队要到七月初才能够投入战斗,韩绍锋也不会再次推迟登陆作战的时间,他完全可以依靠登陆舰队里的支援舰队来掩护陆战队上岸,完成登陆作战行动。
“我们必须要利用美国海军失去活动能力这个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