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朱重八-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元璋听完他的话,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好!我收下你们!”
“哗!”狮子狗两人一起叫了起来:“这么容易就答应了?”这两个号称打架很不要命的年轻人,其实自上山来就一直憋着一股劲,心想:如果朱八不答应让他们入伙,就拼了这条命打一架。
他们的担心也不是没道理的,大多数山匪、流寇都是自私的,并不喜欢随便招人入伙。例如说书先生讲的《水浒传》里面有个王伦,林冲上山入他的伙,他非要人家交个投名状,以此来刁难。
狮子狗自认为,他们两人就是像林冲一样的好汉,小小山寨未必敢接纳他们这样的人,而且德大爷德高望重,走到哪里都有无数人拥护,朱八搞不好也会刁难他们,让他们交投名状什么的,或者干脆拒绝接受他们。
到那时候,他们只好学习林冲,来一出火并王伦的故事了。所以两人的神经一直很紧张,随时打算大打出手。
没想到自己这边话刚说完,朱八想也不想就答应了……狮子狗憋着的一股劲儿啪地一下炸碎,险些找不到地方宣泄,把自己给憋成内伤。
“为什么不答应?”朱元璋和蔼地笑了起来:“都是一乡一地的乡亲父老,你们有难,我岂能坐视,快把乡亲们请上山来……”
他一边对着德大爷和狮子狗微笑着,一边转头对王二和马小天等人吩咐道:“把咱们寨子里的所有士兵和乡亲都叫出来,大家列个队,欢迎一下新来的乡亲们。”
“欢迎?”王二没搞懂这是什么意思,但他一向服朱元璋,也不问为什么,就赶紧传令去也。
不一会儿,山寨里的八大队士兵都集结了起来,站成了两列,在上山的道上夹道欢迎,所有人都穿整齐了衣甲,手上拿好兵器,威风凛凛地分两列一站,倒是挺有气势。在他们后面则是他们的家眷,山里的老弱妇孺。
如此规模的“夹道欢迎”,倒是颇为别致。
德大爷和狮子狗下山招呼了一下山下的乡亲,大伙儿背着柜子,扛着桌子,向山上行来。首先入眼的,就是夹道的两排士兵,这两排士兵全都穿着大明朝制式的鸳鸯战袄,军容整齐,气势不凡。
狮子狗忍不住倒抽了一口凉气:“这是……官兵?怎么官兵也帮朱八守山寨?”
“不是官兵!”德大爷低声道:“官兵的鸳鸯战袄是鲜红sè的,他们的是黑紫sè……这是从官兵手里夺过来之后重新染sè做成的。”
狮子狗这才恍然:“好厉害的朱八,敢从官兵手是抢东西,看来外面传闻他大败杨洪,不是吹的。”
他们继续向前走,道路两旁的士兵没有再穿鸳鸯战袄了,但是人人都提着长矛,神sè严肃,杀气腾腾,走在这样的两排人中间,狮子狗这种不要命的好汉,也感觉背心发冷,更莫说普通百姓了。大伙儿被朱八军的气势所震住,全都不敢出声,默默地走着。
德大爷又低叹了一声道:“难怪朱八要‘夹道欢迎’我们,他其实是故意在展示山寨的实力给我们看,叫我们入了伙之后乖乖的,不要捣乱。”
他们穿过士兵组成的欢迎队伍之后,前面的气势突然一缓,大量的老弱妇孺出现在了眼前,这些都是最普通不过的村民了,有老得白发苍苍走不动路的,也有小得还只能在地上爬的,有弱质得搬不动石块的小女人,也有伤残了手脚的可怜人……这群人出现在欢迎队伍的未端,顿时让刚刚上山的乡民们心里一暖:“这山上不全是土匪嘛,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狮子狗有点不懂了,低声向德大爷问道:“他不是要向我们示威吗?怎么又弄这么一群人在最后?”
德大爷的脸上泛起了一抹笑容:“这是在安我们的心,他首先示威,叫我们别捣乱,听他的安排。接下来用这些老弱妇孺来告诉我们,山寨并不嫌弃我们,只要和他们一条心,大伙儿就能像这些人一样,在这山里扎下根来。”
狮子狗抹了一把汗:“搞个欢迎都有这么多学问在里面?这个我们真不懂!”
德大爷摇了摇头道:“后生可畏啊,我在你们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懂得这些道道!活了一辈子,我才终于jīng明了一点点,可是这朱八才多大年龄,他就能把这种事做得如此得心应手……这个人,不简单呢!咱们来这个山寨,算是来对了!他绝对不是普通的山匪流寇可以比得上的。”
一四一、山外的形势
这一伙新来的人总共是七百八十三人,全部来自白水,其中有一大半来自雷牙乡,一小半来自上王乡,这两个乡村,在白水不算最穷的地方,所以在去年官府征收秋赋时,这些乡民都还有一些余粮可以用来交税。
但是再厚的家资也经不起连年大旱,今年开chūn,旱情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好转,白水河依然断流,老天爷依然没赐下一场雨,这两个稍有点富裕的乡村,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他们如果变卖了家里的东西还能勉强交出chūn赋,但今年又滴雨不下的话,秋赋又该怎么办?
他们也到了交不出税赋的尴尬境地,正好乡里乡间又开始流传朱八在黄龙山大破官兵的事迹,于是这两地的乡民一合计,不如落草为寇,投奔朱八大哥算了。
朱元璋让李初九清点人头,把老人、小孩、青壮年、女人等分类统计出数目,并且一个一个地询问每一个人的专长。老实说,这一批入伙的人,总体素质要比他最先带上山来的一批要强。
要知道人这东西,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变得富有,一个人要变富有,大抵上需要三样东西。其一是勤劳,勤劳的人就算不能富,至少也不会穷。二是智慧,有智慧的人,才懂得怎么去赚钱,要么认真读书,要么认真学习手艺,总有他们一口饭吃。三是运气,有运气的人,说不定有横财相顾。
雷牙乡和上王乡这一批人,就属于前两种,勤劳,并且有一定的智慧。李初九在清点这一批人时,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有一技之长,其中更有好几十名朝廷签发的匠户。所谓匠户,其实就是从事营造、纺织、军器、工艺品等各种手工业生产的人。
在明朝,匠户就像军户一样,是一个终身世袭制的户口,不允许随便脱籍。你爷爷是个铁匠,那么你必须也做铁匠,你孙子也一样是个铁匠,你孙子的孙子,对不起,继续做铁匠吧。
匠户又分两种,一种叫做坐班匠,也就是每天去朝廷指定的什么兵器局、军器院一类的地方上班,从早一直干到晚。另一种叫做轮班匠,是从民间征召,需要他们工作时,才从民间调去做事。
这一批上山的人中间,就有几十名轮班匠。他们平时在自家务农,或者为乡亲们制造点东西,每年朝廷都会征召他们去干几个月的活,虽然这几个月的活按道理来说是要发工钱的(每月米三斗、盐半斤),但实际上,这些工钱被上面的人层层盘剥,最后落到他们手里的所剩无已。结果就成了白给朝廷干几个月的活,什么也捞不着,自家的事情还没时间管……
这样一来,匠户的生活就变得十分困难。大明一朝,不时有匠户逃亡或者怠工。例如在天顺十年(1460)的时候,朝廷统计了一下,居然有三万八千多个工匠逃亡……这可真是一个天大的喜剧。
在天空中游魂数百年,看过了后世发展的朱元璋深深地明白,工匠其实是一种宝贵的财富,在今后的数百年里,工匠都是各个国家当作宝贝来疼的国家栋梁,西洋的许多新发明、新科技,推动整个世界滚滚前进的技术,并不光是来自科学家,还有许多来自这些不起眼的工匠中间。
例如有名的转轮火枪,其实是一个钟表匠约翰·吉夫斯发明的。揭开工业革命序幕的珍妮纺纱机,也是一个叫做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的木工兼纺织工发明的。发明蒸气机车的斯蒂芬孙,则是一个做鞋、修钟表的小杂工。
而大明朝却把这些工匠编为匠户,与普通百姓区分开来,用苛刻的政策去折磨和约束他们,这是非常不理智和错识的行为。匠户制度与军户制度,都是跟不上时代,必须进行改变的落后制度。
朱元璋自己犯下的错,必须由自己去修正,他将李初九把这些匠户安排进了一个舒适的山洞,让士兵们对这些匠户更加礼貌一些,并且给他们多分配一些粮食,他还暗暗下了决定,今后如果能重建大明,必须给工匠们符合他们能力的地位。
李初九去安排乡民去了,朱元璋本人则带着王二、拼命三郎,迎了德大爷和狮子狗三个人,走到了自己的小山洞前,山寨里条件简陋,也就没有茶什么的可奉上了,大伙儿席地坐下,秋叶拿夏枯草炮了几杯水,端到大伙儿面前,然后乖乖地退开到了一边。
朱元璋先抱拳说了一通客套话,什么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一类的,德大爷也赶紧客套了回来,然后双方才进入正题。
“德大爷,朱八久在山中,对外面的情形,那真是两眼一抹黑,还麻烦您老人爷帮我说道说道。”朱元璋笑道。
“外面啊?”德大爷苦笑了一声:“现在外面可真是jīng彩呢……”
他用苍老的声音,缓缓地讲叙起来:“朱八大哥,就在杨洪进山来围剿您的同时,督粮道洪承畴率领他的本部督粮兵,向北移动,进击府谷,与府谷起义的王嘉胤大战了一场……”
他说到这里,旁边的拼命三郎顿时来了劲,他急着插口道:“王嘉胤我见过一面,他以前做过边军,那真是一条好汉啊,手下还有王自用、杨六、不沾泥、吴延贵等好汉,声势浩大,有五六千兄弟,官兵居然敢去剿他?这个叫洪承畴的带了多少人去?”
德大爷道:“洪承畴的人很少,只有一些督粮兵和家丁兵,总数不到一千人。”
“那有什么好战的!”拼命三郎笑道:“王嘉胤大哥必胜了。”
德大爷还没开口,朱元璋就摇了摇头道:“王嘉胤肯定败了!一千官兵要打败五六千义军,实在很简单,随便出几招就能把指挥混乱,斗志低迷的义军击溃。”
德大爷对着朱元璋点了点头道:“不愧是朱八大哥,一猜就中,王嘉胤大败,被洪承畴赶得到处乱跑,这时候安塞高迎祥跑来和王嘉胤会合,两只义军合力,又和洪承畴干了一仗,结果……又被洪承畴打败,王嘉胤和高迎祥部狼狈逃窜,跑进了山里,目前府谷的起义已经被荡平了。”
“吓?”拼命三郎大汗:“咱们这里用七百人就把五百官兵打败,王嘉胤大哥有五六千兄弟,怎么被一千官兵干翻?而且后来还加上了高迎祥大哥……这……这不大对劲吧?”
朱元璋瞪了拼命三郎一眼,心中暗想:我的七百人,能和王嘉胤的七百人相提并论么?他给我提鞋都不够格。不过这话他并没有说出来,朱元璋不是一个喜欢装逼的人。
他不说,王二却帮着他说了,只听这莽大汉嘿嘿一笑道:“王嘉胤是什么人我不知道,但我见过的人中,就数朱八哥最厉害,咱们山寨的七百人,是普通的七百个义军可比的?三郎兄弟,你也太那个啥了。”
拼命三郎自知失言,赶紧嘿嘿了两声,不再开口。
朱元璋没再纠缠这个问题,问道:“德大爷,别的义军情况如何呢?”
德大爷叹了口气道:“不太好哦……宜川王左挂(原名王子顺),最近也被官兵撵得到处乱窜,目前好像在清涧与宜川之间的地方活动,但是声名也不显了。”
他顿了顿道:“汉南王大梁最有拼劲,去年年底,他纠结了三千多人攻打汉中府……”
“攻打府城?”王二和拼命三郎同时吃了一惊,要知道府城可不是*县城可比的,每一个府城都是城高墙厚,难攻不落的坚城,不像县城只有一两米高的矮墙,轻易就可以攻克。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攻打府城是自寻死路,王大梁是不懂军略,他知道城池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城池就是用来让敌人攻的,你来我,我就守,你被拖在城下,动弹不得,我就可以从别的城池发兵,围你后路,然后里应外合,几面夹击,任你神仙再世,被几面合围也只有乖乖被擒。”
“唉,没错!”德大爷顿时小吃了一惊道:“朱八大哥,您简直就像亲眼看到似的,完全猜中了。王大梁久攻府城不下,反而引来官兵的合围,今年二月,陕*西商雒兵备道刘应遇,以及四*川吴国辅部,一起合围汉中,王大梁的义军被几面夹击,结果大败,王大梁本人也被俘杀了,他手下三千兄弟,只有三百多人突围逃入了四*川,别的全部被杀。”
朱元璋摊了摊手,虽然没说话,但大家都能看明白,他的意思是:我就猜到。
“朱八哥,照您这样说,府城岂不是永远不能打?”王二有点楞,忍不住问道:“当初在白水起义时,您不是说咱们将来要去府城抢粮吗?要是府城不能打,咱们怎么抢粮?”
“哈!”朱元璋晒笑道:“我是的意思是,王大梁不懂,攻城虽然容易被敌人几面合围,但是攻城方也不完全是劣势的,有一个古老的战术,就叫做——围点打援!”
“换了我去指挥,我就先打光他的援军,再攻他的城池!看他还能闹出什么妖蛾子!”
;
一四二、试探
当天晚上,所有人都歇下了之后,朱元璋还在小山洞里点着油灯,翻看着账簿。(百度搜索:随梦小说网;看小说最快更新)平时的他一向节检,晚上很少点灯,今天居然点灯夜读,这让同住一个山洞的张樱仙充满了好奇。她忍不住就挽着秋叶的手,小心翼翼地凑到了朱元璋的背后来看。
只见朱元璋正在看的,是整个山寨的粮食分配情况。
张樱仙是识字的,识得还不少,算是山寨里难得的知识分子,看了几眼之后,她秀美的眉毛就轻轻地皱在了一起。
“粮食……好像有困难了……”她在朱元璋的背后轻声道。
“嗯!”朱元璋毫不避讳她,回答道:“本来山寨里的存粮,还可以吃半年,但收下这七百八十三人之后,咱们的粮食就无法撑到半年之久了,顶多还能支撑四个月。”
“那你为什么要收下他们?”张樱仙低叹道:“自己都没有充足的粮食时,大多数人都会捂紧口袋,不愿意分给旁人……这样才能多活一阵子呢。”
朱元璋淡淡地笑了:“因为那个人的目标,只是让自己活下去,但我的目标,却不仅仅是浑浑噩噩地活着而已……我要做一番大事业,就必须有充足的人手,人手不会自己从天上飞下来,我必须会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拿出来分享,从来转变成更多的助力。”
“你……究竟要做什么事业?”张樱仙被他语气里的豪气所感染,忍不住就问了:“不就是打着替天行道的幌子,抢女人,抢粮食,逃避朝廷的管辖,占山为王么?”
听了这段话,朱元璋的眉头轻轻地皱了起来:“在你眼中,我是这样的一个人?”
“不太像……但是……”张樱仙有点害怕:“我只能这样想。”
“哈,也对!”朱元璋皱起的眉头舒展开来:“以你的见识和眼光,也只能想到这一步,若是还能想到更高的地方,那就真奇怪了。算了,太远的东西我也不想和你说,现在说了都是虚的,做人,还是只说眼前的事为好。”
朱元璋重新低下头来,翻看了两眼账簿,然后把它合拢,放在了桌面上:“粮食确实是不够了,看来得出去抢……”
“你打算去哪里抢?”张樱仙忍不住帮他分析了起来:“北面的宜川,听说有王左挂在那里闹腾,粮食应该都被他抢光了,西边的洛川可以考虑……”
“不!”朱元璋笑道:“我要回白水去抢粮。”
“吓?回白水?”张樱仙被唬了一跳:“你从那里杀出来,又杀回那里去?”
“嗯!”朱元璋认真地点了点头:“去白水抢粮,有几大便利。第一,我的军队熟悉地形,熟悉乡绅地主们的位置,抢起粮来轻快便捷。第二,我去年曾经抢过一次白水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